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 南充 637000)顳下頜關節紊亂病(temporomand"/>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羅鴻 王文軒 馮維 王運春
(南充市中心醫院<川北醫學院第二臨床醫學院> 四川 南充 637000)
顳下頜關節紊亂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TMD)是一種口腔科常見疾病,發病率為20%,以20~40歲多見[1]。TMD主要病理改變為關節盤位置及形態的改變[2],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傳統的診斷方法主要是依據患者臨床癥狀和X線等影像學檢查進行判斷,這些方法雖然有一定的診斷價值,但是不能確診關節盤所處部位[3]。影像學技術的不斷改進,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越來越被應用于臨床診斷中。有研究表明MRI診斷TMD的準確率較高[4]。為此對TMD患者采用MRI檢查方法,旨在為診斷TMD提供參考。現報告如下。
選取本院2018年5月—2019年5月診治的主訴為TMD患者60例,其中男24例,女36例;年齡20~45歲,年齡平均(30.21±1.73)歲;病程1~11個月,病程平均(6.50±0.30)個月;臨床癥狀:關節區疼痛46例,下頜運動障礙28例,關節彈響18例。所有患者都是單側患病,知情同意,符合倫理學要求(倫理委員會批準)。
1.2.1 納入標準 (1)均有顳下頜關節區域的疼痛、酸脹等癥狀者;(2)符合MRI適應癥;(3)相關資料完整。
1.2.2 排除標準 (1)合并嚴重心、肝等緊要臟器病史,惡性腫瘤者;(2)面部外傷者;(3)依從性較差者;(4)有精神、智力障礙者。
本次檢查所用的儀器是由美國GE公司生產的Signa 1.5T超導型磁共振掃描儀,參數設置如下:256×192矩陣,10~12cmFOV,3mm層厚,1mm間距,30msTE,1800msTR。首先常規從軸位和冠狀位掃描患者顳下頜關節,然后再從斜矢狀位行開口和閉口掃描,掃描時仔細觀察患者顳下頜關節運動狀況。閉口位:行T1WI、PDWI和FS T2WI成像;開口位:在患者上下前牙之間放置一塊楔形木塊,再行T1WI、PDWI和FS T2WI成像。掃描期間仔細觀察關節盤的形態、部位及骨變化情況等。通過T1WI與PDWI圖像評估關節盤和髁突之間的關系,從而診斷關節盤移位情況。通過T2WI圖像評估受檢者關節腔積液情況。
以病理檢查結果為標準,分析MRI診斷準確率、敏感性及特異性,評估MRI診斷關節盤是否為可復性移位的準確率。
數據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分析處理,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在60例主訴為TMD患者中,經病理確診有50例,經MRI確診有46例,診斷符合率為92.00%,與病理結果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見表1。
以病理診斷為金標準,MRI診斷的敏感性為92.00%(46/50),特 異 性 為80.00%(8/10),準 確 率 為90.00%。見表2。

表2 MRI診斷與病理診斷的陽性與陰性情況
在確診為TMD的50例患者中,不可復性移位經病理確診有40例,經MRI確診有38例,兩者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可復性移位經病理確診有10例,經MRI確診有10例,兩者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MRI診斷總符合率是96.0%。見表3。

表3 MRI診斷與病理診斷關節盤移位符合率比較
目前對于TMD發病機制尚未有統一定論,有些研究者認為可能是顳下頜關節內部出現機械性故障導致關節產生光滑運動,從而出現肢體運動障礙[5]。TMD病因復雜,臨床表現(如關節區疼痛、下頜運動障礙、關節彈響等)多樣,臨床上常用的檢查方法有X線片、關節造影術、CT和關節鏡,x線誤診率高;關節造影術創傷較大,患者痛感重,且有人群使用限制(如對造影劑過敏者、血液系統疾病者等);CT雖然能較好顯示骨結構情況,但是不能清楚反映非礦化組織的情況[6];關節鏡是目前興起的一項檢查方法,能夠清晰的顯示關節盤和滑液變化情況[7],但其創傷性仍較大。
機體在正常情況下其關節盤成像呈雙凹形[8],而且其各個部位清晰可見,有一條顯著的分界線將關節盤的后帶和雙板區隔開,另外會有一個角度在橫嵴與關節盤之間,這個角度正常值是在10度以內[9]。臨床上運用MRI診斷TMD主要采用的是雙側表面圈,其具有良好的分辨率和信噪比,而且能清晰顯示圖像;MRI掃描常規使用T1WI和T2WI成像,T1WI能夠較好顯示顳下頜組織結構,T2WI則對關節盤的部位形態及骨結構圖像的顯示更加清楚,兩者結合則能較好判斷關節滲出液的情況[10]。
本次,MRI對關節盤穿孔、關節盤后損傷、骨關節病和關節盤移位診斷的準確率分別為100.00%、90.91%、100.00%、100.00%,MRI診斷的總符合率為96.00%,提示MRI具有較高的病種分類的診斷能力。有研究發現在MRI圖像中TMD患者會有骨關節炎(表現為骨糜爛壞死,出現囊腫等)的現象出現,從而能診斷其有骨關節。本結果顯示MRI診斷的敏感性、特異性分別為92.00%、80.00%,準確性為90.00%MRI對關節盤不可復性移位、可復性移位診斷的準確率分別為95.00%、100.00%,提示MRI對TMD的診斷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分析原因可能與MRI能客觀顯示TMD患者的關節盤部位及形態變化情況,清晰呈現關節骨性組織,分辨率較高有關。
綜上所述,通過MRI診斷TMD的準確率較高,可以提高敏感性與特異性,為TMD診斷提供參考,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但本次例數較少,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有待繼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