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芝
2019年,寧波市深化“放管服”改革,堅持以“六爭攻堅、服務當先”理念為引領,聚焦重點難點,強化創新協同,在各個領域全面深入推進行政審批“最多跑一次”改革和公共資源交易改革,全力提高服務大局、服務發展、服務企業、服務群眾的能力和水平,大大提升了群眾和企業的改革獲得感。
審批提速 服務提質跑出便民加速度
在明亮寬敞的大廳內,司法服務、訴訟服務、信訪接訪等五大區塊各占一隅,工作人員各司其職,耐心地為前來咨詢的市民排憂解難……這是1月13日記者在鎮海區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中心看到的場景。
這個“一站式信訪超市”與鎮海區行政服務中心僅一墻之隔。“超市”設有五大功能區塊、20多個開放式接訪窗口,司法、法院、人社、教育等10多個部門在這里共同入駐。“全區所有涉訪機關部門一站式聯合接待,‘輕小易問題絕不能拖成‘老大難。”鎮海區委辦副主任、信訪局局長葉喜卓說。
重點部門“集中常駐”,一般部門“輪換入駐”、涉事部門“隨叫隨到”——通過這三種工作形式,中心實現矛盾糾紛化解“一站式聯合接待、一攬子調處糾紛、一條龍服務群眾”,成為全區人民群眾提出意見建議、反映利益訴求、解決矛盾糾紛的主窗口、主平臺和主渠道。這里每天接待群眾近80人次,2019年已調解矛盾糾紛1700多件,化解成功率達到98.4%。
為了切實讓群眾“少跑腿”“不跑腿”,去年,寧波市統籌全市政務服務應用,建設“一窗收件、自建系統審批、相關數據共享提取、一窗辦結取件”功能,實現統一受理平臺、辦件庫、處罰庫等數據推送至數據資源目錄歸集平臺。積極推動各部門利用共享數據開展“最多跑一次”業務,全市對省級部門共享數據使用量年度排名全省第二。全年累計歸集49個部門的702個公共數據資源,合計36億條有效數據。
盯緊民生關鍵小事破解基層治理難題
江北區日湖家園小區至今已有20年歷史,和許多老小區一樣,因周邊道路改造導致小區地勢越來越低,逢雨必澇,水位最深處達到80厘米,居民苦不堪言。
得益于江北區人大及其常委會創新開展“民生小事”代表督辦制,問題迎刃而解。江北區人大代表及白沙街道人大工委將群眾反映的問題,及時以轉辦函形式告知有關部門。很快,小區東西兩側增設了排水泵,有效改善了小區積水問題。
“夜聊”制度讓代表與群眾的聯系更加密切。江北區各級人大代表充分利用這一制度,“夜聊”民生小事,深入基層一線夜訪民情,截至去年年底已開展接訪活動197次,收集“民生小事”1595件,已經解決或基本解決1380件,解決率為86.5%。
盯緊民生關鍵小事,破解基層治理難題。去年,寧波基層現代治理深入推進。探索開展鄉鎮綜合執法試點,推動行政執法權限和力量向基層延伸和下沉。奉化區溪口鎮、鄞州區姜山鎮入選全省鄉鎮綜合執法改革試點。嚴格落實建設、運行、管理責任,梳理22項“四平臺”基本事務,嚴格網格事務準入,落實入格“五同步”要求。目前鎮街91%以上的事件可實現系統自動流轉和分類處置。
企業開辦再提速貿易通關再提升
一座城市的市場活力用什么指標來衡量?答案是:市場主體活躍度是重要指標之一,特別是新增市場主體,通俗來講就是開辦企業數量。可在許多人印象中,開公司有著非常繁復的手續和環節——怕麻煩,怕跑冤枉路,耽擱了不少“創業夢”。
針對企業開辦中存在的種種問題,寧波市推行開辦全流程“一件事”一日辦結。企業開辦全流程“一件事”只需要8個工作小時,3個環節,5份申請材料,企業開辦全流程“掌上辦”、個體工商戶一日辦結。截至去年12月底,全市通過網上平臺已辦理企業開辦47757件,占同期企業開辦數的89.66%。
實現企業注銷“一網通辦”。寧波市作為全國、全省唯一企業注銷便利化改革“雙試點”城市,簡易注銷范圍已擴大至7類,覆蓋近八成市場主體,公告時間從45天壓縮至20天,申請材料簡化至3份以內。
與此同時,推進“證照分離”“證照聯辦”改革。全市繼續推進125項事項“證照分離”。截至去年12月底,全市共辦理“證照分離”125992件。“證照聯辦”已實現14個部門、23個行業、24個事項的應用建設,成為全省唯一覆蓋全大市范圍“全城通辦”的市級地區。截至去年12月底,通過“多證合一”累計完成企業辦件179354件,通過省局商事登記“證照聯辦”平臺累計辦理7584件。
作為全國重要的港口城市,去年,寧波貿易通關服務領跑全國。通過深化推進通關、通檢一體化改革,寧波進一步壓縮進出口整體通關時間,提升跨境貿易便利化水平。去年9月,寧波口岸進、出口整體通關時間分別為35.91小時、4.16小時,提前超額完成省市交辦的“40小時、5小時”和“六爭攻堅”行動“48小時、8小時”要求,壓縮幅度均位列全國沿海八大口岸榜首。
與此同時,去年,貨物港務費、港口設施保安費收費標準分別降低15%、20%;自開展免除海關查驗沒有問題配套費用試點以來,共免除和退還企業費用1.6億元;各大船公司下調出口20英尺集裝箱THC收費標準5—232元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