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機關幼兒園 鄭麗麗
游戲名稱:親親自然——風兒如約至,譜就冬日歌
游戲對象:大班幼兒
活動由來
風作為一種常見的自然現(xiàn)象平時并不被幼兒所關注,尤其到了冬天,風一吹特別冷,吹得孩子們眼睛睜不開且容易生病,因而幼兒更加不喜歡風了。為了讓幼兒能夠對風有比較全面的認識,激發(fā)其探索大自然的興趣,因此我們在冬日里與風共同譜寫了一首《冬日風之歌》,讓幼兒在大自然中探索、嘗試的過程中獲得更多關于風的知識,培養(yǎng)他們對自然現(xiàn)象的濃厚興趣。
環(huán)境支持與材料投放
我園地處天馬山腳下,空氣清新,附近有綬溪公園、延壽公園,公園內鳥語花香,有大草坪、叢林和小溪……優(yōu)越的地理環(huán)境與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是孩子們藍天下的樂園,為孩子們提供了玩耍、探索、自主發(fā)現(xiàn)風的廣闊場所。
游戲進展一
觀察(2019年1月17日)
教師:“風既沒有氣味又沒有顏色,且看不見、摸不著也聞不到,那我們有什么方法證明風是存在的呢?”
幼1:“我站著不動都感覺很冷,臉冷冰冰的。”
教師:“風看不見也摸不著,但它就在我們身邊,動動你們的小手扇一扇,會發(fā)現(xiàn)什么呢?”
幼2:“有風,風出現(xiàn)了!”
幼3:“瞧,小手扇動得越快,風越大。”
教師:“物體運動帶動空氣的流動,所以產生了風。”
幼4:“剛才扇得快,風就大了。”
教師:“我們站著不動感覺不到風,小手扇動起來就感受到了風,且速度不同,感受風的大小也不同,真是這樣嗎?那我們快快地跑起來感受一下吧!”
孩子們快速地跑起來,個個滿頰通紅,頭發(fā)都迎著風飄了起來!
幼5:“我跑的時候,聽到了風在我耳邊嗚嗚叫!”
幼6:“我的頭發(fā)都向后飄了!”
幼7:“跑得越快,風就越猛烈!”
教師:“原來跑的速度越快,風越大;速度越慢,風越小。”
分析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引導幼兒對身邊常見事物和現(xiàn)象的特點、變化規(guī)律產生興趣和探究的欲望。”風是大自然中最常見的自然現(xiàn)象,幼兒在通過與風的互動中尋找、感知無處不在的風,體會風的奇妙,產生與風玩游戲的愿望并得知物體運動帶動空氣的流動,從而產生了風,且風力的大小跟物體運動的速度有關,為接下來利用親自然物探索“風的奧秘”奠定積極的情感基礎。
支持策略
我們在為幼兒提供體驗和想像空間的同時,還應為他們創(chuàng)設更為廣闊的自由表現(xiàn)和表達的空間,鼓勵幼兒運用自然物來表達自己對自然現(xiàn)象的認識,從而讓他們了解這些自然現(xiàn)象與人類的密切關系。

游戲進展二
觀察(2019年1月19日)
教師:“你們看,樹葉動了,是什么把樹葉吹起來了?”
幼1:“風。”
教師:“風從哪里來?”
幼2:“從天空中來。”
教師:“我感覺到有風,可是我看不見它,怎么辦?”
陽陽跑到媽媽跟前借來了絲巾,并將絲巾掛到了樹上,孩子們都圍到了樹下觀察絲巾。
幼3:“絲巾飄起來了,像是在翩翩起舞。”
幼4:“你看你看,絲巾朝我的方向飄過來了!”
凡凡把眼睛閉上站在絲巾旁,等著絲巾飄到臉上:“絲巾飄到臉上,感覺軟綿綿的。”幾個男孩對著絲巾吹了起來,絲巾飄得更高了,孩子們高興地跳起來去抓絲巾。
教師:“今天的風吹過來,樹上的樹葉動得不明顯,可為什么絲巾掛在樹上卻飄動得很明顯呢?”
幼5:“因為絲巾比較輕,樹葉比較重。”
教師:“風吹動起來,跟物體有什么關系?”
幼6:“如果物體比較重,風力就顯得小,比如石頭。”
幼7:“絲巾很輕,風只要輕輕吹一下,它就會被吹飛!”
教師:“風能夠讓自然界的一切物體動起來,風力的大小會影響物體動的程度,但物體本身的大小、重量也是影響被風吹動的原因。”
幼8:“是呀,龍卷風來了,樓房都會被刮倒!”
分析
在對周圍環(huán)境的持續(xù)關注中,幼兒的眼光更敏銳、發(fā)現(xiàn)更豐富了。在與各種親自然材料互動的過程中,幼兒積累著對風的特性的認識經驗,探索借助自身力量去改變風力大小的方法,并嘗試通過觀察、分類、交流、預測、推斷、實驗的科學實踐過程體驗活動的趣味性。
支持策略
遵循《綱要》中關于引發(fā)幼兒“對周圍的事物、現(xiàn)象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的教育指導思想,在運用各種感官感受風的變化的同時,將培養(yǎng)幼兒動手動腦探究問題的能力作為下次活動的重點。因此我們將在區(qū)域活動中引導幼兒借助不同的材料進一步嘗試和發(fā)現(xiàn)風的特性。
游戲進展三
觀察(2019年1月24日)
教師:“你們都能想出什么類型的風,并證明它的存在嗎?”
幼1:“龍卷風!”
教師:“龍卷風是什么樣子的?”
幼2:“就是會轉轉轉,整個卷起來,像風扇一樣。”
人造龍卷風
天天拿來一個大盒子,接來一杯水,然后和幾個小朋友用吸管對著水面使勁吹起來,他們憋足了勁,每個人腮幫鼓鼓的,一下子水面便起了很多泡泡,竣竣吹起的水泡又大又多,可是思思卻吹不出什么動靜。
教師:“為什么你們的‘龍卷風’威力都不同呢?”
竣竣:“我吹的力氣大,一下接一下不停地吹,吹得我嘴都痛了!”
教師:“思思,你是怎么吹的?”
思思:“我一下一下地吹,吹一下,停一下,我怕把水吸到喉嚨里,所以就沒有吹出很大的泡泡。”
教師:“哦,龍卷風的產生原來跟風的強弱有關。”
對著鏡子呵氣
教師:“風吹出來的都是冷風嗎?”
幼1:“我每次洗完頭發(fā),媽媽用電風吹給我吹頭發(fā),吹出的風是熱的呀!”
幼2:“冬天我們呵出的氣也是熱的,像水蒸氣一樣。”
教師:“對著鏡子呵氣,鏡子會變成什么樣?我們去試一試吧!”
維維和曦曦馬上跑到窗戶前對著玻璃窗呵氣,眼前的玻璃窗瞬間變得模糊,出現(xiàn)霧蒙蒙的一片,孩子們高興地在上面自由作畫;潔潔也拿起了科學區(qū)中的鏡子,嘟起小嘴用力地呵氣,還在上面寫了自己的姓——“蔡”字,玩得不亦樂乎。


