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外商直接投資在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在吸引外資初期,外商投資對我國資源的利用,技術的引進、資本的稀缺起到了重要的影響。但是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到一個新的階段,外商投資的影響發生了相應的改變。
【關鍵詞】 外商直接投資 產業結構 獨資 合資
一、外商直接投資概述
改革開放以后,我國作為一個新興的發展中國家,國內工業發展空虛,大量農村剩余勞動力的產生,這位工業發展奠定了基礎。但在工業發展初期,由于缺乏相應的經驗與資金,我國在工業發展中采取吸引外資來帶動工業發展,進而實現我國經濟發展,產業結構的提升。我國吸收外商投資的方式,主要是直接投資方式。采用最多的直接投資方式是外商獨資經營企業、中外合資經營企業、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和合作開發。以及一些其他的投資方式包括補償貿易、加工裝配等靈活的投資方式。
1.外商獨資經營企業是由外國的公司、企業、其他經濟組織或個人,依照中國法律在中國境內設立的全部資本為外國投資者投資的企業。對于這一類型的外資企業主要是依賴國外先進的技術和設備,結合我國投資的優惠政策和廉價的生產要素,生產更具競爭力的產品,提升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2.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是由外國的公司、企業、其他的經濟組織或個人與中國的公司、企業或其他的經濟組織在中國境內共同投資的去也。我國政策規定外商出資比例不得低于25%。對于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是中國利用外商直接投資方式中數量最多的一種,在吸引外資中占到絕對的比重。但由于合資經營過程中,合營各方的矛盾問題頻發,管理成本上升,因此很多合資經營企業在合營期滿前就走向了獨資或破產清算。
3.中外合作經營企業類似于合資經營企業,但不同之處在于合作經營企業是由合營各方當事人根據契約或合同規定了各自的權益,并不完全取決于合營各方的出資比例。在合作經營中,外商是主要的出資者,包括:現匯、設備、技術等。
4.合作開發主要是針對于石油合作勘探開發。是一種在自然資源領域廣泛使用的一種經濟合作形式。合作開發在我國吸引外資中只占到極小的比重。
二、外商直接投資的現狀
根據商務2019年12月17日公布的外商投資數據,2019年1至7月實際外商直接投資(FDI)下降20.35%,7月份就下降35.71%。這已經是外商直接投資連續第10年出現負增長,也是2019年7月以來的最大跌幅。
2019年1月至7月,我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為483.68億美元,同比下降20.35%。全國新批外商投資企業12,264家,同比下降27.39%。7月份,實際使用外資53.59億美元,同比下降35.71%。新批外商投資企業1845家,同比下降21.39%。與其他國家相比,我國一直是外商直接投資流入量很大的國家。目前,全球外商直接投資正在下降,中國的下降幅度還是相對較小的。
改革開放對引進外資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在一段時間內外商投資對我國經濟的各個方面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外商直接投資的大量進入,最大程度地緩解了我國在經濟轉軌時期資本積累不足的缺陷。外商投資企業為我國勞動力提供了一個機會,還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我國勞動力的素質,并使其經營管理水平和技術開發、創新等能力得到提高。在對外貿易中,外商投資還擴大了我國的對外貿易額,并改善了我國的出口貿易結構,由過去以初級產品出口為主轉變為以制成品出口為主。在外商以技術、設備合資的方式進入中國市場,帶來了國外的先進技術,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加以消化、吸收、創新,這對我國的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升級有著重大意義。
三、外商直接投資的影響分析
1.外商直接投資過程中影響我國企業競爭能力的提升。在外商來華投資過程中,為我國企業形成一個更激烈的競爭環境,雖然在這個過程中有迷茫,有失意,但在經過一定時期的困境后,加之國內政策環境發生一些改變,對國內企業孕育和成長,企業競爭能力提升,開始能夠與外資企業形成抗衡。但中國企業的成長之路依然是任重而道遠,還需要不斷的努力。
2.大規模的外商投資極大的阻礙了我國民族企業的發展。在外資企業進入初期,就以市場控制為主要目的,對國內相關產業的發展產生了抑制作用。主要表現在獨資或合資企業中,外商通過控股最終控制中國的銷售市場,對民族工業構成威脅。加之我國很多企業尤其是國有企業因機制的障礙越來越難以適應市場環境的改變,最終退出市場,或被迫收購。
3.在我國引進外資過程中,由于中外企業經營戰略的差異,以及管理能力的限制,導致外資在進入中國市場后,并未能真正如理論觀點所說帶動我國相關產業的發展,形成產業群。外資企業依然一枝獨秀地占據行業的領頭羊地位,對于相關聯產業的發展帶動作用甚微。但卻導致一定程度的產業間的擠出效應,包括:金融風險、市場結構風險、資源和環境風險等,加劇國內經濟結構的失衡。通過長期的調整,雖然已經有所改善,但由于大規模的外資,對我國產業結構的調整還是帶來了一定的阻礙,加劇國內經濟的失衡。
從我國目前引起外資的現狀來看,吸引外資的規模連續十年的負增長,說明我國對外資的吸引力在下降。雖然在改革開放初期,大規模的外資進入,為我國進入工業化生產奠定了基礎,也解決了大量的剩余勞動力問題。但是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進入到一個新的時期,國內產業結構提升,現代化企業不斷涌現,勞動力素質明顯提高,企業創新能力增強,我國經濟的發展對外資的依賴性也在不斷下降。在我國產業結構升級中,我國經濟發展的重心逐漸轉移到第三產業和重工業,而外商投資還主要集中在加工制造業等勞動密集型部門和資源密集型部門。為了進一步提升我國產業結構,適應我國工業化發展進程,在吸引外資中,主要偏向于現代化工業以及第三產業。
【參考文獻】
[1] 付巖巖.外商直接投資對中國經濟發展的影響分析[J].知識經濟,2010
[2] 于蕾.外商直接投資對我國經濟發展的負面影響及對策思考[J].世界經濟研究,2005
作者簡介:劉英,云南大學滇池學院經濟學院,講師,專職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