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大會每五年召開一次,歷次黨代會最主要的成果之一就是由黨中央最高領導人向全體大會代表所作的政治報告。它是一定時期內中國共產黨的施政綱領。報告中工作內容的中心和重點會因為所處時代的不同,所面向的國際、國內社會背景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因此,本文選取中國共產黨第十一次和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政治報告作為研究對象,對其社會背景進行探析,以便更好的去理解和把握十一大和十九大報告的內容。
【關鍵詞】 十一大 十九大 國際背景 國內背景
黨的十一大和十九大是具有鮮明時代特征的兩次大會。由于十一大和十九大召開之時所處社會環境的截然不同,導致他們的報告內容也有所區別。接下來我們將從十一大和十九大所處的國際背景和國內背景兩個方面進行分析,以便更好的把握和理解報告的內容。
一、十一大的時代背景
中國共產黨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簡稱“黨的十一大”,于1977年8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此次會議有著特殊而重要的時代背景,對其時代背景進行分析有利于我們更好的解讀十一大報告的內容。
(一)國際背景
1.美蘇爭霸。這一時期的美國,由于受經濟危機的沖擊,經濟增長趨于緩慢,侵越戰爭受到嚴重挫折,軍事力量被蘇聯趕上,美國在美蘇爭霸中從戰略進攻轉為戰略防御。
2.第三世界崛起。包括中國在內的第三世界的被壓迫國家、民族的革命戰爭和解放戰爭不斷向前發展。一個反對超級大國的侵略、干涉、顛覆、控制、欺負的國際統一戰線正在廣泛開展起來。
3.世界性的經濟危機的爆發。美國和西方世界發生了1973-1975年世界性經濟危機。這次危機從英國開始,擴及美國、西歐和日本,整個資本主義世界工業生產普遍持續大幅度下降,企業破產嚴重。
(二)國內背景?!?976年,周恩來、朱德、毛澤東的相繼離世,使中國出現了巨大的權力真空?!盵1]在毛澤東去世后,“四人幫”加緊了篡位奪權的陰謀活動。1976年10月黨中央粉碎了黨內幫派組織和陰謀篡奪黨和國家最高權力的反革命集團“四人幫”,制止住了全國各地的武裝動亂,使國家出現了安定團結的局面。粉碎“四人幫”以后,華國鋒等人狠抓國民經濟的治理,召開了各種與經濟工作相關的全國性會議。這些會議的召開表明,經濟工作事實上已經開始成為黨和國家工作的重點。中國國民經濟也從文革時期的停滯、徘徊、下降轉為穩定上升。
二、十九大的時代背景
2017年10月18日至10月24日在北京召開的黨的十九大,是在我國處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對此次大會的時代背景進行分析,有利于我們更好的把握報告內容,更堅定的向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邁進。
(一)國際背景
1.經濟全球化深入推進。一方面,隨著中國、印度、巴西等新興市場經濟體逐漸融入全球經濟體系,經濟全球化的規模正在空前擴大。另一方面,隨著英國脫歐進程的加快和國際范圍內貿易保護主義的抬頭,世界范圍內出現了“去全球化”傾向,經濟全球化的進程受阻。
2.世界多極化在曲折中發展。一方面,一大批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整體實力逐步增強,世界格局向多極化方向發展。另一方面,自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國際力量對比出現新的失衡現象,特別是美國自2016年以來先后退出了“跨太平洋伙伴協定”“巴黎氣候協調”“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等組織。
3.文化多樣化持續推進。進入21世紀以來,文化在綜合國力中的地位明顯提高,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把提高文化軟實力作為重要發展戰略。但是,思想文化領域里的斗爭也更加復雜,“西方國家加緊對外進行意識形態的滲透,滲透與反滲透的斗爭日益激烈?!盵2]
(二)國內背景。首先,十八大以來的五年,我們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十二五”勝利完成,“十三五”規劃順利實施,黨和國家事業全面開創新局面,為十九大的召開打下了一個堅實的基礎。其次,中共十九大召開時,我們已經處在了一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關鍵時期。此時,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三、結語
綜上所述,十一大和十九大面臨的時代背景是截然不同的。從國際形勢來看,十一大召開時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的爭霸轉入了蘇攻美防的階段,整個世界仍然面臨著戰爭動蕩的可能性。十九大召開時國際形勢已趨向于穩定,我國主要面向與其他國家走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道路。從國內形勢看,十一大召開之時,經過了十年文革,國內經濟、文化幾乎處于停滯狀態,各項事業百廢待興。十九大召開之時,我們已經處在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關鍵時期。此時我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各個方面的建設均得到人民的認可,經得起時代跟歷史的檢驗。
【注 釋】
[1] 楊宏雨,周瑞瑞.中共十一大平議[J].哈爾濱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4,5(02):25-36.
[2] 秦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產生的國際背景[J].教學與研究,2019(06):5-14.
【參考文獻】
[1] 孫奇. 《中國共產黨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報告》與《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報告》詞匯對比研究[D].河北大學,2019.
[2] 李君如.深刻領會黨的十九大報告的精髓要義[J].唯實,2017(12):15-17.
作者簡介:牟圓圓(1995-),女,漢族,山東濰坊市人,在讀研究生,法學碩士,單位:山東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