蠟燭熄滅
恩恩、宋宋、瑋瑋拿著科學區(qū)的蠟燭走到我面前,“老師,你能不能幫我們點一下蠟燭?”
教師:“你們要做什么呀?”
恩恩:“我們想玩把蠟燭吹滅的游戲。”
瑋瑋:“有時候家里停電了,奶奶就會點蠟燭,她從廚房拿到電視柜那里時,蠟燭就會滅掉。”
宋宋:“有風的時候,蠟燭就會滅。”
點上蠟燭,三個小朋友小心地把蠟燭圍住,因為“空氣中有風”。接著,三人嘟起小嘴輕輕吹了一下,蠟燭火苗晃了晃,沒滅,三人不好意思地笑了。
教師:“為什么蠟燭沒滅呀?”
恩恩:“我們吹出來的風太小了。”
再來一次,三人這次用足了氣,一下蠟燭火苗就滅了。

分析
幼兒在游戲中觀察、發(fā)現(xiàn)風的有趣特性。每一次材料的投入、每一個活動的設計都大大激發(fā)著幼兒的好奇心,支持他們發(fā)現(xiàn)問題并引導其深入探究。幼兒嘗試著改變力度、吹出的風力大小發(fā)現(xiàn)風有風級,不同的風級表示風力的不同大小,人的感受也不同;體驗著用自身的力量去控制材料帶來的變化,并能在觀察同伴、與同伴的互動交流中感受科學帶來的快樂。
支持策略
教師在幼兒探究中的一個重要作用就是把研究引向一個明確的方向,幼兒通過自己的親身感受和體驗利用自然物及各種實驗來證明風的存在、風力的大小和風的方向。帶著幼兒回歸自然,和風兒一起做游戲,嘗試著自制風箏、風車、飛機等,在一系列探究風的活動中,促使幼兒充分享受學習的快樂,體驗風的魅力。


游戲進展四
觀察(2019年1月29日)
風姑娘很快就和孩子們成為了好朋友,大家都加入和新朋友的游戲中——紅隊、藍隊、白隊三組都有不一樣的活動主題,但都和風有關,我們一起去看看他們的精彩游戲吧!
風箏組的孩子們拿起手中的畫筆,把心中最美的景色繪在了自己的風箏上——彩虹、花朵、云彩、草地、人兒……風姑娘都將它們送上了碧空;風車組的小朋友們也不甘示弱,親手制作起風車,還給風車配上了裝飾,當然這些還不夠,小朋友們心靈手巧,一起撿來了漂亮的樹葉,就地取材,制作出別出心裁的樹葉風車……等著吧!風姑娘要讓風車轉起來;小山坡上,飛機組的小朋友們也在不停地忙著,各式各樣的紙飛機在小朋友們的手中制造出來,大家都相信自己的飛機飛得最高最遠……風姑娘在旁邊看著,等會也要送它們去翱翔。
分組比賽開始啦!
五彩的風箏在風姑娘的助力下快樂地飛舞著,小朋友們拉緊風箏線快速地奔跑起來;風車組的小朋友們手持風車,風兒轉動起車輪,孩子們心花怒放、開心極了;紙飛機在風兒的助力下從小山坡上飄揚下來,小朋友們也跟著舞起來。
分析
比賽中,小朋友們不僅感受到了游戲的樂趣,同時也積累了豐富的知識經驗——紙飛機、風箏飛行的方向受風的影響而變化,奔跑速度越快,風車轉動得越快,風箏飛得越高,這些知識可是平常在課堂上學不到的呢!
與來去無蹤的風兒賽跑,賦予直觀的自然現(xiàn)象以生命,一起去感觸大自然的神奇,傾聽大自然的語言,分享大自然的美妙,激發(fā)幼兒熱愛和探索大自然的興趣,在他們幼小的心靈中埋下智慧的種子。
通過“親親自然——風兒如約至,譜就冬日歌”活動,幼兒知道了風從哪里來,體驗到了風的魅力及美妙,獲得了真正內化的知識經驗,最終潛移默化地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