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巖熠 馬雪玲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二師庫爾勒醫院 新疆 巴音郭楞 841000)
妊高癥(PIH)是妊娠期最為常見的一種并發癥,好發于孕20周以后或產后24h以內,以蛋白尿、血壓異常升高、水腫為主要臨床表現,若未進行及時干預,則可直接影響母嬰結局[1]。針對PIH臨床上常通過藥物來控制血壓水平,但血壓水平易受患者飲食、心理因素的影響,因此治療期間配合有效的護理干預至關重要[2]。本研究以我院2018年8月—12月收治的148例妊高癥孕產婦為研究對象,探討優質護理模式的臨床應用效果,現進行如下報道。
以我院收治的148例妊高癥孕產婦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符合《妊娠期高血壓疾病診治指南(2015)解讀》中相關的診斷標準[3],自愿在《知情同意書》上簽字,且排除凝血功能異常、精神病史、認知障礙、其他妊娠期并發癥及一般資料不全者。患者年齡23~38歲,平均(29.63±2.52)歲,孕周26~38周,平均(31.35±2.67)周;體重55~77kg,平均(63.43±3.58)kg;初產婦93例,經產婦55例。根據入院單雙號將受試者分為對照組(n=74)和研究組(n=74),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護理模式,包括環境護理、監測病情變化、遵醫囑用藥等。研究組患者接受優質護理模式,具體為:(1)心理護理:主動關心患者,全面評估患者的情緒狀態,鼓勵患者傾訴內心的不適感,幫助其解決困惑,同時向患者講解負面情緒對血液水平的影響,引導患者放松心情,學會自我情緒調節,積極配合治療。(2)健康教育:向患者發放妊高癥健康知識手冊,并通過一對一教育詳細地向患者講解妊高癥相關知識及影響因素,幫助患者正確認識疾病,同時向患者講解飲食控制的重要性、治療方案及相關注意事項,提高其治療依從性。(3)飲食指導:指導患者低脂低鹽飲食,多食用新鮮的水果、蔬菜、奶類、魚類,避免食用海鮮,保持血壓穩定。(4)產后護理:產后嚴密監測患者陰道出血及宮縮情況,仔細檢查外陰、宮頸情況,并做好皮膚護理,嚴密觀察患者的臨床癥狀,當患者出現頭痛、視物不清、腹痛時應警示發生先兆子癇;同時做好預防工作,囑產婦排尿,預防產后出血。
比較兩組妊娠并發癥發生率及新生兒Apgar評分,并采用我院自制的滿意度評測量表評價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總滿意度為滿意與基本滿意之和。
數據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分析處理,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與對照組相比,研究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降低,新生兒Apgar評分提高,兩組比較差異顯著(P<0.05),見表1。

表1 并發癥發生率及Apgar評分比較
與對照組相比,研究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提高,兩組比較差異性顯著(P<0.05),見表2。

表2 護理滿意度[n(%)]
PIH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類型,發生率約占所有產婦的10%左右,目前病因尚未完全明確,但大多學者認為,產婦胎盤里的不完全滋養細胞侵襲子宮動脈,破壞血管內皮細胞,最終形成動脈粥樣硬化,導致胎盤血流灌注不足,從而引發妊高癥癥狀[4]。針對PIH臨床上常通過降壓、利尿、擴容等方式控制血壓水平,但患者常因精神過分緊張、飲食不節等而影響血壓水平,因此護理中應著重調整患者的情緒狀態,提高其治療依從性,進而改善妊娠結局。優質護理模式作為傳統護理模式的延伸及拓展,有效規范了護理流程,堅持“以人為本”,根據病情特點及患者自身的護理需求為其提供更加細致、規范、人性化的護理服務,最大限度的提高患者身心舒適度,從而改善妊娠結局,提高護理服務質量。本研究結果表明,與對照組相比,研究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更低,新生兒Apgar評分及護理滿意度更高,兩組比較差異性顯著(P<0.05)。
綜上所述,舒優質護理模式可有效減少妊娠并發癥,提高Apgar評分及護理滿意度,在妊高癥孕產婦護理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