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素琴
【摘 要】 美國黑人指的是來自美國,與此同時又是最初來自非洲的深色人種。他們被歐洲殖民者運送到美國,而在美國,他們又被稱為非洲人,有色人種,黑鬼和黑人。本文主要介紹了美國黑人在以下幾個方面的演變:經濟,政治,稱謂,等等以便于詳細分析美國黑人的角色演變。從這篇論文中我們可以得出一些結論:美國黑人在實現種族平等和提高美國民主體制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因此,他們在經歷了巨大的苦難和犧牲后,值得擁有更高更好的形象和地位。
【關鍵詞】奴隸制度 美國黑人 角色演變
一 簡介
非裔美國人與歐洲裔美國人之間的文化差異塑造了非裔美國人。他們不能平等地參與美國社會。她們被剝奪了結婚、接受教育和自由工作的權利。他們不會說自己的母語,也不會進行自己的文化活動,結果,他們完全失去了自己的非洲語言和文化。1861年,美國內戰爆發。1862年,美國總統林肯的《解放宣言》宣布黑人奴隸獲得自由,從而瓦解了南方各州的戰斗力量,扭轉了局面。1865年5月1日,美國國會通過了《第十三修正案》,宣布奴隸制在其管轄范圍內是非法的。1865年2月18日,該文件開始生效,奴隸制被廢除。大量的非裔美國人被困在貧民窟,而那里是大多數群體住的地方。失業、貧困、嬰兒死亡率和社會地位低下在貧民區極為普遍。自奴隸制時代以來,作為下層階級的一員,只有少數受過教育的黑人享受到了溫和的經濟增長。
非裔美國人是美國歷史上一個受歧視的群體。種族歧視問題在美國社會中異常突出,同時奴隸制也是美國歷史上的一項特殊制度。本文主要從稱謂、政治、經濟三個方面介紹了非裔美國人在美國社會和歷史中的變遷作用。
1.1非裔美國人的原始角色
1619年,非洲人被販賣到美國去種植棉花和煙草。這種情況滋生了一種種族主義意識形態。非洲奴隸被稱為黑人,被認為是低人一等的,他們生來懶惰,不負責任并且愚蠢。他們沒有結婚、受教育和獨立工作的權利。由于在美國他們不允許說自己的母語以及開展自己的文化活動,導致他們完全失去了自己的非洲文化和語言。他們的生活條件很差,缺乏食物,大多數非洲人被困在貧民窟里,因為沒有工作和貧窮,所以貧民窟的死亡率很高。在美國,種族是決定教育機會和教育資源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
1.2塑造非裔美國人的主要因素
Jan Robertson說,影響歐洲裔美國人在美國的生活狀況的因素有兩個,一方面,我們應該知道歐洲裔美國人和非裔美國人之間的文化差異,他們沒有公正地參與社會。另一方面,歷史環境使他們不能以平等的伙伴的身份參與社會,這意味著作為進口奴隸的非洲黑人得不到奴隸主的平等對待。
二 稱謂的演變
常言道,棍棒和石頭會打斷我的骨頭,但是語言永遠不會傷害我。然而,事實上,寧可賭博輸錢也不愿被人誹謗中傷,這是現在人們關心的重點。這一現象和思想有幾個不同的版本。例如,棍棒和石頭會打斷我的骨頭,但我的名聲卻不會傷害我。棍棒和石頭會打斷我的骨頭,言語也不會傷害我等等。這句諺語是對不平等的抗議。
為了在社會上獲得平等的地位,非裔美國人經歷了很多。他們在歷史長河中數次更名。
2.1非洲人
1554年,一個名叫威廉·托爾森的英國人帶著5名非洲人去了英國。他們在那里教英語,培養可以為奴隸貿易做翻譯的人。三年后,其中三人回到非洲黃金海岸,這標志著他們開始使用英語。從那時起,他們被稱為非洲人。
2.2 有色人種
在19世紀,有色人種成為非裔美國人的稱謂。人們不能從非洲人的稱謂中清楚地分辨出自己的原籍。奴隸貿易減少了。然而,非裔美國人的繁殖越來越多。非洲人的稱謂令人困惑。
2.3黑鬼
在21世紀早期,非洲裔美國人不被稱為有色人種,而被叫做黑鬼。英文黑鬼“Negro”一詞來源于西班牙語和葡萄牙語,意思是黑人。因此,它激起了對黑人的極大不滿。直到現在,“Negro”一詞在美國還被認為帶有明顯的歧視意味。
2.4黑人
1966年,美國黑人領袖斯托克利·卡邁克爾呼吁維護黑人的權利,因此很多非裔美國人開始注意到他們的平等權利。他們對自己說,我是黑人,我很自豪。而不是說:如果你是白種人,你就沒事,如果你是黃種人,你可以留下來,如果你是黑人,你必須離開。
