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鈺
【摘 要】 本文對國內外有關自愿性信息披露經濟后果的文獻進行梳理,分別從投資者角度和上市公司角度對自愿性信息披露的經濟后果進行總結,最后對相關文獻進行評述。
【關鍵詞】 自愿性信息披露 文獻綜述
一.引言
國內外關于自愿性信息披露研究的一個重要方向,就是自愿性信息披露的經濟后果。根據研究內容,可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基于投資者角度,研究自愿性信息披露與股票價格之間的關系,檢驗自愿性信息披露是否有助于提高股票收益率;另一類是基于上市公司角度,檢驗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與股票流動性、資本成本和公司價值等的關系,檢驗自愿性信息披露是否有助于增強股票的流動性、降低資本成本和提高企業價值。
二.自愿性信息披露的經濟后果文獻綜述
1. 基于投資者角度
由于信息披露對投資者的影響,主要是通過信息披露影響投資者決策,進而影響公司的股價。因此,對信息披露與投資者關系的研究一般是通過經驗數據檢驗公司股價或股票回報等與信息披露質量之間的關系。
Bushman和Smith(2001)指出,低質量的信息披露會使得公司的報告盈余不能真實有效的反映其經濟收益,導致投資者為保護自身利益只能降低其買價。Gelb和Zarowin(2002)檢驗發現,自愿性信息披露質量與股票價格正相關。Haggard等(2008)發現,自愿性信息披露降低了投資者的信息成本,增加了信息透明度,因而能降低股價波動。國內學者對信息披露與投資者關系的研究則相對較少。張程睿和王華(2006)研究發現,自愿性信息披露與投資者的交易行為有一定的關系,具體表現為公司的信息透明度與股票風險呈負相關關系,而與股票日均收盤價呈正相關關系。方紅星和楚有為(2019)研究發現,自愿性信息披露由于具有增量信息價值,有助于提升公司股票價格。
2. 基于上市公司角度
(1)自愿性信息披露與股票流動性。Kim和Verrecchia(1994)指出,自愿性信息披露能降低信息不對稱程度,對于信息披露質量高的公司而言,有助于增加公司股票的流動性。Heflin等(2001)研究發現,高質量的信息披露能夠有效增加交易者進行股票交易的行為。董鋒和韓立巖(2006)實證研究證實,自愿性信息披露質量的提高使得股票市場流動性上升,交易成本和市場波動性則顯著下降。巫升柱(2007)發現,自愿性信息披露質量對股票流動性存在顯著的正向影響。
(2)自愿性信息披露與資本成本。Botosan(1997)研究發現,自愿性信息披露質量與權益資本成本負相關。Dhaliwal等(2014)進一步研究社會責任信息披露質量,研究結果表明其與權益資本成本呈負相關關系。汪煒和蔣高峰(2004)最早檢驗在中國上市公司中二者的關系,研究結論與Botosan(1997)的一致。李力等(2019)研究證實,企業提高信息披露質量可以降低股權融資成本。除此之外,還有部分學者將自愿性信息披露與資本成本的討論從權益資本成本領域擴展到債務資本成本領域。Welker(1995)實證分析表明,公司信息披露程度與債務資本成本存在著顯著負相關。Derrien(2016)認為高質量的信息披露有助于降低公司的債務資本成本。目前國內對于自愿性信息披露與債務資本成本之間關系的研究較少。于富生和張敏(2007)研究發現,信息披露質量的提高有助于降低債務成本。王建玲等(2016)進一步發現,二者的關系具有“首次披露”效應。
(3)自愿性信息披露與企業價值。Madhavan(1995)研究表明,企業價值與自愿性信息披露呈正相關,信息披露質量高的上市公司,容易得到外部投資者的認可,企業價值相對較高。Wesley(2004)研究證實,信息披露程度越高,企業價值越高。宋獻中(2006)認為,企業核心信息的自愿披露可以提高企業價值。楊子緒等(2018)發現,自愿性信息披露質量與企業價值顯著正相關。
三.研究述評
綜上,關于自愿性信息披露的經濟后果的研究,從現有文獻可以看出,國外學者的視角大多集中于公司股價、股票流動性、資本成本等方面,但尚未形成比較公認的綜合性觀點,國內的相關研究則更少。此外,國內現有文獻中,自愿性信息披露與股票流動性、資本成本和企業價值等指標都歸屬于同一年度。而Sengupta(1998)研究公司信息披露質量對債務資本成本的影響時,采用的是第t年的評級數據和第t+1年的債務資本成本數據。
【參考文獻】
[1] Botosan C.A. Disclosure Level and the Cost of Equity Capital[J]. Accounting Review. 1997;72(3):323.
[2] Chan Wesley S, Frankel R, Kothari S. Testing Behavioral Finance Theories Using Trends and Consistency in Financial Performance[J]. Journal of Accounting & Economics.2004;38(1-3):3-50. [3] Heflin F, Shaw K, Wild J. Disclosure Policy and Market Liquidity: Impact of Depth Quotes and Order Sizes[J]. 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 2005;22(4):829-865.
[4] Sengupta P. Corporate Disclosure Quality and the Cost of Debt[J]. ?Accounting Review. 1998;73(4):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