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平凡 周天佑 陳楊(通訊作者)
(貴州省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貴州 貴陽 550000)
醫學是與人類健康有極為緊密關聯的學科,而醫學生的培養對于現代醫學發展來說有積極意義[1]。急救醫師在進行臨床工作學習和培養時,現代醫學教育應當意識到其重要性,在急救醫師學習過程中,應當接受相關手術以及器械的實踐訓練,盡可能掌握多種臨床技能,這能夠為今后臨床工作的實踐打好堅實基礎,也能保證我國臨床醫務工作穩步發展[2]。本次研究探究開展心肺復蘇質量反饋裝置除顫監護儀技術理論教學以及操作實踐培訓,獲得令人滿意的成果,現總結如下。
將2018年9月—2019年11月作為研究時段,在該時段內選擇我院中住院醫師40例作為本次實驗樣本,進行隨機兩組均分后記名為對照組(n=20)與實驗組(n=20),分別對兩組醫師進行急救能力培養教學。實驗組住院醫師的年齡介于22~30歲之間,平均年齡(27.3±2.6)歲,其中住院醫師男女性別比為(11:9);對照組住院醫師的年齡介于23~30歲之間,平均年齡(26.9±2.3)歲,其中男女性別比為(10:10)。
本次研究中所有醫師基本資料選擇Excel表格進行統計,實驗數據由我院以及本實驗中涉及的統計人員進行綜合分析,個體資料可比(P>0.05)。
對照組住院醫師單純應用理論教學方案。
實驗組住院醫師在理論教學的基礎上將用技能培訓結合情景案例,進行實踐操作具體方式如下。
在開展實際課堂教學前,要求住院醫師在課堂前進行自學,而在實際上課時,指導醫師對所有住院醫師進行簡單的理論講解和視頻教學,主要將教學重點放在模擬人的實踐操作演練中,而在實際課堂教學期間,應當著重講解實踐技能的動作規范和操作注意事項。在講解完成后,住院醫師根據模擬輔助操作演練由指導醫師對其動作和操作步驟進行細節指導,保證各步驟的完整性。
指導醫師按照臨床上的病例,制定針對性的臨床情景案例,并組織住院醫師按照相關步驟進行情景模擬教學,住院醫師可在案例的引導下對相關資料進行診斷分析,獨立完成患者的急診檢驗操作,住院醫師在指導醫師的引導下,將課堂知識理論轉變為實踐操作技巧,而教學醫師則將自身的教學角色由單一的授課角色轉變為臨床指導角色,對課堂中存在的問題和實踐操作的優缺點進行全面指點,保證干預的可行性。在開展模擬案例教學時,應當指導住院醫師進行緊急干預搶救,而臨床情景教學在應用過程中能夠通過實際案例的方式增加,臨床醫師對搶救患者的緊迫感使住院醫師獨立思維能力得到改善。
根據兩組住院醫師的考核成績進行對比。考核成績包含理論知識、實踐操作,滿分為100,分值越高說明成績越優。
本次研究選擇Excel表格進行數據記錄;選擇SPSS For windows進行數據分析;選擇t值進行計量資料檢驗;選擇χ2進行計數資料檢驗;實驗數據中采用P<0.05確認本次實驗統計學意義存在,反之則不存在,借此進行數據關系判斷。
本次研究成果顯示,實驗組住院醫師的理論知識水平和實踐操作水平均分均在90分以上,得分明顯優于對照組均分,差異顯著(P<0.05),見表。
表 兩組住院醫師考核成績對比(±s,分)

表 兩組住院醫師考核成績對比(±s,分)
組別 n 理論知識 實踐操作實驗組 20 93.54±4.81 92.27±4.26對照組 20 81.36±4.63 78.92±4.05
急診科內的各項醫療事件具有突發性大多數患者存在的病情危重程度較為嚴重,而在臨床對患者進行搶救時時間較為緊迫,這就對醫師的急救能力和實踐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現代臨床研究認為需要做好急診住院醫師的技能培訓并提高其急診服務質量,這對于現代急診工作的開展來說有積極意義。
情景案例教學在應用過程中的主要目的是使急救工作的理論知識與臨床實踐操作相結合[4],并采用模擬案例培訓模式,能夠使醫師在接受教育時獲得最為真實的搶救感受,增加搶救期間的壓迫感,大大提高了住院醫師心理承受能力,使住院醫師能夠處于最為真實的急救氛圍中,這樣有利于提高住院醫師對案情的分析能力,能夠大大提高現代臨床上住院醫師的急救綜合能力。
總而言之,在開展住院醫師急救能力培養時,應用技能培訓結合情景案例能夠有助于提高住院醫師的急救能力,改善教學效果,對于臨床上患者的保護來說有積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