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淳藝
記者從河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獲悉,為安全有序推動務工人員盡快返崗復工,河南省與浙江省日前簽訂合作協議,建立兩省疫情防控“健康碼”互認合作關系。據介紹,豫浙兩省可通過“亮碼”互認、“驗碼”互認、“轉碼”互認三種方式實現“健康碼”跨省互認。(3月1日新華社)
“健康碼”是以真實數據為基礎,由市民或者返工返崗人員通過網絡自行申報,由后臺審核后,即可生成屬于個人的二維碼。該二維碼作為個人在當地出入通行的一個電子憑證,實現一次申報、全市通用。與傳統的人工檢測、手工填報手段相比,“健康碼”在很大程度上省去了煩瑣的填報工作、減少了交叉感染的可能性,同時提高了數據收集、人員通行的效率。
但隨著復工大潮來臨,不同省份之間“健康碼”的數據互通和信息互認成為重要需求。浙江省是河南省農民工主要外出地之一,目前河南籍在浙務工人員尚有200余萬未返回浙江。河南、浙江實現“健康碼”跨省互認,有效解決了疫情防控和務工人員順利返崗復工的難題。
跨省互認,進一步放大了“健康碼”的技術優勢。只要亮出“健康碼”,就能參照本省“健康碼”規則予以亮碼通行或落實相關管控措施。通過掃碼驗證,還可以提取“健康碼”信息,共享人員健康狀態等數據。此舉充分發揮大數據、互聯網的作用,減少不必要的重復申請、反復核實,真正實現了“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不過還應看到,跨省互認距離全國通行還有一定距離。復工復產帶來的人員流動是全國性的,單靠各省市之間簽訂協議互認合作,不僅費時費力,也難以滿足公眾的多元化需求。
此外,更重要的是在國家層面實現健康碼數據整合。2月29日,國家政務服務平臺推出“防疫健康信息碼”。眼下,各地在自行做好跨省互認的同時,更應主動提供本地健康碼相關管理和服務,利用國家政務服務平臺全面落實健康碼互信互認,真正實現“一碼在手,全國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