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華
精神分裂癥屬于一種常見的重癥精神病,在臨床醫學上并未明確精神分裂癥的病因。精神分裂癥多發于青壯年人群。精神分裂癥會直接影響患者的感知功能,改變患者的思維方式?;颊甙l病之后會出現明顯的情感障礙與認知障礙,并伴隨精神活動不協調。由于精神分裂癥具有反復發作的特點,有些患者會出現機體功能衰退或伴有及精神殘疾。精神分裂癥患者的異常行為常影響日常生活,嚴重時會直接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患者疾病急性發作,患者家屬也不要過度緊張,應保持冷靜,做好防護措施,及時送患者就醫,才能保證患者以及他人的安全。
引發精神分裂癥急性發作的因素較多,大多數專家認為與遺傳、心理、社會環境以及生物學因素相關。一般情況下,在春末夏初患者的發病概率較高,且城市患者發病概率高于農村。精神分裂癥患者的臨床表現較為復雜。
第一,思維障礙。急性發作的情況下,患者的思維會突然變化,與患者日常的思維習慣相反,且患者的思維方式也會發生改變,比如缺乏現實性,不能有效交流和溝通。
第二,情感障礙。由于精神分裂癥患者的認知過程與意識行為會發生變化,會出現緊張、害怕、焦慮、恐懼等情況,常與周圍環境不協調。
第三,感知障礙。患者常常錯誤感知周圍的事物,環境辨別能力下降,從而作出不準確的判斷,讓人們覺得很奇怪。如在熱的環境下穿棉襖等。
第四,行為障礙?;颊叱3W龀鲆恍┕之?、荒唐的動作,讓人們不能理解。比如會出現刻板或刻意模仿的動作等。
患病后,由于病情慢性化、治療不及時、康復訓練不佳、回歸社會困難、藥物依從性差等因素,逐步導致患者社會功能減退,給家庭帶來極大的負擔,給社會帶來不良影響。所以良好的社會環境、親屬的監護、病人的自我康復非常重要。鼓勵患者按醫囑規律服藥,定期檢查,減少疾病復發是前提條件,尤為重要。
(一)送醫前的處理
精神分裂患者急性發作時,患者會出現幻聽或妄想的癥狀。因此,在患者發病時,患者家屬不應采用暴力制止,這時家屬應做好自我保護。家屬能力較強,可以合理限制患者的行為,并及時撥打急救電話,向醫師進行詢問求助?;颊咴诩毙园l病時,家屬應保持冷靜,減少外界環境對患者的影響。若患者處于公共場合,家屬也應當及時提醒周圍人群,并嘗試與患者進行溝通,特別要注意不能與患者吵鬧?;颊咴诩毙园l病的狀況下可能會出現幻聽,無法進行正常的思考,因此家屬要盡量避免與患者進行持續性的眼神對接。只有妥善處理好急性發作的病人,才能便于后期治療,幫助患者緩解精神分裂癥狀。
(二)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幫助患者緩解癥狀。醫生在用藥之前要根據患者的實際病情,結合患者的身體狀況、年齡等情況,選擇適當的藥物進行治療。臨床經常選用第二代抗精神藥物對患者進行治療,按照患者的情況確定用藥量,保證患者能夠系統地接受治療,且維持4~6周。若患者在這一期間癥狀得不到緩解,醫生要調整治療方案。在接受治療方面,服藥依從性好的患者優于服藥依從性差的患者。病前人格相對完好者預后好于病前人格有明顯缺陷者。
(三)物理治療
物理治療包括經顱磁刺激與電休克。經顱磁刺激治療具有安全、無痛的特點,以固定的頻率和強度對患者腦部某一區域進行連續作用,幫助患者緩解精神癥狀。電休克是精神病患者治療最常應用的一種方法,利用電刺激使患者的大腦皮層神經細胞失去生機狀態,但這種方法存在一定的風險。若患者存在腦器質性疾病,不適宜使用電休克進行治療。物理治療對于精神分裂患者更安全,但作為輔助治療方式,物理治療只能緩解患者的癥狀,搭配藥物使用效果更加明顯,患者恢復情況更好。
綜上所述,現代人的生活壓力逐漸增加,精神疾病的發病率也在上升。由于有些人缺少對精神疾病的了解,因此耽誤最佳治療時機。而精神分裂癥作為嚴重的精神疾病,人們應加以重視,掌握更多的急性發病處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