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聞采訪是新聞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做好新聞采訪工作,才能為新聞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特別是對于新聞記者來說,通過科學利用采訪技巧,還能夠使新聞采訪工作取得更大的突破。本文對新聞采訪中如何更有效地利用采訪技巧進行了研究和探討,在簡要分析新聞采訪存在的問題基礎上,重點提出了一些有針對性的采訪技巧,以期為新聞記者更有效地開展新聞采訪工作提供參考。
【關鍵詞】新聞采訪;存在問題;采訪技巧
隨著我國媒體改革的不斷深化,我國新聞事業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這有賴于一大批優秀的新聞記者的辛勤付出與創新工作。從新聞記者的工作情況來看,盡管普遍都比較重視新聞采訪工作,而且也能夠發揮自身的積極作用,積極運用科學的方法和策略,推動新聞采訪工作朝著規范化、系統化和效能化的方向發展。但一些新聞記者在開展新聞采訪工作的過程中,仍然存在缺乏技巧性的現象,這就直接導致新聞采訪工作受到一定的影響,甚至出現了新聞采訪無法發揮積極作用以及出現各類矛盾,需要引起新聞記者的高度重視。這就需要廣大新聞記者一定要深刻認識到新聞采訪工作的重要性,特別是要運用系統思維和創新理論,積極探索能夠有利于推動新聞采訪工作改革、創新和發展的新聞采訪方式,進而為新聞工作創造更為有利的條件。
一、新聞采訪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新聞采訪缺乏敏銳性
采訪是一線記者最重要的工作內容之一,如何更好地開展新聞采訪工作,要求一線記者必須具備新聞敏銳性,并能夠科學應用采訪技巧。但從目前一些新聞記者來看,還存在新聞采訪敏銳性不強的問題。比如某一線記者在進行現場采訪的過程中,并沒有對現場情況、現場人員以及其他情況做出科學的預測和判斷,導致采訪工作不能有效開展,這說明該記者的新聞敏銳性不足,也沒有將做好充足準備作為重要的采訪技巧。還有一些新聞記者不注重在新聞采訪過程中突出重點,而且在采訪方面缺乏深入的調查和分析,基礎工作沒有做,這就直接導致在新聞采訪方面無法敏銳地處理和解決一些突發問題,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新聞采訪工作的深入開展,需要引起新聞記者的重視。如何進一步提升新聞采訪的敏銳性,應當運用科學的技巧進行。
(二)新聞采訪缺乏靈活性
有的新聞記者不注重在采訪的過程中進行認真、細致的觀察,對被采訪者的言行缺乏深入分析,因而不能提出更具有針對性和特色化的問題:再比如有的新聞記者在提問的過程中,為了追求新聞采訪速度,不注重根據被采訪者的“閃光點”進行有效的追問,而且在采訪的過程中也缺乏把握能力等等;再比如有的新聞記者不注重將“以人為本”理念應用于新聞采訪工作當中,在采訪的過程中無法對一些突發事件進行有效的處理,甚至由于被采訪人過于激動而出現一些矛盾,導致新聞采訪中斷甚至被迫結束等等。
(三)新聞采訪缺乏創新性
目前個別新聞記者在新聞采訪創新方面仍然比較薄弱,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新聞采訪工作的深入開展。比如有的新聞記者在開展新聞采訪的過程中,不注重提問技巧創新,特別是沒有將“人文關懷”應用于新聞采訪工作當中,而且不能區分不同對象進行有針對性的提問等等:有的新聞記者則不注重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開展新聞采訪工作。比如采訪結束后,由于需要補充一些材料,有的新聞記者不能運用信息技術繼續加強與被采訪者的聯系等等。新聞采訪缺乏創新性還表現為一些新聞記者缺乏創新思維,特別是不能拉近與被采訪者之間的距離,由于沒有與被采訪者成為“朋友”,也就無法獲取真實、全面的資料。
