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娟
【摘 要】 由于我國目前的公共安全工作的基礎相對薄弱,經濟與世界的聯系越來越密切,社會又處在重要的轉型期,各種重大、 特大事故的發生是在所難免的。再加上大眾傳媒、網絡技術的不斷普及,人們對災難和事故信息的獲取時間越來越決、越來越多,給人一種事故就在身邊的感覺。中國由于人口眾多,事故和災難發生 時往往也是受災最嚴重、影響最大的國家之一。因此,城市公共安全信息系統對于城市的公共安全來說是必不可少的。各大城市急需建立一個統一指揮、規范有序、科學高效的城市公共安全信息系統體系。
【關鍵詞】公共安全 信息系統 作用機理
一 公共安全信息系統的基本內涵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公共安全形勢也愈發嚴峻,我們賴以生存的城市正面臨越來越多的風險和安全問題。一方面,環境問題和自然災害頻頻發生,根據國務院的統計數據得知,我國約70%的城市和約50%的人口生活在地質、海洋、氣象、地震等受自然災害威脅的地區(如圖1)。另一方面,城市人口密集,人流量較大,也帶來了疾病傳播和社會治安甚至恐怖襲擊問題。近年來我國經歷的2008年特大暴雪災害、“5·12”汶川大地震和SARS(非典)公共衛生事件等自然災害事件都給我國經濟社會和人民財產安全造成了巨大的損害,這些問題都在不斷威脅著公共安全。所以城市如果發生了重大的突發性公共安全事件,不僅會對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構成巨大威脅,還會直接造成經濟和政治上的不必要損失。
城市是以人為主體,由社會、經濟、資源、環境與災害等要素通過相互作用、相互依賴、相互制約所構成的復雜動態的空間地域系統。公共安全是指社會公眾的生命、健康、重大公私財產以及公共生產、生活的安全。隨著城市建設步伐的加快和城市化的快速發展,因人為因素、自然因素以及兩者疊加造成的城市災害頻率和程度迅速增加,城市公共安全面臨空前的挑戰。所謂城市災害,即承災體為城市的災害,包括由于不可控制或未加控制的因素造成的,對城市系統中的生命財產和社會物質財富造成重大危害的自然事件和社會事件。為了克服人類經濟社會活動的盲目性和主觀隨意性,盡量減少各類城市災害所造成的破壞,保護經濟建設和社會文明的持續穩定發展,建立科學、有效的城市公共安全信息系統規已成為當前的大勢所趨。
二 公共安全信息系統的作用機理
城市公共安全信息系統是指通過統一、簡潔的圖形符號,標準化、系統化的導向體系,完善的組織實施,向群眾傳達準確、具體的導向信息的系統體系。因為城市軌道交通具備環境相對立體和復雜的特點,所以大部分的城市軌道交通的建筑空間往往處于地下或半地下等半封閉的空間,且由于人流量大、人流速度較快并相對較為擁擠,故而人們迫切需要快速地獲得相應的環境信息和方向指示,因此公共安全信息系統中的信息往往面積較大、字體清晰、色彩分明,同時還會運用墻面、地面、懸掛、聲音等多種傳達方式,以保障環境信息順利、準確地傳達。此外,由于軌道交通建筑環境的限制,其中的標識系統往往運用內光源或外光源以達到良好、清晰的視覺效果。城市公共安全信息系統是城市中重要的公共交通設施,在其中活動的人群較為多樣化,所以其信息導向系統的研究現狀還應充分考慮無障礙的設計理念,考慮老年人、兒童和殘障人士等特殊人群的需求,運用觸摸、光線、聲效等多種方式輔助標識系統,使其功能性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
就城市公共安全信息體系而言,它是經由人的知覺傳遞使公眾在不同環境場所中對交通干系做出準確應激反應的指向系統,此系統使公眾能夠很容易的讀懂這一地區的環境狀況與其功能狀況,是人與環境狀況相互溝通的一種必要條件,它使城市交通的環境狀況與功能能夠十分快速且詳細、準確地被人們所認知,并從一個方面加強了城市交通的功效,提高了人們的行為效率。城市交通公共安全標識系統設計也是文化領域的一部分,它與城市文明、文化的發展是呈正相關趨勢的。良好的城市公共安全信息系統不僅能實現抗逆力增益、管理效率增益,更能實現公共安全文化增益,讓城市和生活更加便利快捷。
結 語
本篇季度報告主要究了城市公共安全信息系統的基本內涵與作用機理,在此過程中,我們通過調查以及查閱資料發現了城市公共安全信息系統對城市的建設與市民的生活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接下來我們將在城市公共安全信息系統的績效方法上進行轉化研究。
2019年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立項項目《城市公共安全信息可讀性研究》
項目號:201910463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