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樹恒 肖紅梅 郭蓉 朱恒美(通訊作者)
(1上海東方肝膽外科醫院麻醉科 上海 200438)
(2長征醫院內分泌科 上海 200003)
(3上海東方肝膽外科醫院特需一科 上海 200438)
肝癌是在全球范圍里屬高發惡性腫瘤,位列第6位[1]。大多數患者發現肝癌時已處于中晚期[2]。癌因性疲乏(CRF)會引起一系列主觀感覺,嚴重影響患者的生理、心理等各方面嚴重影響其生活質量。CRF可發生在癌癥和癌癥治療的各階段,但在化療階段最突出,80%~90%接受化療的患者都會出現疲乏癥狀{3},多次化療能使CRF程度加重。而不良的睡眠會加重患者疲乏,且睡眠質量嚴重者CRF癥狀最嚴重[5]。在晚期肝癌化療患者方面未見相關性報道,因此,本文對患者住院期間患有CRF的做出有效關注是非常有必要的。為調查我科晚期肝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程度、睡眠質量及疲乏與生存質量的關系,有對應性采取干預措施提供依據,現報道如下。
采用隨機抽樣法選擇2018年5月—2019年12月在我院接受化療的晚期肝癌的患者200例,年齡(57±7.21)歲。入選標準:(1)患者疾病確診為晚期肝癌并納入化療的患者,年齡≥18歲;(2)具有正常的交流溝通和理解能力;(3)患者意識清楚,既往無精神疾病和意識障礙患者。排除標準:(1)不愿參加的患者;(2)患者有精神疾患、或有認知障礙和言語表達缺陷,不能配合的患者。
1.2.1 一般情況調查表 采用自行設計的調查表,包括年齡、性別、文化程度、婚姻狀況、疾病診斷等資料。
1.2.2 匹茨堡睡眠質量量表(PSQI) 采用Buysse(1989)編制的匹茨堡睡眠質量量表(PSQI)[6]評定被試者最近一個月的主觀睡眠質量,包括7個因子,每個因子按0~3分計分,累計各因子得分為總分,總分范圍為0~21分,分值越高,表明睡眠越差,總分>7分表明睡眠差。
1.2.3 癌因性疲乏自評量表(CRF) 該量表由15個條目和4個維度組成。包括軀體疲乏、心理疲乏、認知疲乏,疲乏對生活的影響。量表采用Likent 5級評分,計分分數要減去調校分,0分為無疲乏狀態,分數愈高,表明疲乏嚴重[7]。
1.2.4 世界衛生組織生存質量量表簡表(WHOQOL-BREF)[8]該量表用于測定生存質量的量表。覆蓋了生理、心理、社會關系、環境等四個領域,共26個條目,得分越高,生存質量越好。
調查前先對調查者集中培訓,均為護師及以上人員,按照統一的方式指導患者填寫,講明填表要求并發放問卷。共200份,回收192份,有效率96%。
數據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分析處理,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調查發現在下面7個維度中顯示平均分大于7分的患者為睡眠障礙者一共52例,總評分大于10分,說明這些患者存在嚴重的睡眠障礙,見表1。
表1 PSQI各因素和總分的情況(±s,分)

表1 PSQI各因素和總分的情況(±s,分)
項目 問卷總體(n=192) PSQI≤7分(n=140)PSQI≥7分(n=52)睡眠質量 1.264±0.81 0.86±0.62 1.97±0.37入睡時間 1.173±0.97 0.68±0.62 2.20±0.53睡眠時間 0.38±0.73 0.22±0.40 1.20±0.75睡眠效率 0.401±0.83 0.15±0.42 0.94±1.01睡眠障礙 1.167±0.34 0.99±0.04 1.53±0.53催眠藥物 0.141±0.37 0.03±0.15 0.40±0.78日間功能 1.327±0.81 1.17±0.70 2.04±0.74 PSQI總分 6.11±3.47 4.21±1.31 10.32±2.53
從表2可以看出,反復化療的晚期肝癌患者總疲乏100%。心理疲乏與認知疲乏發生率均為98.44%,軀體疲乏發生率為97.40%,疲乏對生活的影響為96.35%。由此得出,患者癌因性疲乏各維度得分以心理疲乏與認知疲乏得分最高,軀體疲乏得分其次,疲乏對生活的影響得分最低。
表2 晚期肝癌患者癌因性疲乏情況(±s)

