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敬芳
摘 要:小學語文是學生接受專業教育的初始階段,在實際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也開始開展多樣化的教學工作,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識字能力。但是處于小學時期的學生,存在學習主動性不強、活潑好動的特點,教師只有采用情景化教學模式開展識字教學工作,才能會顯著地提升教學質量。因此,文章將圍繞小學語文情境化課堂識字教學方法的探索為主題來展開分析,討論在小學語文采用情景化課堂識字教學方法的價值和作用,再提出有利于促進小學語文情景話課堂識字教學工作順利開展的可行性對策。
關鍵詞:小學語文情境化課堂;識字教學方法;探索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教學思想,為學生創造好的環境,這樣才能提高課堂效率。小學語文課堂需要掌握的知識較多,比如,識字,閱讀,拼音作文等。但是老師認為最為基礎的就是識字。識字對于小學生來說比較枯燥乏味的,所以教師要想方設法為學生創造良好的識字環境,加強學生對課堂識字的興趣和提高其積極性,從而提高課堂效率。文章筆者結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為學生創設情景化的教學課堂,提高學生上課的效率。
一、 針對在小學語文中采用情境化課堂識字教學方法價值和作用的分析
在小學語文采用情景化課堂識字教學方法對顯著地提升教學質量,為學生營造一種良好的學習氛圍有著促進作用,還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因為在情境化教學模式的應用中學生和教師有著更多的互動環節,通過互動交流提升學生的合作意識,體現出自身的主體地位,讓學生主動地融入學習氛圍中。教師將會幫助學生形成一種自主學習意識,才會促使其對學習的內容具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在這種輕松愉悅的學習過程中學生的思維將會處于活躍狀態,確保對所學習的內容感興趣。即使是遇到問題也能夠和其他同學進行研究討論或者請教師處理,學生具備專業的理論知識,提升識字能力。也正是在情景教學模式中學生具有著較多的互動環節,學生會成為教學中的主體。在新課改不斷深入的背景下,要求教師在教學工作中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而教師要注重引導和幫助學生。所以,采用情景化課堂識字教學方法將會滿足新課改提出的要求,以學生為主體來進行授課。而且教師也可以對學生進行個體教育,這就要求教師能夠全面地了解學生,意識到學生自身在認知能力以及學習能力上都存在著差異性,教師要根據學生存在的差異來進行設計具有針對性的教學工作,促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體現出自身的價值,提升識字教學的有效性和專業性。
二、 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課堂識字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學校對教學方法的不重視,導致推廣力度不夠
在現代教育的背景下,部分學校在根據自身學校的實際進行教學改革,只要對教學改革下決心,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全國的小學語文教學改革是有一定的成效的,并且不同地域的學校都有自己改革的思路和方法,但是在改革的過程中也有一定的制約因素。小學階段也是學生啟蒙教育的一個過程,所以教師不僅僅要引導學生獲取知識,而且還要掌握學習的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在目前的小學語文教學中,要轉變思想,采用情景化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但是課堂的識字方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無法對其實質做到深入探究。
(二)語文教師對教學方法的精髓不理解
小學語文教學主要是以讀寫為主,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主要以識字為主,所以我們教師要在識字上下功夫。但是部分教師還沒有嘗試運用情景法進行小學語文識字教學,而且部分教師雖然采用的情景教學法教學,但是沒有理解其精髓,還是穿新鞋走老路。而且部分教師知識儲備和教育教學技能還存在一定的不足。
三、 針對促進小學語文情境化課堂識字教學工作順利開展可行性對策的分析
(一)合理采用多媒體營造良好學習情境
教師要合理地采用多媒體,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情境,促進小學語文情景化課堂識字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教師要意識到只有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實質能力,才能夠促進學生寫作能力和閱讀能力的顯著提升,教師要在開展識字教學工作中融合寫作和閱讀教學,并為學生創設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情景,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在社會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多媒體技術在社會各個領域都有廣泛的應用空間,其中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工作中教師也應當利用多媒體技術來為學生創設情景教學模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且采用多媒體來創設情景教學模式,將會實現把抽象的知識點以形象的形式展現給學生,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讓學生主動地融入學習氛圍中。例如,當教師在為學生講解《烏鴉喝水》這篇文章時,要求教師要先為學生明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不僅要讓學生在這一篇文章的學習中了解所表達的含義和重點,同時也要讓學生認識“烏”“鴉”“喝”“水”這四個字,這就要求教師進行教學的工作時,先讓學生對這一篇文章進行閱讀,促使學生能夠根據漢語拼音順利地完成閱讀,了解文章所描述的情節,然后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來為學生創設情景識字教學工作,播放烏鴉喝水的過程,并且將本節課需要學生重點理解的字詞進行特殊標記,利用多媒體來為學生播放“烏”“鴉”“喝”“水”這四個字的演變過程,加深學生的印象,實現對這一篇文章的全面理解和認識,最終提升學生的識字能力。與此同時,教師也可以在這一教學過程中,為學生提出具有針對性的問題來實現問題情境的創設。通過提問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能夠實現利用所學習的漢字造句,提升識字教學的整體效果。例如,當教師在為學生講解《秋天的圖畫》這一篇文章時,教師就可以向學生提出具有針對性的問題,像“在這一篇文章中哪些字描寫了秋天呢?”,再讓學生通過閱讀找出能夠描寫秋天的漢字,然后教師實現對學生系統的教學。
(二)注重教學設計和開展教學互動環節
為了更好地促進小學語文情景化識字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教師還應當注重課前設計,實現通過特定的情景來讓學生獲得良好的學習體驗,促使學生能夠主動地對設計的情景進行認識,幫助學生形成完善的知識體系。情景教學模式能夠顯著地提升識字教學的整體質量,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思維能力。需要注意的是,當教師在為學生設計情境化識字教學時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來為學生開展教學。其中游戲教學情景的創設對識字教學工作的開展有著促進作用,能夠實現讓學生在游戲中學習、學習中游戲。對于處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要想時刻讓學生保持注意力,認真聽講是較為困難的。教師應當注重利用游戲來為學生設計合理的教學情景,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提升學生的識字能力。例如,教師可以根據本節課的教學內容來為學生設計轉盤游戲教學工作,通過這種教學工作來讓學生實現對各種漢字的認識,教師可以在實際的開展游戲之前為學生寫出一個部首“艸”,然后再在轉盤上寫出若干個能夠和該部首組合形成的漢字,像“草”“花”“節”“藝”等,再讓學生通過隨意轉動轉盤,指針停在哪里就要求學生說出構成新的漢字是什么,從而在通過這種教學手段來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了解漢字結構的特點,提升識字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