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沖擊下,旅游企業面臨經營壓力,普遍陷入危機之中。疫情對旅游業發展產生的可持續影響,對統籌推進抗疫部署與經濟發展意義重大。本文在研究了影響中國旅游業在疫情中發展的關鍵因素后,從行業、政府以及旅游企業自身的角度提出了幫助旅游業轉危為安的建議,為促進旅游業在疫情后持續穩定發展提供有益參考。
【關鍵詞】 新冠疫情 經營危機 旅游業恢復
一、疫情下中國旅游業面臨的危機
2020年春節以來,一場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嚴重沖擊了我國旅游業的發展,各類旅游企業遭受嚴重的損失,普遍面臨現金流不足、應收賬款風險、大量游客投訴和運營成本增加等困境。有關數據顯示,我國2020年第一季度旅游經濟運行綜合指數(CTA-TEP)同比和環比大幅下降,創過去50個季度的最低水平。從近三年春節假期旅游業數據及趨勢來看,2020年春節假期旅游收入損失至少達5000億元。中國旅游研究院預計2020年一季度及全年國內旅游人次分別負增長56%和15.5%,全年同比減少9.32億人次,國內旅游收入分別負增長69%和20.6%,全年減收1.18萬億元。
二、影響中國旅游業在疫情中發展的關鍵因素
旅游業要想在危機中轉危為安、恢復正常運營受多種因素影響,其中較為的關鍵的因素有以下幾個:
一是企業能夠在疫情期間保證現金流安全。要想轉危為安,前提是企業能夠在危機中生存下來。由于此次新冠病毒極強的傳染性以及國家應對疫情采取近乎“阻斷式”的防御。導致旅游企業陷入生存危機,甚至破產的困境。旅游業務無法展開,旅游業績無法體現,使企業資金流有可能出現“斷鏈”、旅游從業人員被迫“失業”、旅游景區景點、酒店等運行維護成本無法回收,一些微小企業可能因此而破產關門,其他一些企業也可能經營出現困難,甚至有生存危機。
二是游客對于外出旅游的意愿和信心得到恢復。游客對于旅游的意愿和信心直接影響了旅游及其相關產品的需求量。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對旅游業造成的不利影響更為復雜,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毒的傳播性強于非典病毒,潛伏期更長,且存在著許多無癥狀的患者,病毒傳染、擴散風險更大,防范難度更大,這將嚴重影響人們外出旅游的意愿以及信心。
三是酒店業、餐飲業等行業恢復營業。對于游客來說,旅游企業不僅僅要提供其在旅游觀光時的美好體驗,還要保障游客在良好的環境中吃飯、住宿,因此酒店業、餐飲業會對旅游業產生非常重要的影響。如果旅游景點周邊的酒店業、餐飲業等旅游周邊行業尚未恢復營業,這對外出游客來說是非常不方便的,他們很有可能因此取消旅行。
四是國內外之間的交通解除封禁。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為保障人民安全,我國實施了嚴格的疫情防控措施,國內外之間的交通受限,嚴重阻礙了人口的流動。只有游客出游不受限,景區接待量、線上及線下旅游企業的預定量才有望逐步恢復疫情前水平,旅游全產業鏈才得以恢復正常運轉。
三、疫情下旅游業轉危為安的途徑
1、旅游企業展開行業互助行動
整體旅游業的復蘇離不開行業內以及相關行業之間各個企業的互幫互助,可通過中國旅游協會、中國景區協會等行業組織和大型旅游集團的組織和協調示范,引導旅游企業之間互相扶持,合作共贏。旅游上游企業可以給下游企業一定的資金優惠,如:啟動加盟門店減免計劃;實力雄厚的相關產業也可為旅游企業提供資金和營銷等技術方面的支持,如:錦江國際籌措35億元資金開展金融支持,攜程帶頭成立10億元復蘇基金助力地方文化和旅游部門目的地營銷等,都是行業內企業互幫互助,實現互利共贏的最佳典范。
2、相關政府部門支持性政策
面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帶來的沖擊,國家政府是幫助旅游產業復蘇不可或缺的力量。第一,相關政府部門出臺措為助旅游企業提供資金支持,比如退還旅行社質保金、設立文化和旅游產業紓困基金,第二,政府部門可采取加強導游隊伍勞動權益保護、出臺旅游業復工復產指導意見、開展旅游培訓在線課程等措施提供技術支持。第三,政府可通過提振文旅消費計劃、對醫務人員免費入園政策、發放旅游消費券帶動人們對旅游的消費,從而幫助旅游企業渡難關。這些措施不僅有利于緩解旅游機構及企業的短期壓力,更對促進旅游業恢復發展甚至轉型升級具有重要的意義。
3、旅游產品和業態創新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及疫情防控要求企業加速產品和業態創新。常態化疫情防控要求下,旅游企業應加強景區智慧化管理,開啟掃碼入園、刷臉通行,在計算機和信息系統的支持下對游客采取數字化管理,合理安排游客避免高峰期旅游,在保障游客安全的同時為他們提供更貼心的服務。疫情期間不能扎堆聚集,企業可開啟“云旅游”模式,旅游直播、云看展等模式可以讓游客在疫情不宜外出期間預覽旅游景點的美景,刺激人們的旅游需求,促進旅游業的復蘇。無人酒店、機器人送餐等技術不僅可以使游客減少人員接觸,降低了被傳染的風險,也可以提高企業服務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4、企業內部業務體系增加抗風險性
以往的旅游企業只挖掘了客戶的旅游這一個需求,其實客戶還有很多跟旅游相關的需求。同程旅游在疫情期間開展自救方案,與咪店進行跨界合作,將數千名旅游顧問升級為電商店主。這些旅游顧問具有豐富的銷售經驗和客戶資源,他們在售賣原有旅游產品基礎上,增添產品種類,滿足客戶旅游+吃喝玩樂的需求。其實跟旅游相關的客戶需求還有很多,如旅游+移民+留學+海外投資置業,旅游企業可為客戶提供更多服務,布局更多業務體系,增加企業抗風險性。
【參考文獻】
[1] 明慶忠,趙建平.新冠肺炎疫情對旅游業的影響及應對策略[J].學術探索,2020(3).
[2] 王海梅.經濟危機下對旅游業的熱思考[J].消費導刊,2009(11):24-25.
[3] 冼鋒.共克時艱砥礪前行疫情對酒店,旅游業的影響分析[J].中國會展(中國會議),2020(4).
[4] 祝鎧.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旅游業發展的影響及對策研究[J].四川旅游學院學報,2020(03):13-16.
作者簡介:宋喬如(出生年份:2000年),性別:女,民族:漢,籍貫:陜西安康,學歷:在讀本科,單位:江蘇科技大學,研究方向:旅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