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萍
新鄉市中心醫院重癥五區,河南 新鄉 453000
重癥感染主要是由于一種或多種致病微生物在體內繁殖導致一個或多個器官功能損傷,繼而引發全身不良反應,是臨床常見的危重急癥,該癥病情復雜且發展迅速,若不能及時給予有效的治療措施,則可能對患者生命安全產生威脅[1]。亞胺培南西司他丁鈉與頭孢哌酮鈉均為臨床治療重癥感染的常用藥物,但不同藥物治療效果也存在一定差異[2-3]。鑒于此,本研究進一步分析亞胺培南西司他丁鈉對急診重癥感染患者的應用效果。
1.1 一般資料回顧性分析2018年2月—2019年3月期間收治的急診重癥感染(84例)患者的臨床資料,視其藥物治療方案的不同給予分組,分別為對照組(頭孢哌酮鈉,42例)與觀察組(亞胺培南西司他丁鈉,42例)。本研究已通過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患者及其家屬均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對照組中男23例,女19例;年齡26~59歲,平均年齡(46.87±6.32)歲;其中呼吸道感染13例,腹膜感染10例,泌尿系統感染11例,婦科感染8例。觀察組中男24例,女18例;年齡27~60歲,平均年齡(47.18±6.92)歲;其中呼吸道感染12例,腹膜感染11例,泌尿系統感染9例,婦科感染10例。統計學比較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對比性。
1.2 入選標準
(1)納入標準:①經實驗室檢查及細菌學培養確診為重癥感染;②臨床資料與影像學資料均完整者;③存在不同程度呼吸困難、體溫升高等癥狀者。
(2)排除標準:①合并惡性腫瘤或其他重癥疾病;②嚴重器官功能衰竭者;③對試驗藥物過敏者。
1.3 方法所有患者均給予維持水、電解質、酸堿平衡等支持治療。對照組靜脈輸注頭孢哌酮鈉(輝瑞制藥,國藥準字H21021895)2~3g,8h/次。觀察組靜脈輸注亞胺培南西司他丁鈉(Ranbaxy Laboratories Limited,批準文號H20100699)0.5~ 1.0g,6~ 12h/ 次。兩組均連續治療1周。
1.4 評價指標分別于治療前及治療1周后,①對兩組入選者進行實驗室檢查及細菌學培養,觀察機體細菌情況,機體致病菌完全消失為完全清除;原培養致病菌超過2種,治療后至少1種消失為部分清除;致病菌未有效清除為未清除,出現新致病菌為替換;細菌清除率=(完全清除例數+部分清除例數)/總例數×100%;②治療前與治療1周后,采集兩組入選者空腹靜脈血3mL,離心通過全自動生化分析儀(AU5800)檢測機體炎癥因子(腫瘤壞死因子-α、白細胞介素-6)水平;③觀察兩組入選者不良反應(惡心、腹瀉、頭痛、皮膚瘙癢)發生情況。
1.5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24.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表示,組間用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用配對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細菌清除率觀察組細菌清除率為80.95%,高于對照組的57.1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細菌清除率比較[例(%)]
2.2 炎癥因子治療后,觀察組腫瘤壞死因子-α水平及白細胞介素-6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不良反應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7.14%,低于對照組的23.8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臨床急診常見的重癥感染包括呼吸道感染、腹膜感染、泌尿系統感染、婦科感染等,常見的致病菌有肺炎克雷伯菌、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鮑曼不動桿菌、銅綠假單胞菌等,一旦發生感染,則可能導致全身器官功能障礙,嚴重者甚至導致死亡[4]。因此積極尋找科學、有效的治療措施顯得尤為重要。
表2 兩組炎癥因子水平比較(,ng/mL)

表2 兩組炎癥因子水平比較(,ng/mL)
注:與同組治療前對比,aP<0.05

表3 兩組不良反應比較[例(%)]
腫瘤壞死因子-α及白細胞介素-6是機體炎癥反應的重要指標,當腫瘤壞死因子-α及白細胞介素-6水平持續上升時,則提示機體炎癥反應嚴重。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1周后,觀察組細菌清除率高于對照組,腫瘤壞死因子-α水平及白細胞介素-6水平均低于對照組,且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表明亞胺培南西司他丁鈉對急診重癥感染患者的治療效果優于頭孢哌酮鈉,可有效提高致病菌清除率,改善機體炎癥因子表達,控制機體炎癥反應,且安全性高。分析其原因,頭孢哌酮鈉是第三代廣譜半合成頭孢菌素,作為臨床治療各種感染性疾病的常用藥物,具有廣譜抗菌效果。頭孢哌酮鈉進入機體后可對病菌細胞壁合成產生抑制作用,繼而達到殺菌的效果,但由于長期以來二、三代頭孢菌素濫用現象嚴重,促使細菌產生超廣譜β-內酰胺酶,細菌耐藥性增加,病菌清除率低,病情易反復發作[5]。此外,頭孢哌酮鈉使用過程中易使患者產生惡心、腹瀉等不良反應,故未能達到理想治療效果[6]。亞胺培南西司他丁鈉是一種臨床常見的碳青霉烯類抗菌藥物,其抗菌機制與頭孢哌酮鈉相同,通過抑制病菌細胞壁的合成促使細胞進一步溶解、死亡[7]。趙健等[8]研究表明亞胺培南西司他丁鈉具有抗菌藥物后反應,可有效延長藥物的抗菌活性,提高抗菌效果,有效改善患者病癥,且不良反應較少。
綜上所述,亞胺培南西司他丁鈉治療急診重癥感染療效高于頭孢哌酮鈉,可有效提高致病菌清除率,降低機體炎癥反應,且安全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