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培培

習慣,即積久養成的生活方式。小班幼兒處于特殊的年齡階段,小班幼兒良好行為習慣涉及多個方面,如生活習慣、衛生習慣、學習習慣和禮儀習慣等,還涉及品德行為教育。本文主要談談如何培養小班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念強調“生活即教育”。在開始生活習慣教育前,教師應向幼兒解釋什么是良好的生活習慣。生活習慣包括飲食習慣、睡眠習慣、自理習慣等。飲食習慣涉及正確使用餐具、獨立進餐、專心進餐且不挑食、不偏食、不剩飯等;睡眠習慣涉及掌握正確的睡姿、養成早睡早起的作息習慣、獨立安靜入睡等;自理習慣涉及玩具、圖書不亂扔亂放、自己整理玩具以及正確穿脫衣服等方面。
對小班幼兒進行生活習慣教育時,教師要遵循循序漸進、直觀性、反復性等基本原則。另外,教師要從小班幼兒實際情況出發,努力探索幼兒生活習慣教育的有效策略,如利用游戲讓小班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堅持正面教育、發揮表揚激勵的正面誘導作用以及家園攜手合作等。
衛生習慣教育的內容涉及讓小班幼兒學會正確使用小勺,獨立、干凈進餐,飯后主動擦嘴漱口,整齊擺放餐具,掌握正確的洗手方法以及正確地洗臉刷牙等。
對小班幼兒進行衛生習慣教育時,教師要通過多元化、多樣化、多維化的教育方式讓小班幼兒在潛移默化中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比如部分幼兒剛入園時有吮吸手指的習慣,教師可以借助游戲讓幼兒明白吮吸手指是不好的習慣,讓幼兒學會保護自己的手指,做一個健康愛干凈的好孩子。另外,教師也可以借助幼兒園課程游戲化的活動進行幼兒衛生習慣教育。如教師可通過科學建構區域游戲活動讓小班幼兒學會如何收拾玩具,進而學會收拾自己的房子、整理自己的被子等。
觀察能力是小班幼兒必須具備的重要學習能力。教師可以帶領小班幼兒走出幼兒園走進大自然,觀察大自然中的草、花、樹、木、蟲、鳥、魚、獸,觀察田野、社區內的建筑設施以及公路上的車輛。教師應明確小班幼兒觀察力的特征,如觀察的目的性、細致性、持續性以及概括性等。教師應積極探究有效培養小班幼兒觀察力的相關策略,如從興趣入手、通過游戲化課程建設活動培養小班幼兒的觀察力。另外,教師可以教給小班幼兒一些基本的觀察方法等。
傾聽能力也是一種重要的學習能力。對小班幼兒傾聽習慣的培養是一門藝術,教師應為小班幼兒構建傾聽的環境氛圍,運用語言教育活動,如談話活動、講述活動、聽說游戲、早期閱讀活動以及文學作品欣賞活動等,培養幼兒良好的傾聽習慣。教師應多與幼兒交流溝通,并注意交談時語言生動、發音準確、表情豐富等。
小班幼兒禮儀習慣教育的內容涉及幼兒園禮儀、家庭禮儀、公共場所禮儀以及基本禮儀等。如幼兒要掌握入園、離園時的禮儀,主動與老師、家長或保安打招呼等。古人云:“不學禮,無以立。”小班幼兒禮儀習慣教育至關重要,教師應努力構建禮儀教育環境氛圍,因勢利導,正面引導幼兒,帶頭示范,以此熏陶感染幼兒。教師還可以通過家園合作共同教育小班幼兒養成良好的禮儀習慣。
小班幼兒品德行為教育的內容涉及學會謙讓,適應全體生活,了解“教師節”“國慶節”“元旦”等節日,有初步的心理耐受力,具備一定的安全意識以及學會自我保護等。
小班幼兒品德行為教育意義重大。教師可以通過游戲化的活動,利用故事、童謠、歌謠等讓小班幼兒學會對人謙讓,關愛他人,感恩社會,將品德行為教育融入幼兒一日生活之中,促進小班幼兒和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