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娣
摘 要:班級管理是班主任的重要職責之一,班主任是班集體建設的靈魂人物,如何讓班級工作走向善治?引入《班級公約》,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民主意識、契約精神,以制度化規范來約束每個學生,讓學生踐行《班級公約》,助力學生健康、全面成長。
關鍵詞:小學;《班級公約》;班級善治
在班級管理中,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班集體是大家的,如果沒有規則來約束、來調適,班級工作必然陷入窘境。善治班集體,如何實現?班主任作為班集體的主要責任人,要協同師生一起制定《班級公約》,將班級各項工作,納入到約定的規范中。以《班級公約》為指引,來促進班集體走向善治。
一、統合各項規范,師生共同制定《班級公約》
結合中小學學生守則及規范要求,將之作為《班級公約》的基礎依據。班主任與學生一起,學習相關守則及規范內容,將之轉換為更接班級地氣的《班級公約》。以守則為指導,班主任要與學生共同閱讀、分析、分享守則要求,提煉易于表述、易于實行的班規。如將“自覺禮讓排隊”改為“迅速、安靜、整齊地排隊,行走過程中要緊跟隊伍,不要拖拉、掉隊”;將“孝父母敬師長”轉換為“見到教師要主動問好,打招呼,要尊重教師的意見”。如此一來,《班級公約》的內容制定,在言語表述及具體實施上,更具可操作性,更明確。同時,在《班級公約》制定中,要由師生共同參與、共同協商、共同確定。學生之間、師生之間,努力為班規建設營造良好氛圍。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要率先示范,遵規守法。針對不同的規定,班主任要聽取學生的意見,要贏得學生的認同。每個學生都是《班級公約》的制定者,都要提出自己的想法,要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平等意識、實踐意識。如在舉止言行上,見到教師要問好,離校時與同學要說“再見”,說話時不帶臟字,做到用語禮貌。要講衛生,校服穿著整齊,佩戴紅領巾,勤洗手、剪指甲,不留長發。在班級工作中,各值日生要準時提前到校,做好班級及責任區的衛生工作。如黑板、講臺要擦洗干凈,紙簍要保持潔凈;各個學生負責的包干區域要干凈衛生;班級活動中,學生之間要合作,要團結,要做到勁兒往一處使。在課堂上,要坐姿端正,不喝水,中途不上廁所,不隨意離開自己的座位;認真聽課,有問題舉手發言等。
二、契合學生內在需要,有序推進《班級公約》實施
《班級公約》的實施,關系到整個班級管理的成效。《班級公約》是所有師生共同參與、制定的、自覺遵守的約定規則,體現了班主任的治班理念,順應了師生的內在需要。《班級公約》要落實到位,要與每個學生的成長息息相關。公約的制定,班主任要從實施的可行性上進行分析,通過試行、觀察、師生討論來不斷優化,做到《班級公約》的切合性、可操作性。如因班級學生擾亂學校紀律,連續兩周得不到班級流動紅旗,班級學生內心沮喪,深刻感受到“規矩”的重要性。由此,在班會上,討論流動紅旗的問題,讓學生共同發表自己的想法和建議,如何去解決,如何更好地遵守校規校紀?最后,將問題集中在“升旗儀式列隊不整齊”“教室衛生不干凈”“做眼保健操有學生偷偷睜眼、不做”“放學排隊隊伍拖拉、散漫不整齊”等四方面。結合這些問題,讓學生提出改進方法。很多學生發現,之所以出現問題,與一些學生自我管理意識差有關。班主任補充,我們的班級管理中,監督崗位不明確,監督職責落實不到位,導致一些學生自我松懈,不守紀律。由此,我們該怎么辦?結果是進一步明確各監督職責,細化監督人,對違反《班級公約》者給予批評、指正等。《班級公約》的執行,對每個師生來說都是一種考驗。公約作為彼此共同遵守的規范和要求,就需要每個人都必須嚴格做到。在制定《班級公約》前,就組織班會討論“在校生一日常規表”內容,讓學生圍繞“應該做一個什么樣的小學生”展開討論,將各項標準進行說明。在擬定《班級公約》初稿時,充分尊重班級學生的意見,鼓勵班級學生參與擬定。如將各條款內容,由班干部負責,由各組進行討論、細化、確定,最后提交班會進行整合,由班級全體學生進行舉手表決,超過三分之二者,表示通過。
三、嚴格落實《班級公約》,助推學生全面成長
每個學生的成長,與班級管理工作息息相關。班主任在《班級公約》實施中,要關注每個學生的成長、變化,將《班級公約》更好地貫徹下去。如在公約實施的第一個階段,著重讓學生認識規則內容,了解公約要求,增強公約意識。如學校提出“微笑行動”,我們在班會上,強調對人要微笑,傳遞正能量。學會微笑,既有助于營造良好的師生氛圍,還能夠從微笑中化解尷尬、矛盾、沖突,增強學生自尊、自信。《班級公約》是一系列學生行為的指導綱領,在《班級公約》制定與實施中,班主任要立足兒童認知實際,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對相關條款內容進行變革、完善。《班級公約》是管理班級工作的基本規范,要有獎勵,有懲罰,體現公平、公正,有效遏制不文明行為。如“排隊”規則、“眼保健操”規則、“課堂紀律”、值日規則等等,讓每個學生都逐條誦讀,將規則內容與自己的言行統一起來,讓每個學生都落實到學習、生活中。
總之,班主任在治班中,要充分應用《班級公約》,將班集體作為管理對象,增強學生自律意識,提高學生自我管理能力。
參考文獻:
[1]胡靜.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策略[J]. 小學時代. 2019 (18).
[2]周繼榮.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策略[J]. 家長. 2019 (06).
(作者單位:江蘇省張家港市泗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