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
【摘 要】 隨著國家科技日新月異進步,國民經濟持續穩健發展,國有科研單位內部產業結構、組織結構和隊伍結構的大幅度調整,給科研單位工會工作帶來了新困擾與思考。科研單位工會必須清醒地認識和研究當前工會工作所遇到的新問題,切實把工會建設成為組織健全、制度完善、維權到位、服務有力、作用明顯、黨委靠得住、行政離不開、職工信得過的基層工會組織,不斷探索出適應新時代要求的科技企業工會工作新路子,這樣才能在科技型企業發展的道路上發揮工會應有的作用。
【關鍵詞】 事業單位 工會 新問題 新思路
隨著國家科技日新月異進步,國民經濟持續穩健發展,國有科研單位內部科研團隊、組織架構的洗牌重組,給科研單位工會工作帶來了新困擾與思考。科研單位工會必須冷靜地思索和面對新形勢下工會工作所遇到的新癥結,切實把科研單位工會建設成為組織健全、制度完善、維權到位、服務有力、作用明顯、黨委靠得住、行政離不開、職工信得過的基層工會組織,不斷探索出適應新時代要求的科技企業工會工作新途徑,這樣才能在科技型企業發展的道路上發揮工會應起到的作用。
一、當前科研單位改革遇到的新問題
1.職工對身份的認識不同,使工作對象變得復雜。隨著國家對國有單位改革的進入深水期,現代企業制度在各個國企的逐步建立,職工隊伍中也分化出現了不同利益不同身份的群體,尤其是在政治地位和經濟待遇上有了明顯的差距。主要有:一是經營管理者群體。這個群體過去是科研單位的黨政領導,企業改制、轉制后,成為企業的董事長、總經理、董事等,執行的是年薪制、股權制等分配方式。二是“白領”員工群體。主要是科學家、專家、科研骨干人員、高級職稱人員。此類人的特點是占有企業主要的技術與管理崗位,是企業發展不可或缺的中流砥柱,事業單位改革后這類人又具有高流動性的特點,是管理非常困難的一類人。三是普通職工群體。他們是科技型企業從事具體生產勞動的一線職工,他們要通過自己掌握的技能來取得工資。由于人數眾多,從事的崗位與個人的技能水平也有一定的差異,使這部分人中對單位不滿的情緒最重,不論是崗位工作方面還是報酬方面,管理也比較困難。四是企業外聘的二類合同制員工、勞務派遣制員工等,這類員工雖然流動性不大,但由于收入與身份和學歷掛鉤,他們往往也對薪酬和身份轉變有訴求,這也給管理帶來了困難。
2.職工就業方式多樣化,對協調勞動關系的要求增高。近年來,企業勞動關系出現了復雜、多變的趨勢,所有者、經營者與勞動者之間的矛盾日益凸顯,表現在:一是企業內部下崗、待崗職工有增無減。企業為了追求經濟效益最大化要減員,而職工為了生存要崗位,而且國企不像私企那樣容易裁員,所以這對矛盾越來越突出。二是企業群體性勞動爭議和突發性事件日漸增多,呈現出由個人勞動爭議向群體性勞動爭議轉變,由具體利益受侵犯造成的勞動爭議向因企業改革中利益調整引發的勞動爭議轉變的新特點。
3.不同群體的收入差距拉大,使工會維權工作難度加大。國有科研單位為了吸引和留住科技領軍人才,在分配上制定出一系列向科技人員和中層管理人員傾斜的政策,這使得單位內部不同職工群體之間的收入差距拉大,大多數機關工作人員和一線勞動工人處于低收入狀態。工會關心和維護弱勢群體的利益,具體也只能是參與、協調和幫助,只能救助部分特困職工。而普通職工并不理解分配制度向管理人員科技人員傾斜的政策,而是認為自己從事體力勞動卻沒有得到相應報酬,使這部分人的不滿情緒增加。
二、改革中科研單位工會的應對措施
1.以“組織起來”為要求,不斷提高企業工會的組織能力。第一,要抓住基本點,進一步夯實改革后工會工作的組織基礎。做到改革到哪里,工會組織就建制到哪里,工會組織關系就明確到哪里,切實把不同群體的職工組織到工會中來,尤其是要最大限度地把不同身份的職工組織到工會中來。另外,依托互聯網做好會籍管理,使“智慧工會”成為工會組織的標識牌,同時提高職工的認同感。第二,要抓住薄弱點,夯實國有科研單位工會工作的群眾基礎。一是要在建立工會工作制度上下功夫。二是要在依靠會員在開展工會活動上下功夫。第三,夯實國有科研單位工會工作的干部基礎。工會干部必須提高自身素質,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一是當好員工參與管理的代言人。二是當好員工合法權益的維護人。三是當好員工信賴的“知心人”。
