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我國教育事業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進行著變革。現代社會中,我國政府對幼兒園的健康教育尤其重視。幼兒園是孩子接受學前教育和基礎教育的重要場所,對孩子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幼兒園的生活能夠帶給孩子一個歡快的童年。雖然幼兒園的教育內容不多,但是還是需要加入一些比較輕松的課程活動,兒歌是一項重要的教育內容,應該要適當加入兒歌到幼兒園的課程教育中。縱觀目前社會中幼兒園的現狀,部分幼兒園對兒歌不夠重視,因此,在幼兒園增加兒歌教育成為現在需要研究的問題。
關鍵詞:兒歌;幼兒園;教育活動;應用
一、 引言
隨著社會的變革和進步,幼兒園在漫長發展過程中,其工作內容和教育方式也在不斷改變。兒歌出現的歷史也相當久遠,中國早在兩千年前就已經出現了兒歌,在一些史書中都有記載,因此可以看出,兒歌具有非常重要的教育意義和歷史意義。兒歌篇幅簡短并且容易上口,在生活中幼兒也經常能接觸到兒歌,所以容易讓幼兒接受,同時也能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讓幼兒在小的時候便養成一個好的學習習慣。
二、 兒歌在幼兒園教育活動中的必要性
(一)兒歌能夠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兒歌篇幅短小并且朗朗上口,容易得到幼兒的青睞。可以發現,幼兒在不經意之間經常會哼起兒歌,自娛自樂。兒歌同樣也是音樂的一種,同樣也具備了音樂的一些特點。在很多中學或是高等學校中,很多學生在思考問題或是無聊的時候,都會情不自禁地哼起幾句歌詞,用來緩解氣氛,而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哼起兒歌也同樣是這個道理。兒歌濃縮了很多音樂人的智慧,能夠讓幼兒去發現和探尋事物,在學習中獲得一些課外知識,幫助他們去了解,從而在不經意之間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幼兒教師和家長在不經意之間進行引導,從而讓幼兒從小就能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兒歌能夠培養幼兒的語言能力
語言是人類交流的基礎,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兒歌是從平常的語言發展而來,其中的詞匯能夠幫助幼兒對語言能力進行更好的學習。其中,兒歌對幼兒語言能力的培養主要體現為三個方面,一是能夠培育幼兒的傾聽能力,二是能夠讓幼兒的詞匯學習增加,三是能夠訓練幼兒的思維能力。據相關數據顯示,對學齡前兒童的語言培養極為重要,能為以后的成長發展奠定基礎,對之后說普通話具有非常大的作用。學齡前幼兒先靠傾聽再靠學習,能夠幫助幼兒發展口語。幼兒在多聽幾遍兒歌之后幼兒便能找到語調,能夠簡單地哼出幾句,在此基礎上加上幼兒教師的指導和幫助,能夠幫助幼兒的語言能力得到鍛煉。
(三)兒歌能夠培養幼兒的想象能力
兒歌一般是將現實中的事物具象化到歌詞中,兒歌的語句押韻,同時又能將所描述的角色內容外化。兒歌在幼兒園中一般不是單純地進行學習教育的,而是伴隨著游戲進行。在游戲過程中,教師和幼兒互動,將兒歌中的內容以及角色進行豐富,并伴隨著其中的動作,讓幼兒對兒歌有更好的領悟力和理解力。在這種活動中,能夠讓幼兒沒有見過的事物進行聯想和想象,鍛煉其想象能力和模仿能力。
三、 兒歌在幼兒園教育活動中應用的現狀
(一)對兒歌的作用認識不到位