二、新聞采訪中科學利用采訪技巧的策略
(一)突出新聞采訪敏銳性
對于新聞記者來說,必須具備較強的敏銳性,只有這樣,才能使新聞采訪工作取得更大的突破。這就需要在開展新聞采訪的過程中,一定要培養自身的敏銳性,同時也要運用科學的方法、技巧和策略,努力提升新聞采訪工作的實效性。比如在新聞采訪的過程中,新聞采訪應當學會及時觀察和分析被采訪者,而且在采訪方面也要進行準備活動,特別是對被采訪對象應當進行深入的了解,同時對采訪內容也要收集相應的資料,在采訪的過程中才能更加游刃有余,同時也能夠敏銳地找出更具有價值的新聞點。突出新聞采訪敏銳性,要求新聞記者要突出采訪重點,特別是要在采訪過程中要緊緊圍繞新聞采訪方向進行,同時也要敏銳地發現新聞采訪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傾向性問題,并且通過有效的方法引向深入,這對于促進新聞采訪工作的深入開展具有重要價值。
(二)強化新聞采訪靈活性
對于開展新聞采訪工作來說,只有靈活處理各類問題,才能使新聞采訪工作取得更大的突破。但目前一些新聞記者在開展新聞采訪中由于缺乏靈活性,直接導致新聞采訪工作受到較大的影響甚至出現失敗。因而,要想使新聞采訪工作取得更大的成效,一定要將靈活性作為重要的技巧,努力在新聞采訪過程中做到隨機應變,并且能夠挖掘出更多的新聞素材。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新聞記者一定要靈活處理新聞采訪過程中的各類問題,同時還要善于找出有用的“閃光點”,并且通過提問的方式進行深化。要想進一步強化新聞采訪靈活性,還要在提問方面采取有效的技巧,比如在提問的過程中,如果被采訪者不愿意回答,新聞記者可以暫時放一放,再循序漸進地進行引導性提問等等。
(三)推動新聞采訪創新性
創新是進步的靈魂。要想使新聞采訪工作取得更好的成效,一定要不斷創新理念、創新模式。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新聞記者應當不斷創新理念,特別是要運用科學的技巧,拉近與被采訪者之間的距離,比如在采訪之間可以與被采訪者進行心與心的溝通,在贏得被采訪者信任之后再進行深度采訪;再比如應當將信息技術應用于新聞采訪工作當中,特別是在采訪結束之后,為了能夠獲取更多、更充實的信息和資料,應當通過網絡平臺加強與被采訪者的繼續溝通,以獲取更多的資料。推動新聞采訪創新性,還要堅持“以人為本”,強化對被采訪者的“人文關懷”,進而能夠得到被采訪者的支持和信任,這將為后期更有效地開展采訪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同時也能夠獲取更多有價值的信息。
綜上所述,作為新聞工作重要基礎的新聞采訪工作,盡管隨著各類媒體越來越重視新聞的時效性和吸引力,而且與過去相比也有了較大的進步,但一些新聞記者在開展新聞采訪的過程中還存在諸多不足和問題,特別是還沒有掌握更多的新聞采訪技巧,導致新聞采訪工作受到了較大的影響。這就需要新聞記者在開展新聞采訪工作的過程中,一定要著眼于推動新聞采訪科學開展、有效開展、深入開展,從破解新聞采訪工作存在的突出問題入手,運用系統思維和創新理念,采取科學方法和多元策略,重點要在突出新聞采訪敏銳性、強化新聞采訪靈活性、推動新聞采訪創新性等方面狠下功夫,努力使新聞采訪工作步入科學、健康、持續發展軌道,推動新聞采訪理念、方法、模式創新,為新聞工作取得更大的突破創造有利條件。黲
參考文獻:
[1]郭入源.淺談新聞記者采訪技巧與應用[N].中國產經新聞,2019-12-10(002).
[2]王濤.基于新媒體背景分析新聞采訪的創新技巧[J].現代交際,2019(23).
[3]張志新.新聞采訪方法與技巧探討[J].中國地市報人,2019(10):89-90.
【作者簡介】張洪,佳木斯市廣播電視臺編輯;研究方向:新聞采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