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2019年年末,全國人大常委會修訂通過了新《證券法》,這次大幅修改是在堅持市場化和法治化改革方向下進行的。此次瑞幸財務造假事件,不僅是對資本市場誠信原則底線進行的挑戰,也成為理解并合用新《證券法》長臂管轄權的起點。
【關鍵詞】 瑞幸 證券法 長臂管轄
引 言
瑞幸咖啡于2020年4月2日提交了一份自糾報告,其中反映,從2019年的二到四季度,公司非法偽造交易額竟達22億元。此消息一出便在社會各界引起軒然大波,瑞幸的總市值在一夜之間就蒸發掉了近50億美元,下跌幅度高達近80%。
瑞幸提交報告后的第二天,中國證監會對瑞幸造假事件表示強烈譴責,并表示將依據國際證券監管合作的相關規定及新《證券法》的要求,依法依規對其進行核實調查,堅決打擊欺詐、財務造假等違法行為,更好地維護每位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瑞幸作為在納斯達克上市的企業,創造了最短上市記錄,市場前景一片大好,如今卻陷入財務造假的丑聞,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尤其在我國新《證券法》大修后新增了域外效力條款,此條款能否運用于對本次瑞幸的懲戒,本文基于證券法的視角,對此次瑞幸事件相關問題進行探討。
一、新《證券法》中的長臂管轄權能否在此次事件中使用?
瑞幸此次財務造假事件發生以后,市場廣泛關注的一個核心問題是:中國證監會的“手”到底能否觸碰到在美國上市的企業。也就是說瑞幸事件能否會觸發今年剛剛修訂生效的新《證券法》中的長臂管轄權。此處談及的長臂管轄權是在新《證券法》在第二條第四款新增的一條規定。
本文認為,證券監管應該為維護我國公共市場秩序、保護我國公眾投資者的合法權益而服務,這是長臂管轄權最基本的考量。也就是說,若僅涉及到少數私募投資者的利益,那么最好不啟動長臂管轄權。此次瑞幸財務造假事件發生后,中國證監會立即公告譴責,這說明監管部門不會任由其發生。但是,最終是否使用長臂管轄權,不僅是一個單純的法律法規問題,還要由監管部門權衡,取決于監管部門自身的價值判斷和對政策的選擇。
二、為什么新《證券法》的長臂管轄權是可行的?
從當前已經披露的瑞幸財務造假事件來分析,雖然瑞幸是一家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企業,但是該事件已經擾亂我國境內市場秩序,損害了境內投資者合法權益。從瑞幸咖啡于2020年年初在戰略發布會上公布的情況來看,瑞幸咖啡已然成為中國最大的連鎖咖啡品牌,在各大城市的門店數量都位居榜首。
一般來說,實際投資中概股的企業大多是境內投資者,這嚴重損害了我國境內投資者的合法權益。結合新《證券法》第九十條中關于設立投資者保護機構的法條,以及我國證監會設立投資者保護機構這一實踐,可以看出,我國證券監管機構依然有調查核實瑞幸造假事件的權利,尤其在涉及“擾亂我國境內市場秩序,損害境內投資者利益”方面,應有主動權。
三、瑞幸事件對我國“注冊制”的實施帶來的影響
最近網絡上不少聲音認為瑞幸是割了資本主義的韭菜,轉而為國內帶來便宜優質的產品。此種說法多少帶些戲謔,但經過理性的思考,不難看到瑞幸事件我們并不能袖手旁觀,反而要給國內的資本市場提一個醒。瑞幸咖啡是在境外注冊制的環境下進行上市,而注冊制最為重要的就是詳盡的信息披露,即高度透明化。瑞幸的信息披露摻假、財務造假等都與注冊制環境下企業的上市要求不符,從而導致了今天這樣慘烈的局面。
如今,中國新《證券法》的面世,意味著中國的資本市場也會迎來全面的注冊制改革。信息作假不僅僅限于財務方面,所有影響企業市值的信息都有可能存在違法違規的嫌疑。如今的市場環境中,人們越來越需要信息透明,投資者以及監管部門首先關注的問題便是信息的披露,若信息批露不透明或存在造假現象,企業的股價就一定會出現較大的跌幅,此次瑞幸財務造假事件便是最直觀的反例。
四、對我國資本市場的啟示
根據新《證券法》的規定,企業在國外從事的證券發行以及交易活動,擾亂境內的市場秩序,有損境內投資者合法權益的,按照本法相關規定對相關企業進行處理并追究其法律責任。瑞幸咖啡很可能是第一例自新《證券法》實施后的中概股財務造假案件。值得強調的是,瑞幸咖啡此次的違法違規行為,不僅面臨著美國法律的相關懲罰,很有可能還會面臨中國的刑事追責。
我國《證券法》實施僅數月,其中注冊制的試點與逐步開放是人們最為關注的地方。此次瑞幸財務造假事件也給資本市場注冊制的推行敲響警鐘。輕審批重披露是注冊制的核心之一。只有在透明度非常高的信息披露下,真實的信息才能在市場中發揮作用,并給予公司以及投資者合理的價值判斷。瑞幸財務造假事件的發生,極有可能會使中國加強對于推行資本市場注冊制的審慎考量。如今在注冊制并軌的關鍵時期,我國必定會加強審核企業所披露的信息,保障其真實性。
五、總結
我國新修訂的《證券法》大幅提高了市場主體的違法成本,加大了處罰力度。在注冊制下,對違法行為的懲罰力度必須非常嚴格,因此發行企業要嚴格遵循誠信原則,高度重視證券的合規性和合法性,只有這樣企業才能獲得長遠發展。
如果說在出臺新《證券法》之前,監管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那么如今有了充分的法律依據后,就要克服畏難情緒,敢于亮劍,在實際的監管執法過程中,逐漸推行長臂管轄權的探索和使用,真正做到將維護資本市場秩序和投資者的合法權益落實到位。
【參考文獻】
[1] 鄧建平.新《證券法》的五大亮點[J].財會月刊,2020(06):3-6.
[2] 陳潔. 新證券法投資者保護制度的三大“中國特色”[N]. 中國證券報,2020-03-14(A06).
[3] 胡建兵. 新《證券法》直擊市場痛點難點[N]. 青海日報,2020-03-09(009).
[4] 韓洪靈,陳帥弟,陸旭米,陳漢文.瑞幸事件與中美跨境證券監管合作:回顧與展望[J].會計之友,2020(09):6-13.
作者簡介:李健聰(1997—),男,漢族,河南平頂山市人,在讀研究生,金融碩士,單位:福建師范大學經濟學院金融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