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柏鋒
疫情防控是一場與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的斗爭,也是對社會應急管理能力的一次嚴峻考驗。2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市調研指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時強調,要運用大數據等手段,加強疫情溯源和監測。
疫情發生以來,寧波積極運用大數據這把防疫“利劍”,讓疫情一鍵掌控,用實實在在的表現打響了“硬核戰疫”,為奪取疫情防控斗爭的全面勝利下好“先手棋”。
讓數據跑得比病毒快
2月5日,江北區公安部門對外公布一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活動軌跡信息后,網上秒現“15秒”字眼,并成為網絡熱詞。
“寧波菜場15秒那一刻,到底發生了什么?”為真實還原確診者行動軌跡,找到那些密切接觸者,盡量縮小病毒影響的范圍,寧波依托強大的公共安全視頻監控聯網系統,通過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支撐,累計排查密切接觸者26名。
在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我們看不見“敵人”,但通過大數據,我們卻能跑出數據加速度,迅速看清戰場形勢。
寧波市大數據局與市公安局、市衛健委于2月5日共同成立數據管理工作專班,進行不間斷集中辦公,全力推進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管理系統應用,做好市級重點人員數據補全和分發工作,督促系統中重點人員管控數據的落實等工作,實現對上至系統開發人員、下至鎮鄉(街道)具體管控責任人的信息共享。比如鄞州區自接到疫情防控管理系統應用部署任務后,迅速開展“我跟數據一起跑”行動,全區形成了由30多名區級管理員,400多名管控責任人,2000多名黨員、志愿者組成的群防群控網絡,區、鎮、村三級密切聯動。
為有效應對“三復”返程高峰,穩妥有序做好人員入甬和疫情防控工作,市大數據局牽頭開發了“寧波市新冠肺炎防控入甬人員自助申報系統”,解決航空、高鐵、高速等相關管理部門的數據“孤島”問題,實現對入甬人員的全面管理,解決了紙質登記用時長、效率低、接觸疫情風險高、統計信息繁雜等問題。從2月10日系統陸續開始部署,至2月28日自助登記系統關閉,國內入甬人員預登記數量突破100萬人次。
數據共享 實現精準智控
疫情期間,一個網絡應用產品在寧波人的朋友圈刷了屏,那就是“新冠肺炎實時動態地圖”。這張新冠肺炎實時動態地圖,清晰標注了寧波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的數量、位置、疫情趨勢等,還有全國及湖北武漢等地的情況,讓疫情數據更透明更實時更直觀。
在重大疫情面前,及時發布權威信息,公開透明回應群眾關切,有效解決了信息不對稱難題、極大壓縮了謠言等虛假信息的傳播空間,更好地維護了社會大局穩定。
運用大數據、云計算等先進信息技術,根據規則動態調整,市大數據局打通融合匯聚省、市防疫大數據,結合前期已啟用的入甬自助申報等系統數據,為寧波版健康碼提供了有效數據支撐。寧波版健康碼通過“線上甬行碼+線下甬行證”互補、“大數據+網格化”同步、“主動掃+被動掃”結合,最大限度為寧波市民提供了“就近領證、手機掃碼、全市通行”的個性化、人性化便捷服務。截至3月8日,全市發放“甬行碼”1073.9萬個、“甬行證”178.8萬張。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市大數據局匯聚和共享省大數據局和其他部門有關數據,助力各部門做好疫情精準智控。比如,通過大數據手段將企業參保數據、健康碼申請數據等數據進行綜合研判,為市復工企業用工保障小組協助比對核查省外務工人員395萬人。截至3月10日,寧波已歸集共享寧波健康碼數據1083萬人、企業復工復產數據50萬人、重點密切接觸人員289萬人。
智慧平臺 助推復工復產
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助推企業復工復產,物資保障非常關鍵。從疫情一開始,口罩就成為牽動所有人神經的字眼。寧波一方面千方百計通過各種渠道采購口罩支援湖北,另一方面也盡全力保證本市市民的需求,前期100萬只口罩一到達就立即調配到各區縣(市)。在調配過程中,大數據、互聯網發揮了大作用。慈溪市建立“線上預約+線下郵政EMS免費配送”模式,第一時間將寧波市統一組織調配的15萬只口罩發放到慈溪市民手中。余姚市大數據局強化業務牽引與聯系指導,全力助推5G技術商用落地,著力將疫情中的“危”轉化為復工復產中的“機”。近日,全國首批基于移動5G網絡的醫用口罩生產線落地余姚。
為把各項惠企政策盡快落實到位,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市大數據局與市政務辦緊急聯動,在海曙區率先試點的基礎上,僅用3天時間,就將全市319個疫情防控惠企政策納入“一網通”平臺,進一步提高了復工復產服務便利度。
全市各地大數據管理部門不斷拓展大數據數字化應用場景,堅決為“兩戰”輸出大數據智慧。
象山縣大數據中心利用大數據信息優勢,牽頭開發“健康返象和有序復工”管理系統,2月5日12時上線運行,實現返工人員線上登記、線上審核,高速卡口即時記錄、即到即行。通過數據的采集、處理和分析,既壓實市場主體的防疫責任,即復前須準備、復時須審批、復后須監管,又確保復工后的防疫工作可溯、可判、可控。截至3月10日11時,17973家企業、57238名返象人員在“健康返象和有序復工”管理系統申報登記。
寧海縣大數據中心推行不見面政務辦理模式,繼續抓好“網上辦”“掌上辦”,創新“視頻辦”。在“寧海政府網”微信公眾號上開設網上辦事窗口,群眾識別二維碼即可進行文字、語音、圖片及視頻等多途徑辦理;開通“寧海公益心理咨詢”線上平臺,組織40余名專業心理咨詢師在線提供心理評估、咨詢等健康“云”服務。
(作者單位:寧波市大數據發展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