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國洪
消毒供應中心是為了減少醫院傳染病以及病原體的傳播,通過對院內所有重復使用的物品、診療器械以及器具等進行清洗、消毒和滅菌,為醫院提供無菌物品的一個供應部門。滅菌合格的前提是對物品進行合格的清洗,本文重點介紹消毒供應中心器械清洗存在的問題,并給出相應的對策。
1.員工在思想上不重視。員工在清洗上過分依賴清洗機,手工清洗時,隨意縮短清洗時間,一味追求效率,導致清洗不徹底,器械表面出現白斑或水垢。
2.員工培訓不夠。許多清洗操作人員未能熟練掌握清洗操作的方法,對清洗原理的認識不足,缺乏專業清潔知識與技能。
3.未進行及時預處理。由于科室條件限制或者工作繁忙等原因,各科室的工作人員未能對帶有大量體液、血液的器械進行預處理,致使有機物干涸,器械銹蝕或污物殘留。
4.未正確使用清洗劑。員工沒有根據污染物的性質選擇合適的清洗劑,導致清潔時清洗劑的濃度不夠或過高,影響清潔效果。
5.對復雜器械的清理不到位。復雜的器械裝載往往過多、過密,由于未能將咬合器械的未將軸節完全撐開或將組合器械完全拆卸,導致齒槽、關節等清潔死角部位清潔不達標。
6.選擇了不恰當的清洗方式。員工選擇了不恰當的清洗方式,未按照物品的污染程度、材質特點以及結構特點進行分類,導致清洗質量不合格或者器械損壞。
7.清洗用水不達標。使用不達標的自來水、純凈水或者軟水,導致鈣鎂離子在器械表面沉積,形成白斑,腐蝕器械表面,影響清洗質量。
1.加強員工培訓力度。醫院需要定期對員工進行專業化的系統培訓,給員工詳細講解清潔的原理、各種器械的清洗方法、結構特點、清洗與滅菌的關系以及常見的設備故障處理方法等,加強員工對清潔的重視程度,減少在清洗過程中的不規范操作,提升清潔效果。
2.規范清洗流程。醫院要規范各類器械的清洗流程,防止工作人員忽視對細節方面的處理。醫院可設定機洗程序的清洗時間,要求員工在清洗前先對醫療器械進行分類。加強復雜器械的清洗力度,使用毛刷等輔助工具對結構復雜器械的齒位、軸節位等死角區進行手工清洗,用高壓水槍沖洗管腔器械。醫院應要求員工用酸性清洗劑清潔一般無機物污染,用堿性清洗劑清潔較為嚴重的有機物污染。將各個清洗設備的操作流程、使用方法以及保養方法貼在顯眼的位置,方便員工查閱并進行自檢。自檢合格后才能進行后續操作,減少返洗率。設立區域組長,監督檢查員工清潔工作。定期對員工進行操作技能以及清洗理論知識考核,并將考核成績與績效掛鉤。
3.對使用過的器械進行預處理后再回收。針對使用后但不能及時進行清洗的器械,醫院應要求各科室員工噴上保濕劑或使用多酶清洗劑加純化水浸泡,保濕存放,防止污染物干涸。要求回收人員在回收前對污染物干涸的器械進行單獨處理。
4.使用合格清洗用水。確保純化水、軟水水質合格,及時添加鹽水桶中的氯化鈉并定時攪拌,做好水處理的日常維護,各階段正確選擇清洗用水。
總之,醫院應加強員工的工作責任感,提升其工作技能,讓其認真做好每一項清潔工作,提升清潔質量,為后續工作作好準備,防止醫院出現感染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