在我國現在的幼兒園發展中,有很大一部分幼兒園不重視兒歌,認為兒歌不屬于幼兒園的教育活動范圍。幼兒園對兒歌不重視,幼兒也不愿意去學習,導致兒歌在幼兒園的教育活動中逐漸被疏遠。有的幼兒想要學習兒歌,但是卻沒有機會,幼兒教師也就隨便提一句或是隨便應付一下,這就使得學齡前幼兒沒有充分的時間對兒歌進行學習。有些幼兒園在進行一些活動中會播放兒歌,作為活動前的準備音樂,來告訴幼兒該進行活動了,這就導致了一些幼兒可以哼唱但是卻不懂歌詞的意思,單純地靠記憶力和習慣性來學習,這樣是達不到標準的兒歌教育理念的。幼兒園對兒歌的作用認識不足,會導致學齡前幼兒的一些能力得不到發展。
(二)兒歌的可利用性偏低
現代社會中,兒歌的發展越來越快,內容形式也多種多樣。但是,兒歌出現的雖然多,但是卻并沒有一個完整歸類的定義。現在
的兒歌并不像從前那樣,現在的兒歌雅俗共賞,不論什么只要是節奏簡單、容易讓兒童記住的教師便被拿來教學。再者,在幼兒園中,兒歌的教育活動不會教給幼兒一些優秀的兒歌,僅僅是教給幼兒一些關于識字、發音等方面的兒歌,這些兒歌都是關于學習方面的,對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和兒歌興趣并不會產生太大的影響。
(三)兒歌教導方式單一
在幼兒園的兒歌教育中,兒歌都是伴隨著一些運動活動開展的,并沒有真正地開設兒歌課程,這樣的教導方式僅僅是讓兒歌與教育活動的字面意思相結合,并不能讓幼兒真正地去理解兒歌的內在含義以及其中的道理。這種方式沒有新意,形式過于單一,不能發揮出兒歌在教育活動中的作用。
四、 兒歌在幼兒園教育活動的改進策略
(一)加強幼兒教師隊伍建設
幼兒園是學齡前幼兒所接觸的第一所學校,應該要重視其中的教育建設,相對的,幼兒時期更應該要重視起來,為之后的學習教育打好基礎。幼兒教師是幼兒園教育的主體,應該加強自身的能力,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幼兒教師應該要時刻關注現代社會幼兒園的情況,借鑒優秀幼兒園的教育經驗,明確自身的主體地位。幼兒園教師應該對幼兒的心理特征進行深入了解,根據幼兒的特點明確地選擇兒歌,幫助幼兒更好地進行學習和教育活動。幼兒教師對兒歌選擇的方向性,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幼兒在園內對兒歌的興趣愛好。因此,幼兒教師要不斷進行學習、深造,深刻理解關于幼兒方面的書籍,對幼兒文學多加學習、深層次解讀,讓課程能滿足幼兒的需要。幼兒教師同時也要多與孩子進行互動,了解幼兒喜歡的兒歌,進行學習,才能對幼兒進行準確的教導。同時,幼兒教師也要對其喜歡的動畫片進行了解,一般來說,幼兒都喜歡看一些有意思的動畫片,并學習其中的主題曲和片尾曲,這就需要幼兒教師的先見之明,努力將幼兒喜歡的動畫兒歌學會,幫助幼兒學習進步。所以,幼兒教師的隊伍建設一定要專業,在職幼兒教師也要不斷地提高自身的能力水平,使自身的教學工作高效進行,通過兒歌與教育活動相結合的方式,讓學齡前幼兒更好地發展。
(二)提高幼兒的兒歌興趣
兒歌能否對幼兒的教育活動產生影響,單靠幼兒教師的教育和指導是不夠的,還需要幼兒自己去發現其中的樂趣。興趣是一個孩子的先天教師,幼兒的興趣決定著今后發展的方向。因此,在幼兒園內培養幼兒的兒歌興趣,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幫助其提高教育活動意識。很多學齡前幼兒都喜歡聽兒歌,也很樂意去學習,但是不乏有少數幼兒對兒歌沒有興趣。這就需要幼兒教師幫助其產生學習兒歌的興趣。想要讓幼兒對兒歌產生興趣,幼兒教師就要先對兒歌產生興趣,將兒歌作為自己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項內容。