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方國
摘 要:如果一線教師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當中能夠積極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那么不僅可以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也能幫助教師提高教學質量。為此,本文先簡要介紹阻礙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培養的兩大要素,然后結合高中數學教學實際提出可行性更強的培養策略,以期幫助教師切實提高培養效率,幫助學生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
關鍵詞:高中數學;創造性思維;新課改;素質教育;分析
引言:
具有了創造性思維及其能力,才會進行創新和創造。而當前各個領域都在大力創新和創造,以形成強有力的“雙創”模式。基于此,高中數學日常教學中也要秉承著“創新”“創造”,積極探索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方式。所以,本文先簡要介紹阻礙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培養的兩大要素,后結合高中數學教學實際提出可行性更強的培養策略,將會給高中數學的實際教學帶來實質性改變。
一、對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造成影響的兩大要素
首先,高中生的自身條件。高中生是高中數學課堂的學習主體,是創造性思維能力培養的對象[1]。如果高中生在學習過程中能保持積極樂觀、努力向上的良好態度,那么將會對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產生積極作用。但是,現階段仍有多地高中數學教學采用傳統教學模式,削減了學生的積極性和興趣點,讓學生始終以消極的情緒對待數學學習,甚至是抗拒的狀態,非常不利于這方面素養的培養。
其次,高中數學教學的特點。在學習高中數學過程中,往往是先提出一些數學問題,然后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最后總結出數學結論并形成知識。但是,高中數學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大多以課本知識為主,且尋找的例題基本上是歷年高考題,并非踐行了“從生活中來用到生活中去”的理念[2]。這種教學方式雖然能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但他們也只能墨守成規地解題,非常不利于他們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這一點從學生解探索題速度慢和正確率低就可窺一二。
二、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可行性策略
(一)改變教育觀念,創新教學方式
傳統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在一定歷史時期發揮了作用,但在素質教育全面落實的如今,教師必須要改變教育觀念,同時還應為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不斷創新教學方式[3]。因為只有教師做到了這兩點,學生才會以“主人翁”的身份充分參與課堂教學,才會不斷發揮自主學習能力和積極探討相關問題,并最終依靠交流與合作形成有效認知。例如,當前常用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不僅實現了將課堂還給學生,而且讓學生在課前自主學習,這樣就能帶著問題學習和探索新知,自然教學效果更佳。學生在自主學習和探究的過程中,必然會嘗試利用各種方法解決問題,這就激發了他們的創造性思維。這種思維不必恪守常規,也不必完全“以教師為中心”,關鍵在于學生通過自主或生生、師生之間探討等方式解決問題。這樣一來,不僅培養了學生的自主性,也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讓多元化的課堂不斷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二)鼓勵學生勇敢質疑和大膽猜想
伴隨新課改在高中數學教學中逐漸得到體現,目前高中數學對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越來越重視,因為創造性思維能力是創新、創造的前提,是實現素質教育的重要基礎[4]。然而,只有學生主動質疑和大膽猜想,才會激發他們去探索和創新。所以,高中數學教師要鼓勵學生勇敢質疑和大膽猜想。例如,在講到“空間立體幾何二面角求法”時,教師要適當引導學生思考“是不是只有這種方法可以解決?”“是不是二面角的大小一定就是這樣?”等,從而讓學生勇敢質疑、大膽猜想。當然,在思考的過程中教師要給予一定的時間,這樣才能保證學生能充分地探究。另外,如果學生在探究過程中產生了疑問,那么教師可以做適當的指導或引導,但最終的學習方式仍以學生自己或生生之間的交流與思考為主,讓他們依靠自己或小組的力量完成問題探究,形成理解更深刻的知識。
結束語:
綜上所述,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方式和方法依托于日常教育教學,而教育教學對象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具有復雜性和多變性。所以,教師一方面要充分認識到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培養的教育活動也會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另一方面要積極探索可行的策略幫助學生形成創造性思維能力。當然,這不僅要教師主動改變教學方式,還要求學生主動質疑和大膽猜想。
參考文獻:
[1] 陳玉霞. 高中數學教學中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分析[J]. 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8(12).
[2] 梁海芳. 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分析[J]. 儷人:教師,2016(8):131-131.
[3] 汪圭. 淺談高中數學教學中對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J]. 中國校外教育,2016,573(28):91-92.
[4] 何勇. 淺談如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J]. 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7(21):20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