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燕

習慣性流產指的是孕婦出現2次或2次以上的自然流產,也被稱為復發性流產。孕婦在孕期不滿12周時出現的流產情況屬于早期流產,孕婦在遺傳因素或者內分泌失調的情況下會發生早期流產。孕婦在孕期小于28周且大于12周的流產情況屬于晚期流產。晚期流產的孕婦可能因為子宮畸形、宮頸發育不良等疾病因素的影響發生流產。習慣性流產屬于疑難雜癥,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著夫妻的正常生活,同時也會影響女性的生育能力。
引發女性習慣性流產的病因較多,比如遺傳因素染色體異常等。少數患者的胎兒會繼續發育,但胎兒出生后,某些功能會有異常。習慣性流產患者的病因與黃體功能、甲狀腺功能和子宮發育情況有關,同時也受外界環境因素的影響。患者在懷孕初期,腹部可能出現輕微疼痛,陰道出血,持續天數較長;病癥晚期時,患者出血量增加,腹部疼痛加重。患者要及時就診,明確病因后接受治療,保證自身的安全。
(一)病因治療
患者在確診后,要盡快確定導致習慣性流產的病因。患者若是因宮頸口松弛導致的習慣性流產,需要在懷孕之前接受子宮腔內口松弛修補術。患者若已經懷孕,但宮頸機能不完全,醫護人員可以采用經陰道宮頸環扎術進行治療,這種治療方式適用于孕期14~18周的女性,患者后續要定期檢查,避免術后異常。
患者若是因子宮畸形導致的習慣性流產,醫生在治療的過程中需要進行矯治手術。在手術之后,患者需要避孕一年。患者若屬于黃體功能不足,醫生可以選擇藥物治療,比如注射黃體酮,并告知患者注意休息,避免性生活,同時也要加強對患者的心理輔導,減輕患者的精神壓力。
若女性因子宮內扣松弛發生流產,醫生可以在女性孕期16~22周時采用子宮內縫扎術幫助患者保胎。所以產前檢查十分必要,女性在妊娠中期應進行定期檢查,及時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采取適當的保胎方式。
(二)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一些學者認為,自然流產是女性在懷孕期間中樞神經過度興奮導致的。神經系統的功能狀態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響女性流產的發生概率,因此,在懷孕期間,女性要時刻保持良好的心情,減少不良情緒帶來的各種刺激;在懷孕期間也要確保生活的規律性,保證良好的生活狀態;要適當進行鍛煉,增強身體素質;應注意個人衛生,保持陰部清潔,避免細菌感染。
綜上所述,習慣性流產危害女性的健康,特別是妊娠期的女性要了解更多的習慣性流產疾病知識,定期做產前檢查,如有異常,要及時接受治療,同時保持良好的心態,才能在短時間內恢復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