幼兒教師先要理解兒歌,然后在課堂教學中運用幼兒感興趣的方式將兒歌教給他們,幫助其產生對兒歌學習的興趣。教學兒歌不能一蹴而就,教師需要一字一句地去教給幼兒,告訴幼兒其中所蘊含的簡單道理,多次進行練習,并與教育活動相結合,幫助其更好地理解兒歌,產生學習兒歌的興趣,對之后的健康發展意識也有所提高。通過兒歌,學齡前幼兒能夠了解到一些在他們這個年紀所接觸不到的新鮮事物,這樣便能夠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意識,在兒歌的練習中也會越來越仔細、認真,并主動地聯系實際,與教育活動相結合,增強意識能力。
(三)多加利用兒歌資源
現在社會中,兒歌資源數不勝數,在一些音樂平臺隨便搜一搜都能找到很多兒歌,但是其中的分類都是計算機平臺自己分的,并沒有什么專業水平,因此,就需要幼兒園廣泛地搜集兒歌,多利用兒歌資源,幫助學齡前幼兒學習,激發兒歌興趣。什么年代的人喜歡什么樣的歌曲,幼兒喜歡兒歌,因為在幼兒時代他們覺得那就是最有趣、最好聽的,兒歌會一直陪伴著幼兒的成長。因此,可以看出,幼兒時代的兒歌對其身心發展的作用是無法代替的。對此,幼兒園應該廣泛地搜集兒歌,找到適合幼兒的優秀的兒歌。此外,幼兒園要充分重視兒歌的作用,購買一些兒歌書籍,讓幼兒在閑暇之余翻看,這樣,讓幼兒自學,有喜歡的就向教師詢問,教師要悉心指導,讓幼兒產生興趣,也能學習識字知識。幼兒教師對兒歌要精挑細選,不能以次充好,積極向上的兒歌能夠幫助幼兒學習優秀文化,對他們的思想觀念奠定基礎。
(四)培養兒歌創作能力
創新能力應該從小抓起,對幼兒來說,兒歌創新是最能鍛煉他們思維的方式之一。要彌補兒歌資源短缺的問題,幼兒教師可以和幼兒一同創作,鼓勵幼兒自行想象歌詞,填充進音樂里。幼兒園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創作出屬于自身的兒歌。幼兒園也要結合民謠,創作出幼兒喜聞樂見的兒歌,與園內的教育活動相結合,促進身心健康。改編兒歌對于教師來說,是一項非常艱巨的任務,這需要幼兒教師開動腦筋,將不適合幼兒的兒歌進行改編,同時改編內容也要有相對應的動作搭配,讓幼兒更容易記住。幼兒園的教育活動可以和自己改編的兒歌相結合,讓幼兒明白改編兒歌的道理,明白活動的動作要領,幫助其更好地成長。
五、 結語
總而言之,兒歌在幼兒們的教育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并且這種重要性已經超過了人們對于兒歌的認知,采用兒歌對幼兒們進行教育影響,這就需要教師運用更加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指導幼兒。幼兒園首先應定期組織幼師們進行教研,討論以及研究兒童文學對于幼兒健康成長的作用,研究如何在教學中對兒歌等進行有效利用。教師們應該明確教學流程,明確教學任務與目的,準備好兒歌中需要的道具,分配給兒童各自的角色,使兒歌的教育作用在農村幼兒園發揮出來,使更多的幼兒在兒歌的快樂氛圍中掌握生活中的知識,培育良好的日常習慣。
參考文獻:
[1]黃麗萍.兒歌表演唱在幼兒園教育中的應用探究[J].成才之路,2018(7):72.
[2]丁力.幼兒園兒歌教學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7.
[3]余喆.幼兒園兒歌游戲教學研究[D].溫州:溫州大學,2016.
[4]皮夢君.兒歌應用于幼兒園教育的調查研究[J].新課程研究,2016(2):74-75+90.
作者簡介:劉玥,甘肅省白銀市,甘肅省白銀市會寧縣第二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