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鳳翔

耳鳴現象會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帶來非常嚴重的困擾。數據顯示,40歲以上的成年人中,有將近15%的人都存在耳鳴現象,在這些耳鳴患者中,即使經過長期治療也沒有好轉跡象,甚至病情加重患者的比例也不在少數。耳科醫生強調。耳鳴的最佳治療期是發病一個月內,在此期間患者一定要積極配合醫生進行治療,避免錯過最佳治療期而導致耳鳴伴隨終生,影響到生活質量。
從嚴格意義上來講,耳鳴并不是一種醫學疾病,而是一種由患者自身造成的主觀癥狀。耳鳴有一個特性,即源于人體聽覺形成和傳導系統。人體的聽覺形成和傳導系統波及范圍較廣,從耳朵開始一直到聽神經,再到達腦干,然后到丘腦和大腦的顳葉皮層。這一聲音傳導過程非常復雜,只要任一環節出現病理性的問題,都有可能給患者造成異常的聲響感受,即我們所說的耳鳴。
所以,在耳鳴治療中,醫生應在了解患者基礎生理結構和功能的情況下,逐一排查各種疾病導致耳鳴的可能性,逐漸縮小導致耳鳴的病因范圍,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手段。
醫生在臨床上主要依靠醫療檢查手段分析并排查患者耳鳴的原因。針對久治不愈的耳鳴患者,醫生則需要進行系統且深入的病因檢查,只有在明確患者出現耳鳴具體原因的基礎上,才能夠采取真正有效的對癥治療措施,改善患者耳鳴癥狀。
針對自我感覺耳鳴病情較輕的患者,建議可以先到耳鼻專科醫院進行常規性的檢查,檢測排查耳鳴是否是外耳及中耳的常見疾病造成的。如果經過初步判斷,發現并不是耳科當中的常見問題導致的耳鳴,則建議患者繼續觀察一段時間。多留意自身在此期間的耳鳴持續情況和發生頻率,可以適當進行記錄,一旦發現自身耳鳴癥狀有加重傾向,及時到醫院去進行再次檢查,一定要及時治療。
耳鳴現象較為嚴重的患者應到專科醫院進行全面的耳科檢查,包括耳科聽力、常規檢查、顳骨CT掃描、腦磁共振掃描以及聽覺誘發電位測定等。這樣可以更全面、系統地判斷引起患者耳鳴的具體原因。
耳鳴患者明確病因后,要嚴格遵循醫生的指導進行藥物治療。醫生主要通過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環、提高器官的供氧量特別是內耳的供氧量來治療一般急性耳鳴。但如果患者患有慢性耳鳴,醫生還需要尋求其他的治療方法。
部分專家學者認為耳鳴很大程度是受患者的心理影響,如睡眠障礙、工作學習焦慮和恐懼等。患者可通過放松心情,主動適應耳鳴的生活來改善耳鳴的情況。除了主觀控制之外,耳鳴患者也可以通過音樂進行治療,嘗試佩戴音樂發生器,在傾聽音樂的同時,重新排列神經網絡中的神經細胞,從而轉移注意力忽略耳鳴的存在。
綜上所述,耳鳴患者除了要接受全面的檢查,還要在查明致病原因的基礎上積極配合治療,學會主觀控制,不放大耳鳴現象,盡可能控制耳鳴,逐漸適應。有條件的患者還可以通過儀器進行音樂治療,從而讓耳鳴不再影響自身生活,恢復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