表2 晚期肝癌患者癌因性疲乏情況(±s)
維度 得分 有疲乏(n) 百分比(%)無疲乏(n) 百分比(%)軀體疲乏 12.49±5.12 187 97.40 5 2.60心理疲乏 7.41±3.10 189 98.44 3 1.56認知疲乏 6.63±2.79 189 98.44 3 1.56對生活的影響 9.37±4.07 185 96.35 7 3.65總疲乏 26.63±7.52 192 100.00 0 0.00
192例中對自身生存滿意的為37例(19.27%),不選擇的患者為54例(28.13%),不滿意的為101例(52.60%)。
本結果顯示患者癌因性疲乏與生存質量呈負相關(P<0.05),見表4。

表4 晚期肝癌化療患者的癌因性疲乏與生存質量的相關性分析(γ)
化療是肝內膽管細胞癌術后最常用的輔助治療手段之一,CRF是癌癥化療患者常見的并發癥[9],而當患者感到不適時再就診可能已經進入中晚期。晚期肝癌得知病情后,往往會表現出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家屬也沉浸在悲傷、痛苦之中。本結果顯示,晚期肝癌患者總疲乏率為100%。分析原因是,晚期肝癌患者由于被疾病折磨及長期治療會造成對身體的傷害,再者由于擔心腫瘤的惡化而產生負面情緒。本調查顯示,主訴有CRF睡眠障礙高于無CRF主訴者。由此可見,睡眠質量下降會導致患者免疫降低,造成人體對壓力的反應下降,引發疾病或加重病情,最終導致患者生活質量的下降。
生活質量 (QOL)指與健康有關的生活質量 (HQL)。原發性肝癌為臨床常見的惡性腫瘤,發病隱匿,且預后差,病死率高居惡性腫瘤之首。原發性肝癌由于早期癥狀不顯著,大部分患者就醫時已錯失治療的最佳時期。目前,化療已廣泛用于無手術機會晚期肝癌患者的治療方案中。以往研究報道,中晚期肝癌若未經明確治療,其有效生存期僅能持續1~5個月。通過調查發現,本組患者對自身生存質量不滿意占半數以上,說明該研究中大多數患者對目前生活質量難以接受。
本結果顯示,患者癌因性疲乏與生存質量呈負相關(P<0.05)。患者癌因性疲乏評分高,其生存質量評價低,多數患者對自身疾病現況不容易接受[7]。癌因性疲乏與生存質量兩者之間相互影響,疲乏癥狀明顯的患者,生存質量呈低的趨勢,而在社會關系領域、環境領域條件較差的患者,其疲乏癥狀相對較重。分析原因可能是,生存質量評分高的患者,對自身的健康要求較高,比較容易接受現實,積極配合治療。比如,與人交流、主動獲取疾病相關知識或訊息等,從而使疲乏程度降低。因此,有必要采取措施對有疲乏癥狀的患者進行有效干預,以減低其疲乏水平,改善生存質量。
癌因性疲乏在晚期肝癌化療期間顯著存在,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盡管癌因性疲乏是臨床中棘手的護理問題,但仍未引起足夠的重視,科室配備心理咨詢師,及早發現及早干預,可加快患者的康復,但這是目前我們科室所欠缺的。在現醫療護理階段如何對癌癥患者提供治療隨訪的同時提供全程的心理康復護理值得探討與研究,這也是接下來我們護理團隊需要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