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迄今為止我國計劃生育政策現已被“全面二孩政策”所取代,但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加快,第一批獨生子女家庭的父母已經進入老年,獨生子女家庭在人口大流動和代際居住分離的沖擊下“贍養—照料脫離”現象日趨普遍,越來越多的獨生子女老年父母面臨著老無所依的巨大風險。針對獨生子女養老護理問題,各地積極探索實施“獨生子女護理假”,但仍有較多不足之處,本文旨在尋找問題,提出有效的建議。
【關鍵詞】 獨生子女 護理假 養老問題 建議 完善
引 言
獨生子女是指沒有同胞兄弟姐妹的人,其父母僅生育有一個孩子,隨著人口日益老齡化,這類人的養老壓力也越來越大,他們或者因求學或因就業,遠離父母,一旦父母生病,作為家庭養老唯一承擔者的獨生子女,他們很難兼顧,因此政府應當在承擔社會責任感的同時,向獨生子女家庭進行相應的傾斜。
一.我國目前獨生子女護理假現狀
所謂的“獨生子女護理假”主要是給予獨生子女家庭在老人生病住院期間的護理假期。 實行假期累計,并全薪休假。其目的主要是緩解獨生子女在老人生病期間的壓力,讓其更好地平衡工作與家庭護理。此外,有地區規定非獨生子女也可享有一定的護理假。我國目前對于獨生子女護理假雖然沒有明確的法律規定,但截止2019年12月底,我國已經有15地出臺了關于獨生子女護理假的相關行政規定。
盡管多地出臺了關于獨生子女護理假的政策,在實行方面仍然出現很多問題,政府的宣傳力度不大,導致很多符合護理假的人員并不知曉此政策的存在,或者對政策有所耳聞,但并不了解具體的內容,比如什么情況下可以請,可以請多少天,請假期間的工資結算問題等,并且用人單位對于該政策的了解也較少,導致符合條件的獨生子女在請假過程中遇到諸多不便。
此外,該政策的的實施觸及的相關利益較多,很多員工知情而不敢請,很多單位也在請假的程序中設置障礙,程序如此一來變得繁瑣,尤其有的崗位屬于關鍵崗,很多用人單位不愿意承擔請假產生不良的后果,會在請假過程中給員工施加壓力,甚至有的用人單位對經常需要請護理假的員工存在一定的歧視或者暗中辭退請護理假較為頻繁的員工,這種消極阻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護理假制度的進行。各地政府制定的相關細則也并不明確,沒有具體規定用人單位如何處理請假的請求,沒有出臺相應申訴機制,如果企業違反相關條例如何進行懲罰,民眾的權利利益受到損害的救濟途徑等。此外,多地該政策剛剛出臺沒多久,尚處于起步探索階段,體系也是較為混亂,盡管多地出臺了關于獨生子女護理假的相關政策,但仍有很多地區并未做出相關規定,但隨著人口逐漸老齡化,養老不光是每個家庭的私事,更是國家大事,因此,急需將獨生子女的護理假盡快立法,上升到國家層面的法律制度,這樣才更有利于該項制度的發展以及養老事業的進步。
二、獨生子女護理假問題相關完善建議
1.大力宣傳護理假制度。將該制度在一定層面進行宣傳與普及,通過各級政府的普法工作以及聯合企業進行宣傳,通過新聞媒體的途徑進行報道,同時考慮到目前獨生子女年齡層次的問題,還可以在許多年輕人熱衷的新媒體行業對該護理假進行宣傳,如新浪微博、抖音等,這種直接式的宣傳更能擴寬獨生子女護理假的知名度。在企業內部可以通過張貼告示或者員工入職培訓對護理假進行普及。
2.針對企業實行獎勵懲罰制度。考慮到用人企業因為公司的相關利益可能會在員工請假的過程中設置諸多障礙,導致最后員工請假無果這一情況,政府可以針對企業進行相應的褒獎制度,每月定期對用人單位進行考核,護理假請假率到達標準線的可以頒發相關獎勵,提高該企業的信譽度,在銀行貸款方面,稅收優惠方面,將護理假的請假率作為相關的考核因素。對于尚未達到標準的企業進行相應的批評,這樣一來,可以提高用人單位在護理假方面的積極性。
3.健全相應的監督機制。相關的企業在員工申請護理假的時候不給予通過,損害了員工的合法利益,員工得不到及時的救濟,這會使得護理假的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建立健全完善的申訴體系,讓員工得到第一時間的救濟至關重要,此外,有的企業用消極的方式歧視護理假請假次數或者天數較多的員工,甚至將其辭退。因此政府在面對此類問題時,要積極的給予反饋,建立相應的監督體制,對于情節惡劣的企業,給予通報批評,必要時可以在稅收優惠、銀行貸款方面進行進行一定的管制。
三、獨生子女護理假相關制度探索
1.對于請假期間的工資進行調整。縱觀目前各地政府出臺的有關獨生子女護理假的制度,對于請假期間工資的規定都是全薪,這一規定對于請假的員工來說縱然有利,但對于用人單位而言卻是一筆巨大的開銷,這也成為許多用人單位消極處理護理假請求的原因之一,因此筆者建議修改請假期間的薪酬規定,按照當地的消費水平或者人均工資確定一定比例,減少用人單位的壓力,在企業利益與員工利益之間進行平衡,這樣用人單位也更愿意對該制度進行宣傳。
2.在立法層面的完善。將獨生子女護理假上升到立法層面是目前的重中之重,多地出臺的政策過于混亂,甚至還有許多地方并未出臺相關的制度,以國家立法的形式將這種政策性舉措上升為法律條文,即可規避省市各自為政、標準不一的規章各異,也讓地方立法有據可憑、有章可循, 從而提升法治效力。隨著人口的老齡化,急需在立法層面上完善獨生子女護理假的相關制度,將獨生子女護理假從省民待遇上升為國民待遇。
四、結語
以民為重的獨生子女護理假還處在起步階段,各地都在如火如荼的探索推進中,要想將其完善仍需努力,但每一項工作從開始研究到投入實施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本文對于獨生子女的護理假提出的建議仍有許多不足之處,但希望能為該項研究的發展與政策的實施貢獻一份微薄之力。
【參考文獻】
[1] 程馨瑤,劉文華,陸怡萌,沈婕,楊晨.“獨生子女護理假”法律效益的實現與發展研究[J].勞動保障世界,2020(08):30-31.
[2] 姚村社. 帶薪護理假成本應多方承擔[N]. 健康報,2019-11-12(002).
[3] 曹萌迪. 我國家庭照顧假制度構建研究[D].西北政法大學,2019.
作者簡介:梅卓君(1996—),女,漢族,湖南懷化,研究生在讀,湘潭大學,研究方向憲法和行政法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