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貴春
摘 要:在保證財產安全、人們生產生活以及各行業用水等方面水利工程項目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為解決質量監督過程中的問題需要從完善質量監督管理制度、協調監理與施工單位之間的關系、加強執法力度和信息化建設等方面入手,為提升水利工程建設質量和質量監督機構的工作效率提供一定的指導作用。針對現階段我國水利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以及有效解決質量監督管理主要問題的對策與措施這部分內容展開了論述與分析。
關鍵詞:水利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問題及對策
水利工程質量為監督管理工作的核心。人們的日常生活與質量監督工作密切相關,為充分發揮質量監督的功能與作用必須要明確、有序的實施各項管理政策。為解決質量監督過程中的問題必須有針對性的措施,為提升水利工程建質量以及質量監督機構的工作效率提供一定參考與依據。
1 現階段質量監督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1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規體系
目前,我國水利工程質量監督管理模式,雖然在部分地區建立了相應的制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還沒有構成整體的系統結構,在工作開展過程中質量監督管理代表政府部門對水工程進行的監督管理必須具有法律依據。近幾年,我國相繼出臺了一些關于工程建設質量與質量監督的法律條文,然而這些條文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局限性,為從根本上考慮中小型水利項目,甚至存在沒有規定中小型水利項目具體工作制度的現象,從而使得在具體的監督過程中沒有法律依據,進而對監督工作的開展造成一定的不利影響。
1.2水利工程施工質量監管有待提高
對于施工工程質量的監督是確保工程質量合格的重要工作。對于小型水利工程施工的監管應該體現在多個方面,一方面對施工人員進行監管,要確保施工人員按照設計方案及規范標準來施工;另一方面對于施工所用的材料進行監管,要確保材料質量合格,杜絕不合格原材料進場及偷工減料。再一方面加強制度管理,施工單位的管理水平及技術人員水平通常參差不齊,相關參建方的利益糾纏較多,影響監管無法達到預期應有的作用。
2 加強水利工程質量監督管理的對策
2.1建立完善的質量監督管理機制
監督管理人員更加客觀、全面的了解建設質量的地位和作用是保障公平性監督的重要基礎,根據質量監督實際需求可采取集體監督的方式替代傳統的監督模型,從而有效避免由于個人監督可能存在的權責不清的問題。在履行監督職責過程中質量監督機構應加強對參建各方質量行為的監督管理,施工活動以及監督行為是產生高質量工程實體的主要內容,重點對關鍵崗位人員的出勤率進行調查、監控,對于合法施工、轉包或掛靠等活動嚴格按照投標承諾監督,時刻提醒參建各方重視工程質量,從而可增加掛靠單位的投入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可逐漸減少轉包掛靠等行為的發生概率。另一方面,針對出現質的質量監督問題需要針對集體做出責罰,在每個建設項目中配備兩名監督管理人員,從而保證了對整個項目的全過程監督以及監督人員之間相互監督。為進一步提升監督的公平性海爾開采取共同簽字、同時生效的管理機制。
2.2制定完善的管理體系
為了使得在建設項目每個階段、各個環節的質量問題有據可依、有法可循,應進一步建立健全質量監督法律法規。在質量監督方面應涵蓋參建單位與所有質量問題的行為,體系制度條款清晰、責任明確,并為今后高質量監督提供客觀、高效、科學的依據。為了真正滿足時代發展要求監督機構應嚴格按照水利工程建設實際情況建立科學的質量管理制度和技術管理制度,質量監督結構在水利工程可持續發展進程中所涵蓋的內容較為廣發,如質量監督制、技術管理體系、行政管理等系統。另外,要結合質量監督機構自身發展趨勢,為做好水利工程項目質量管理工作采取有效的法律制度或有針對性的制定配套制度,從而提升項目整體管理水平和建設質量。針對我國現階段法律法規還不夠完善的情況,由于管理條例中涉及到的質量監督內容較少,導致在具體的建設進程中具有一定的滯后性。因此,文章認為現階段要同時提高質量監督管理責任制和完善法律法規制,通過建立切實可行的責任制度和強化法規執法力度,確保各個部門職責的貫徹落實。
2.3加強對必要設備的配備
為了保證質量監督的科學性與準確性,在質量監督過程中需要配備相應的監測設備,通過先進的儀器設備(鋼筋掃描儀、激光測距儀等)采集數據,從而保證了質量監督的科學性與準確性。另外,可根據建設項目實際情況選擇與工程建設施工單元、質量監督結構不存在利益關系的第三方監督。在履行監督職責過程中質量監督機構應加強對參建各方質量行為的監督管理,施工活動以及監督行為為產生高質量工程實體的主要內容,重點對關鍵崗位人員的出勤率進行調查、監控,對于合法施工、轉包或掛靠等活動嚴格按照投標承諾監督,時刻提醒參建各方重視工程質量,由此可增加掛靠的監理單位與施工單位的運行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可逐漸減少或遏制轉包掛靠等行為的發生概率。另外,對某些關鍵程序應加強質量監督,如重點監督防滲墻、排水基坑等施工活動,盡可能的減少質量隱患的發生概率。通過與招投標掛鉤并建立不良行為檔案,也有助于對各方質量行為的整頓與管理。
2.4加強檔案資料整理,做好內業管理
質量評定不及時也可為項目質量產生影響,在巡查過程應嚴格按照標準規范查閱施工單元驗收質量評定資料的規范性,主要包括影響資料收集、地質編錄等材料,以防資料造假或事后補簽等行為的發生,從而確保質量評定與建設施工的同步進行,在整個建設工程中單元工程為最基本的單元。在質量巡查過程中應加強施工技術方案的履行標準、施工工序以及設計變更手續的完整性與及時性,對于發現的每個問題做好臺賬與編號,做好事后復查工作。
結語
為了有效解決水利工程項目中存在的安全問題、進一步實現水利工程項目建設質量的提升,全面發揮出水利工程在社會發展中的經濟效益及作用,政府相關部門需要對水利工程項目的質量監管給予高度關注與重視,建立健全相應的監管體系。
參考文獻
[1]鄭航.新形勢下基層水利工程質量監督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水利科技,2015,01:67-70.
[2]涂麟興.淺談小型水利工程質量監督工作中的問題及對策[J].農民致富之友,2015,08: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