【摘 要】 在國家推行知識產權強國戰略,權利人維權意識逐漸覺醒,對知識產權保護不斷趨嚴的形勢下,侵犯他人的知識產權,不僅會給銀行造成賠償風險,而且危害銀行的經營安全和社會聲譽,因此必須果斷采取措施加以遏制。
【關鍵詞】 圖片侵權 銀行著作權風險防范
2018年漢華易美公司向法院起訴,稱:聚泓德公司未經授權在其官方微信上使用漢華易美公司擁有著作財產權的4張攝影作品,侵害漢華易美公司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要求判令聚泓德公司刪除并停止使用侵權作品并賠償漢華易美公司經濟損失與合理開支2萬元,并提供了公證書及《時間戳認證證書》等證據。被告聚泓德公司辯稱:漢華易美公司不具備訴訟主體資格案涉;侵權圖片,編輯下載于網絡,使用時,圖片上或文章中,并沒有禁止使用的版權聲明。另外,事后發現該圖片被大量轉載,也未標明圖片來源及禁用聲明。且對涉案圖片早已進行刪除,沒有將該圖片作為商業用途,也沒有獲得任何收益。原告要求賠償2萬元數額過高。原告并未對其官方網站上的全部圖像添加水印,存在管理漏洞自身存在過錯。
法院認為,該案的爭議焦點主要為漢華易美公司主體是否適格;聚泓德公司是否侵害了涉案攝影作品的信息網絡傳播權及侵權責任數額的認定。
關于漢華易美公司主體是否適格問題。涉案作品均顯示了“gettyimages”水印,可認定美國GettyImages公司為著作權人。漢華易美公司又得到了美國GettyImages公司的授權,有權在中國境內展示、銷售、許可他人使用并在第三人侵犯其著作權的情況下以自己公司名義提起訴訟,故漢華易美公司主體適格。
關于聚泓德公司是否侵犯了漢華易美公司對涉案攝影作品的信息網絡傳播權。漢華易美公司提供的官方微信的資料,可以認定涉案官方微信公眾號為聚泓德所有,聚泓德公司未經漢華易美公司許可或授權,通過微信公眾號在其日常經營活動中使用涉案攝影作品,侵犯了漢華易美公司對涉案作品的所享有的信息網絡傳播權,應承擔停止侵權、賠償損失的民事責任,原告主張刪除并停止使用侵權作品、賠償損失及合理支出的訴訟請求,法院依法予以支持。
關于關于漢華易美公司主張的經濟損失,因漢華易美公司未能提供證據證明因聚泓德公司侵權所受的實際損失,也未提供證據證明聚泓德公司的違法所得,法院綜合考慮作品的類型、使用涉案圖片的方式、侵權持續的時間、影響的范圍、盤錦當地經濟發展水平以及漢華易美公司為制止侵權所支出費用的必要性及合理程度,酌情確定聚泓德公司向漢華易美公司支付賠償款及合理開支總計6,000.00元。
從以上案件可以看出:一、一般著作權侵權案件被告提到原告主體資格問題,法院會依據“如無相反證明,在作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為作者”來判斷作品的權利人,現實中,大多時候被告是無法提供相反證據的。二、原告常用《時間戳認證證書》等作為證據證明侵權的事實,法院對此證據一般是予以認可的。三、只要未經授權使用了他人的圖片,無論該圖片是從何處下載,也不論是否已經刪除,只要對方有證據證明確實使用過,則必然會被認定為侵權。四、關于經濟損失,一般很難計算真正的實際損失,法院會綜合考慮作品的類型、使用涉案圖片的方式、侵權持續的時間、影響的范圍、當地經濟發展水平等因素酌情確定賠償金額,賠償金額有逐年上升的趨勢。
近年,網絡發展迅速,銀行也依據金融技術不斷創新發展,有的還創建了自己的商務平臺,但是一些銀行在使用微博、微信以及自身互聯網網站等渠道時,未經授權使用他人享有合法權利的圖片、漫畫、肖像等作品,導致訴訟案件頻發。同時,互聯網內容傳播范圍廣,傳播速度快,影響面積大,而且往往有專業律師主動搜索網頁,替權利人尋求訴訟機會,大大增加了銀行被訴的機率。權利人不僅要求經濟賠償,而且一般還會要求在媒體上賠禮道歉,造成了極大訴訟壓力,嚴重影響了銀行的聲譽形象。因此各銀行均應做好管理工作,防范著作權侵權風險的發生。
首先,加強互聯網信息發布管理。1、制定信息發布審核流程。信息制作完成后,應按照相應流程經過審批后,方可發布。2、制作、發布(包括但不限于通過網頁、微博、微信、抖音、今日頭條、美篇等渠道)互聯網信息的,應加強內容審核。制作信息所使用的素材(包括攝影圖片、美術作品、文章、字體、音視頻等)應具有合法來源,得到權利人的使用許可,不可以使用直接從網絡下載的圖片;
其次,加強商務平臺管理。1.加強對商戶的約束,進一步完善商戶知識產權侵權特別是圖片侵權的防范和處理規則,持續加強對商戶的合同約束和行為管理。商戶違法使用他人作品的行為得到確認的,應當立即敦促、監督商戶與權利人和解,對權利人賠償。2.進一步豐富、整合商戶侵權投訴功能和渠道,明確、細化侵權投訴流程和所需材料,并在平臺的顯著位置展示,方便權利人通過正常渠道投訴,防止投訴升級為訴訟案件。一旦投訴人能夠提供初步侵權證據的,發布信息的部門或者機構應當第一時間采取屏蔽、斷開鏈接、刪除等必要措施,并將該投訴請求通知商戶,要求其就是否侵權反饋意見。
再次,加強軟件管理。1、應統一安裝辦公設備軟件,嚴禁員工在辦公設備私自安裝未經授權或者非正版的軟件,嚴禁安裝與工作無關的軟件。2、加強使用設備的軟件管理。優先采用自主開發方式滿足軟件供應。如果委托第三方開發或合作開發軟件的,必須在合同中明確約定軟件權利歸屬,特別應當要求對方向作出不侵權承諾。
最后,建立自媒體侵權風險排查及追責機制。1.定期進行自媒體侵權風險排查,排查自媒體賬號運營單位與賬號認證主體是否一致,是否已經建立自媒體賬戶臺賬,是否存在更新頻率低的睡眠賬號,自媒體內容制作手續是否合法,所使用的素材是否具有合法來源,發布信息時是否嚴格遵照審查規則,轉發自媒體信息是否取得權利人授權。2.制定相應追責機制,主動發現問題,嚴格責任追究。運用工作檢查、審計、訴訟案件線索追查等方式,及時發現自媒體管理中的違規問題,嚴肅處理相關責任人員。
作者簡介:姓名 :劉妍 性別:女 出生年月:1984.8.18 籍貫(省和市):遼寧省 沈陽市 現有職稱/職位:中級經濟師 從事工作 :金融 法律 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