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群芳

產前檢查的目的是及早識別孕婦的并發癥,及時發現胎兒有沒有異常,確保孕婦和胎兒的安危。本文對孕婦產檢步驟進行闡述。
第一次產檢在孕期第12周進行。這次產檢主要內容為領取母子健康檔案,進行血常規、宮高、腹圍、尿常規、體重和胎心等檢查和測量,并對常見疾病進行排除,比如葡萄胎以及宮外孕等。第一次孕檢需要空腹進行。母子健康檔案主要是檢查項目的記錄,沿用到之后的所有產檢。
第二次產檢在孕期第16周進行。主要做基本檢查,比如血壓、體重、胎心等。除此之外,該階段可以做唐氏綜合征的篩查,看第一次產檢抽血報告。唐氏綜合征又被稱為先天愚型或者21三體綜合征,即21號染色體由2條變為3條,唐氏綜合征孩子一般出生后都有智能障礙,因此,建議孕婦做這項檢查。
第三次產檢在第20周進行。除了做常規檢查之外,還需要進行四維彩超檢查,對胎兒發育、胎兒頭圍、腹圍、脊柱以及大腿長度進行檢查和測量,判斷其是否存在先天異常情況。
第四次產檢在孕期第24周進行。除了常規檢查之外,還需要進行妊娠糖尿病檢查。多數情況下妊娠糖尿病會在第24周出現。醫護人員先對孕婦進行血液樣本的采集,進行耐糖實驗。建議孕婦在空腹狀態下飲用50g糖水,一小時后抽血檢查,血液指數超過140屬不正常情況。若是糖尿病篩查異常,孕婦需要進行飲食控制,兩周后再重復實驗。
第五次產檢在第28周進行。除常規檢查外,主要進行乙型肝炎檢查。若乙型肝炎檢查有兩項內容呈現陽性,則孕婦產下胎兒后的24小時內要進行疫苗注射,避免受到感染。同時孕婦要做胎兒畸形、胎位等檢查,為分娩作好準備。
第六次產檢在第30周進行。目的是進行子癇前癥以及下肢水腫檢查,其他均為常規檢查。28周以后每2周一次檢查,因為孕婦在此階段子宮擴張已經達到一定水平,靜脈可能會受到壓迫。而靜脈受到壓迫的孕婦會出現下肢水腫的情況。子癇前癥也是在28周以后出現,醫生以血壓為準判斷孕婦是否存在子癇風險。
分別在第32周、36周進行檢查。主要是對胎兒胎位、胎兒體重進行檢查評估。若是胎兒重量不足,孕婦需要多補充營養素;如果胎兒過重,孕婦就需要進行飲食控制。在36周后,需要每周進行一次產檢,孕婦可以準備一些生育需要的物品,分散自己的注意力。
第九次產檢在第37周進行。這次醫生要對胎兒及產婦的情況進行全面了解,因為在37周之后,孕婦隨時都可能生產,因此之后每次產檢都需要進行胎心監護。
第十至第十二次產檢分別在38周至40周進行。38周之后胎兒頭部可能會在孕婦盆腔中被卡住,孕婦在38周之后要作好臨產準備,關注胎動變化情況。
孩子健康茁壯,需要孕媽媽做好產檢。若產檢中發現問題,孕婦要以樂觀積極心態面對,情緒不能激動或消極,配合醫護人員認真治療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