2.5非裔美國人
1977年,史密瑟曼提出黑人應該被非裔美國人取代,然而她的建議直到1989年才成為現實。著名學者曼寧醫生寫了一篇關于非裔美國人的文章。在《非裔美國人高等教育》期刊上,其文化政治地位終于得到了確認。從那時起,社會上就有了改變這個名字的呼聲。
三 非洲裔美國人在政治和經濟中角色的演變
在非洲裔美國人政治角色的演變過程中,有四位代表人物發揮了重要作用。他們是為非洲奴隸爭取自由和平等權利的亞伯拉罕·林肯、馬丁·路德·金、芭芭拉·喬丹和巴拉克·奧巴馬。在這一章中,將會指出他們在廢除奴隸制,實現種族平等,完善美國民主制度的過程中的經驗。
此外,我還會簡要介紹一些非洲裔美國人對整個美國經濟的積極貢獻。
3.1亞伯拉罕·林肯和解放奴隸宣言
亞伯拉罕·林肯領導了一個因內戰而分裂的國家。在這一點上,沒有其他總統能與他相提并論。奴隸制是南北分裂的關鍵原因。由于生活受到破壞,南方各州紛紛撤退。最初,來自非洲奴隸的勞動對他們的農業經濟至關重要。大多數州都認為聯邦政府應該解放奴隸。
南卡羅來納州在1860年11月林肯當選前不久就脫離了聯邦。當林肯在1861年3月就職時,有四個州緊隨其后。在他的就職演說中,林肯懇求南方各州不要脫離聯邦。
亞伯拉罕·林肯在1860年的選舉中沒有獲得多數選票。但這就足以讓他成為總統了。林肯為了保持聯邦的統一而戰斗。他領導的內戰造成了50萬人的傷亡。他采取了第一個措施來摧毀奴隸制。
“人人生而平等”的宣言是基本原則。然而,奴隸制打破了這一原則。根據我國政府,這一原則尚未合法化;根據我們的政府,實行奴隸制的州可以繼續保留它,也可以廢除它。
戰爭結束30年后,由于南方的白人統治,黑人的民權被剝奪了。
亞伯拉罕·林肯為非裔美國人爭取自由和平等的權利,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非裔美國人的地位。至少,他們不再是奴隸了。
3.2 馬丁路德金和《我有一個夢想》
1955年,一個叫羅莎·帕克斯的黑人婦女在一輛公共汽車上,坐了一個白人專用的座位。她拒絕讓座,因此,她被警察逮捕了。后來一個組織成立了,要求公交公司改變這種規定。馬丁路德金被推薦為該組織的領袖。他們在街上散發傳單,告訴黑人他們應該乘出租車或步行去上班。在接下來的一年里,所有的黑人都拒絕乘坐城市公共汽車。馬丁路德金號召人們繼續戰斗。隨之而來的是,他的房子被毀,生命受到威脅。最后,該州的律師宣布,公共汽車公司無權對公共汽車上的黑人和白人進行分類。1963年8月,馬丁·路德·金在華盛頓林肯紀念堂發表了一篇著名的演講:《我有一個夢想》。
馬丁·路德·金說過,做一個黑人就是永遠要心懷希望。從奴隸到平等的公民,黑人在美國所取得的進步是緩慢的。然而,黑人的希望通常以絕望告終。
第一次世界大戰后,數以百計的南部黑人移民到美國北部尋找工作和更好的生活。他們中的一些人定居在紐約市。他們中有音樂家、作家、記者和演員。紐約成為非裔美國人在美國生活的最大城市。
3.3 巴拉克奧巴馬和《是的,我們可以》
參議員奧巴馬成為第一位被美國主要政黨提名為美國總統的非裔美國人。奧巴馬與希拉里·克林頓展開了一場艱苦的戰斗,而希拉里是第一位在總統競選中獲勝的女性。
巴拉克奧巴馬有著復雜的生活經歷。1961年生于夏威夷檀香山。他的父親是肯尼亞的留學生,母親是堪薩斯州的白人。他們在夏威夷大學學習時認識了對方。由于父親在哈佛大學深造,奧巴馬是由母親撫養長大的。然而,他2歲時父母離婚了。四年后,奧巴馬和他的母親和繼父住在印度尼西亞。
“因為你們,今晚,我可以站在這里說,我將成為美國總統的民主黨候選人,”他在明尼蘇達州說道。
奧巴馬的勝利是一個真正的里程碑,因為幾十年前種族隔離在美國是合法的。實際上,奧巴馬的提名在全世界可能僅此一例。
他曾承諾,如果他當選成功,他將帶領美國走向一個新的方向。在經濟方面,他將幫助國家擺脫危機。在醫療方面,他鄭重宣誓要推進醫療改革。在外交方面,他將與歐洲保持統一戰線,同時緩和與歐洲的關系。在軍事方面,他承諾從伊拉克撤軍并堅持反恐。此外,他還承諾將改善種族問題等等。
