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世界經濟作為我國特色專業,既借鑒于國際經濟學的基本理論,又有別于國際經濟學的研究角度。而隨著當今世界經濟的迅速發展,世界經濟學的知識也在不斷變化,為了更好地分析世界經濟形勢,必須深入了解該學科的理論知識,更需要對基礎知識有系統性地學習。因此,本文對世界經濟理論進行梳理,希望能幫助大家更好地理解世界經濟相關的理論知識。
【關鍵詞】 世界經濟 經濟全球化 理論知識
1引言
世界經濟的形成嚴格意義上起源于18世紀中葉。英法等國家相繼完成了以蒸汽機的改進和推廣為代表的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完成,不僅推動了生產力的大幅增長,而且引起了交通運輸業的迅猛發展,從而擴大了國際商品流通,社會分工也日益超越了國家的界限。生產力的發展和世界市場的擴大,把各種不同經濟發展水平的國家和地區卷入了資本主義的國際分工,進而建立各國之間相互依賴的經濟聯系。而世界經濟作為專門的知識概念,最早出現在德國學者哈姆斯所寫的《國民經濟與世界經濟》。之后,前蘇聯和美國學者們都相繼寫作了一系列世界經濟學的著作。
中國到20世紀50年代末,才開始興起對世界經濟學的研究。1978年后,適應對外開放、對內搞活形勢的需要,世界經濟研究工作越來越受到黨和國家的重視。中國社會科學院領導制定了發展世界經濟學科的長期規劃。自80年代初到90年代初,就世界經濟與世界經濟學的概念、范疇、對象、體系和方法,以及世界經濟學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規律,大批學者撰寫文章,相互討論交流,形成既嚴謹又熱烈的學術氛圍。90年代中后期到21世紀初,中國進行市場經濟改革,不斷融入世界經濟體系,對國際經濟關系包括貿易關系、投資關系、國際生產、跨國經營、要素流動等進行研究的需求更加強烈。世界各國在全球經濟環境中既相互依存又動態博弈,紛繁復雜的經濟現象和非線性運動規律對世界經濟學科的發展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戰。
2世界經濟學和國際經濟學的區別
“國際經濟”與“世界經濟”的涵義不同。國際經濟是指相互依存的各個國民經濟間的經濟關系,它超越了國民經濟的界限,只要一個國家與別國發生經濟交往,只要各個國民經濟之間發生經濟聯系,就構成了國際經濟關系。而世界經濟通常是指包括各個國民經濟以及國民經濟間的國際關系,并且具有全球規模的經濟結構,它不僅超越了國界,并把各個獨立的國民經濟結合成為一個統一的整體。所以,世界經濟不同于國際經濟,它是一種更高形態的國際經濟關系,是在各個國民經濟及其組成部分的基礎上結合起來的一種全球規模的經濟體系。
“國際經濟”與“世界經濟”的研究對象不同。國際經濟以國家為出發點和單位,研究國與國之間的分工、交換及資源流動等經濟關系,對應于國際投資、國際金融、國際貿易等學科;而世界經濟以世界整體作為研究對象,不僅有國際經濟關系,還有超越國家的經濟問題,如世界市場及世界經濟的形成,世界經濟中心的轉移,世界人口、資源、環境、發展等問題,區域經濟問題,全球化和經濟一體化問題,世界制度比較等問題。
“國際經濟”與“世界經濟”的側重點不同。國際經濟學是從自由經濟和自由貿易的出發點探討世界范圍的經濟學。世界經濟更注重各國經濟具體的和比較的研究,由于注重借鑒價值,包含較多的政治分析和馬克思主義特色。
3世界經濟學的理論知識體系
世界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國際生產關系。在研究國際生產關系時,必然會涉及到一系列領域和問題。針對這些領域與問題進行分析就需要相應的理論和知識,這樣就構成了世界經濟學的理論知識體系
首先,世界經濟學包含了政治經濟學的理論知識。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生產關系。而研究國際生產關系的世界經濟學自然不能缺少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生產關系永遠和生產力聯系著,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生產關系又對生產力起著反作用。政治經濟學就是利用唯物辯證法和歷史與邏輯相統一的分析方法對生產關系進行研究,揭示出資本主義社會經濟運動規律。
其次,世界經濟學包含了國際經濟學的理論知識。如上文所述,國際生產關系中的分工、交換及資源流動,對應了國際貿易、國際投資、國際金融等知識。國際貿易理論,以亞當·斯密的絕對優勢理論為起點,到大衛·李嘉圖的比較優勢理論再到約翰·穆勒的相互需求理論,基礎理論不斷的豐富和發展。貿易理論對于生產要素的分析和在闡述貿易產生和發展的原因兩個方面存在著很強的繼承和發展關系。同樣的,國際投資理論也存在著很強的繼承和發展關系。國際金融理論,研究的對象是國際貨幣金融關系,其目標是揭示國際貨幣流通與國際資金融通的基本規律。其理論知識主要包括匯率制度、國際金融市場及其風險管理、國際貨幣體系及政策等。
再次,世界經濟學包含了國別經濟學的理論知識。國際生產關系是在各國生 產的國際關系的基礎上形成和發展的。既要研究整體的國際關系,又要對各個國 家的經濟具體分析,自然離不開國別經濟學。
然后,世界經濟學包含了國際政治學的理論知識。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研究世界經濟問題自然而然離不開政治、文化等上層建筑。因此,對國際生產關 系進行研究會涉及國際政治學。
最后,世界經濟學包含了世界經濟史的理論知識。任何事物都不可能一成不變,都有其形成和發展的歷史過程。世界經濟史這門學科就是對國際生產關系的歷史發展進行專門的研究。
【參考文獻】
[1] 盧進勇. 對外直接投資理論的主要流派[J]. 經濟導刊, 1996(03):60-63.
[2] 吳志鵬, 方偉珠, 陳時興. 經濟全球化理論流派回顧與評價[J]. 當代經濟研究, 2003, 089(001):43-47.
作者簡介:董天予(1995-),男,漢族,江西上饒人,經濟學碩士,江西財經大學國際經貿學院,研究方向:國際貿易與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