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娟
世界衛生組織(WHO)2005年提出,女性生育間隔應在產后2年以上。大多數女性在生產之后大部分時間在照顧嬰兒,再加上女性產后出現的月經不規律等情況,導致女性產后性生活較少,從而忽視避孕措施。據相關調查統計,我國女性產后一年內在非意愿下發生妊娠的概率高于歐美國家,且產后意外妊娠的人流率更是達到10%,其中大多數女性屬于高危流產。
產后同房存在不少令人擔憂的地方,女性產后面臨如何進行避孕的問題。為保證女性健康,提高生活質量,預防意外妊娠,減少人工流產帶來的危害,產后女性要選擇合適而有效的避孕方式。
女性在產后,子宮體積會慢慢縮小,直至產后6周才能恢復到非孕期的狀態,而子宮內膜的修復也同樣需要6周,宮頸的修復時間為4周。女性在分娩之后陰道壁會出現松弛的情況,需要休養3周后才會出現新皺襞,而女性的盆底組織需要6周才能恢復至未孕狀態。女性在分娩時產生的疼痛會使女性留下心理陰影,加之產后初為人母的焦慮及不安。若女性在產后意外發生妊娠,更易出現產后抑郁等心理問題。
產婦再次妊娠,體內營養變得相對匱乏,乳汁分泌會迅速減少,甚至斷奶。由于不能繼續母乳喂養,新生兒的營養和健康無法得到保障。女性剖宮產后再次妊娠會有發生瘢痕妊娠的風險,很可能會發生子宮出血、穿孔、破裂等危險,甚至危及生命。因此產后意外妊娠會直接危害女性的身體健康。盡管通過人流術可以終止妊娠,但產婦身體較弱,人工流產時更易感染,引發宮頸炎、子宮內膜炎等,還可能造成產婦內分泌紊亂而致月經不調,甚至術后大出血等相關并發癥。
誤區一:處于哺乳期或者產后月經未復潮,不會再次妊娠
女性在生產之后未出現月經復潮,并不表示卵巢不會排卵。女性不需要母乳喂養時,排卵最早出現在產后的25天,一般情況下,40~50天即可恢復月經。若女性在產后進行母乳喂養,在4~6月即可恢復排卵,大多數女性在6個月就會恢復月經。若女性在月經復潮之前未做好避孕措施,就會增大意外妊娠的發生概率。
誤區二:產后不可用緊急避孕藥
女性在產后不敢服用緊急避孕藥主要是擔心藥物中含有的左炔諾孕酮影響身體健康,尤其是母乳喂養女性,更擔心藥物對嬰兒發育造成影響。事實上,緊急避孕藥并不會影響女性哺乳,但要注意頻繁使用會影響女性的內分泌系統,必要時可以采用藥物的方式避孕。
誤區三:宮內節育器(IUD)會損傷子宮內膜
一般情況下,只要節育器放置合適,并不會危害女性的身體健康。同時,宮內節育器在一定程度上能保護女性子宮內膜,不會對女性身體造成損壞。
若女性屬于正常分娩,在42天之內不宜有性生活。若女性屬于剖宮產,3個月內不可有性生活。之后為避免意外妊娠對女性造成的危害,女性要選擇正確的避孕方式。
(一)避孕套
避孕套的避孕方式較為方便,同時也不會影響女性哺乳期,且這種避孕方式的成功率較高。
(二)避孕藥
短效避孕藥適用于產后不哺乳的女性,一旦漏服則會降低避孕的成功率,同時也會導致女性月經出現紊亂的情況。緊急避孕藥每月僅能使用一次,多次服用并不會產生效果,因此不建議女性產后避孕使用。
(三)安全期避孕
若女性在產后已經恢復正常月經期,但在哺乳期的影響下,不同體質的女性月經恢復情況也會存在差異,因此排卵期處于不穩定的狀態。若采用安全期避孕的方式,并不能保證避孕的成功率,因此并不適用于女性產后避孕。
(四)宮內節育器
產后及時避孕,避免非意愿妊娠和人工流產,保持安全的生育間隔,是關系到母嬰健康的大事。無論是世界衛生組織,還是國際、國內的專家,都首推產后采用宮內節育器用于產后避孕,此方法長效可逆、安全高效。正常陰道分娩者,產后42天即可放置宮內節育器;剖宮產者,應該在產后半年后放置。在此期間,多數婦女還在哺乳,受哺乳的影響,女性子宮軟、宮壁薄、宮腔較小,因此,此時放置宮內節育器要格外小心,避免子宮損傷。若女性在放置節育器之后出現不良癥狀,比如經量增多或者經期異常的情況,需要及時到醫院進行檢查,以免發生危險。
產后避孕對于女性而言十分必要,既能讓女性獲得更好的產后恢復,也能降低意外懷孕帶來的風險。在選擇避孕方式時,要走出避孕誤區,采取正確的避孕方式,提高避孕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