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看不到從事醫生和教師工作的黑人。相反,破碎的家庭、毒販和罪犯,黑人常常會露面。
很多人在畢業后兩三年都沒有看到讀書的價值。一些人沒有注意到上高中的意義,因為他們可以在街上輕松掙到幾千美元。但是,隨著奧巴馬競選的勝利,各行各業的人開始意識到,如果他們把信念、耐心和努力付諸實踐,他們最終會實現的。
許多人夢想成為工程師、醫生和教師,而過去他們渴望成為超級明星和毒販。
當散文家說一個非裔美國人永遠不可能勝任如此高的職位時,奧巴馬說:“不,我們可以!”
當有人說美國人永遠無法克服種族和宗教差異,團結起來時,奧巴馬回答說:“不,我們可以!”
當有人告訴你由于種族、性別或社會背景而不能做某事時,記住這個口號,簡單地回答:“是的,我可以!
3.5非裔美國人對經濟的貢獻
1619年,非洲人作為奴隸被輸入美國,在棉花、煙草和種植園工作。1865年內戰結束時,美國各地都廢除了奴隸制(2004年6月)。調查顯示,非裔美國人是美國農業的主力軍,他們對美國農業、鋼鐵工業、汽車工業等整體經濟做出了非常積極的貢獻。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經濟在決定一個人的社會地位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非裔美國人的社會地位不斷提高,對經濟和政治的貢獻越來越大。(胡,2004)
結 論
本研究僅從政治、經濟、稱謂等方面探討非裔美國人在美國的角色演變。在過去的幾個世紀里,非裔美國人不遺余力地改善他們的社會地位。盡管經歷了曲折和漫長的過程,他們從未停止為自由和平等而戰。毫無疑問,隨著他們在政治、經濟和文化中的作用的發展,非裔美國人的處境將得到改善,并將比以前好得多。從這篇文章中,美國人民可以看到非裔美國人是如何克服種族隔離和不公平待遇的。其他國家也可以從中吸取經驗,建設一個更好的國家。在某種程度上,這也表明美國的民主制度日趨完善。對于那些想解決歧視或歷史奴役問題的國家來說,這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Works cited
[1] C.W.Pollard. A Survey of the United Kingdom and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M]. International Culture Press. 2004
[2] June Almes. A Surve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M].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4
[3] Mian Huatang. A Study on American Blacks [M]. http://blog. sina. com. cn/2009
[4] Ralph Ellison. Living with Music. Oklahoma: SONY. 2002
[5] The State Council of US. Outline of American Literature, Liaoning: Liaoning Educational Press. 2003
[6] 蔡騏.孫有中.2000.現代美國大眾文化[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
[7] 杜士洪.2005.美國語言之旅[M].寧波: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8] 傅廷真.美國黑人的前世今生[J].《科教文匯》第1期.2009
[9] 凡一.2從街頭混混到美國總統[J].《當代學生》第21期.2009
[10] 范悅.2005.美國歷史文化[M].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