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倫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高血壓的發病率呈現出逐年升高的趨勢。數據顯示,我國高血壓患者數量已經達到1.3億,是全國總人口的十分之一。高血壓疾病具有遺傳性,60%以上的高血壓患者有家族高血壓病史。目前醫學認為高血壓的遺傳性是由多基因遺傳因子決定,因此,父母患有高血壓的人群尤其要注意預防高血壓,在日常生活中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
高血壓會嚴重損傷人體多個器官機能。高血壓可引發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肌梗死以及心絞痛等心臟問題。高血壓會導致腦血栓、腦出血、腦梗死以及腦供血不足等。高血壓會嚴重威脅腎臟健康,增加了腎炎、蛋白尿以及慢性腎衰等疾病的發生概率。眼睛也會受到高血壓的影響,輕者會視力下降、眼底出血等,嚴重者會引發白內障甚至失明。高血壓威脅著多種臟器的功能,嚴重情況下會造成身體多臟器功能衰竭,引發患者死亡。
(一)精神和環境因素
除遺傳因素外,導致高血壓發生的原因多數由后天因素導致,其中精神和環境因素對高血壓有著直接的影響。人體若長時間處于焦慮煩躁、精神緊張的狀態下,容易引發高血壓。另外,人們居住的環境也和高血壓有著密切的關聯,長期居住在噪音較大、視覺刺激較多的環境,有可能會誘發高血壓。
(二)年齡因素
通常情況下,高血壓多發于中老年人群。調查數據顯示,目前,我國的高血壓發病率和人的年齡增長存在一定的關聯。隨著年齡的增長,高血壓的發病率也會呈上升趨勢,其中,四十歲以上的人群患高血壓的概率較高。
(三)生活和飲食習慣因素
身體內環境的穩定與高血壓有著一定的關聯。經常性熬夜會導致人體內環境處于不穩定狀態,很容易引發高血壓。另外,長時間的吸煙、酗酒也會加快動脈硬化速度,最終誘發高血壓。人們的飲食習慣也和高血壓息息相關。膳食結構不合理、過多飽和脂肪酸食物的攝入均可能誘發高血壓。
(四)藥物因素
高血壓的發生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包括人們常用的藥物。有些藥物會直接導致血壓升高,例如消炎止痛類藥物、激素類藥物以及避孕藥等。
根據高血壓發生的病因和發病的緩急進展,可將高血壓分為緩進型高血壓和急性高血壓,二者的癥狀表現各有不同。其中,生活中較為多見的是緩進型高血壓。
(一)緩進型高血壓
緩進型高血壓的早期基本沒有任何明顯的癥狀?;颊咧挥性谶^度勞累、情緒激動后才會出現一些典型的癥狀,如頭痛、頭暈、乏力、眼花、失眠、耳鳴以及注意力無法集中等,通常這是由于高級精神功能失調所致。緩進型高血壓患者的早期癥狀僅是血壓暫時性的升高,但是隨著疾病的發展,患者的血壓會持續升高,累及身體其他臟器。血壓急驟升高時,患者會出現嚴重的視力障礙、劇烈頭痛、惡心、嘔吐,抽搐、昏迷、失語甚至偏癱等癥狀。早期的緩進型高血壓表現于心臟的癥狀不太明顯,但后期隨著病情發展,患者會出現心律失常甚至心力衰竭。
(二)急性高血壓
急性高血壓好發于30~40歲的人群。急性高血壓的癥狀為明顯的血壓升高,患者的舒張壓超過17.3kPa(130mmHg),伴隨多尿、口渴以及乏力等身體不適癥狀,患者眼底會發生視網膜出血和滲出,視力會迅速下降。急性高血壓患者會出現蛋白尿癥狀,其腎功能會受到影響,出現血尿、心力衰竭等癥狀。急性高血壓病程發展較快,嚴重時會誘發尿毒癥甚至導致患者死亡。人們若出現經常性的劇烈頭痛,并且伴有嘔吐、惡心等癥狀,一定要提高警惕,這很有可能是急性高血壓的征兆。另外,眩暈也是急性高血壓的典型癥狀之一。
高血壓是常見的疾病之一,會直接影響人們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嚴重威脅人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人們應全面了解高血壓的誘發因素和癥狀,做到早預防、早發現和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