2.以“切實維權”為重點,提高企業工會的維權能力。第一,要把推進國有科研單位改革發展和保持職工隊伍穩定統籌考慮。一方面,工會組織必須把服務科研事業單位改革發展作為大局,組織職工積極投身改革和發展,廣泛開展群眾性的經濟技術活動;另一方面,必須參與改革的全過程,及時反映職工的愿望和呼聲,把改革的力度、發展的速度與職工的承受程度有機結合起來,維護職工隊伍和企業的穩定。第二,要將維護職工群眾的經濟利益、政治利益、文化權利統籌考慮。在企業工會工作中,既要把維護職工經濟利益作為基本的工作,保障職工基本生活水平和應享有的社會保險等待遇,又要通過多種民主管理形式,保證職工依法行使民主管理、民主參與、民主監督的權利;同時還要大力加強職工文化教育,提高職工的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技術素質,促進職工全面發展。第三,要將全局工作與局部工作統籌考慮。從企業層面說,把工會工作有機地融合到全局工作中;從工會層面說,要把握好工會工作的全局與局部的關系,通過重點工作的突破,帶動面上工作,通過局部工作的創新,實現工會全面工作的發展和進步。同時,要處理好工會與黨組織的關系、工會與行政的關系、工會內部與工會外部的關系、工會與職工群眾的關系。第四,要將維護職工群眾合法權益與為職工群眾辦實事統籌考慮。當職工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工會組織要挺身而出;當職工生活遇到困難時,工會要為職工群眾誠心誠意辦實事,把群眾利益無小事的要求落到實處。
三、要創新工會工作方法,開創工作的新思路,努力提高科研單位工會為職工服務的能力
在新的歷史時期,國有科研單位工會只有徹底擺脫舊的工作模式,以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思想為核心開展工作,才能適應國有科研單位發展的需要。
1.工會工作要“求變”。在當前市場經濟條件下,國有科研單位為了不斷發展,經濟結構日益多樣化,工會要在多樣化經濟格局中發揮作用,必須在復雜的客觀環境中,以變應變,找準位置,尋求最佳結合點,體現出變化的態勢。但“求變”要建立在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基礎上,要深入到職工群眾中,聽取他們的意見和要求,最大限度地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
2.工會工作要“做專”。當前,企業工會工作的重要性、復雜性、獨立性顯著提高,工作內容和領域不斷擴展和延伸,比如,代表職工與行政協商談判,簽訂集體合同,勞動法律法規的監督,促進下崗職工再就業等工作,涉及的領域廣,專業知識強,工會要想完成這些繁重而艱巨的任務,必須加快工會干部隊伍專業化進程,更好地把握工作的主動性,履行好自己的職責。
3.工會工作要“依法”。工會要承擔起維護客觀上處于相對弱勢地位的職工的合法權益,必須運用法律武器,以法律為準繩,堅持依法建會、依法治會、依法維權。工會干部要學深、學透新頒布的《民法典》以及《工會法》、《勞動法》,達到每一條款都能夠熟悉運用,成為依法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專家。加強宣傳工作,做通廣大職工的思想工作,打消職工的思想顧慮,動員職工積極參與生產經營活動。
4.工會工作要“干實”。“干實”工會工作必須突出重點與講求實效,這不僅是工作方法問題,更是工作作風問題。突出重點就是抓關鍵點。重點工作需要集中人力、財力和時間,全力以赴突破,以達到用重點帶動一般的良好效果。求實效就是要明實情、講實話、鼓實勁、辦實事。通過深入基層,深入職工,了解情況,研究問題,提出對策,向黨政反映職工群眾的呼聲和要求,最大限度地調動職工的積極性、創造性,干黨政所需、職工所求、工會所能的實事。
總之,國有科研單位工會在這個科技和經濟高速發展的階段,也要隨之開創新的工作方法,不斷探索出適應新時代要求的國有科研單位工會工作新路子,保證在發展的道路上發揮工會應有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施華:《淺議工匠精神在工會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應用》,《現代經濟信息》,2018(10);
[2] 李寧:《如何做好新時期國有企業工會思想政治工作》,《現代國企研究》,2018(9);
[3] 王瑩:《淺談制度體系建設在推動工會改革創新發展中的作用》,《工會博覽》,2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