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芳
摘 要:識字教學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和基礎環節,也是包括語文閱讀在學在內的整體語文教學系統工程得以構建與穩固發展的基礎工程。新時期,以人教版教材為基礎進行整合之后而推出的部編版教材,不僅在教學內容方面進行了重要調整,而且在識字教學方面給與了更多的關注,對識字教學的方式也進行了多樣化設計,開創了多種教學活動并融合到識字教學過程當中。對此,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面臨著一定的教學挑戰。然而,如何以部編版教材為基礎,開展豐富而有效的教學實踐活動,極大提升學生的識字水平,成為教師應對挑戰,尋求教學機遇發展的重要方向。本文主要圍繞字理識字方法,對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識字教學方法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識字教學
部編版教材吸收了人教版教材識字教學的優點,在教學方面更加重視實踐,具有一定的先進性,在識字教學模塊內容設置上更為豐富。對于教師而言,如何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應用多種教學方法全面提升學生的識字水平是應著重考慮的問題。需要教師緊跟教材內容變化,使教學策略更加科學,以全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為學生高效學習語文知識打下基礎。一、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識字教學的意義?小學教育中培養學生進行識字教學,主要是讓學生掌握一定的識字基礎。當小學生識字量達到一定程度時,可以更好地進行語文閱讀和口語交際,課堂教學質量也會明顯提升。識字教學的過程也就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字的發音、形體以及字的內涵教學。對小學生而言,漢字是基礎性的認知工具,只有漢字量達到一定程度時,才能熟練應用漢字學會更多知識,形成良好的讀寫能力。在此過程中,小學生必須掌握漢字識讀方法,學會正確認識漢字,以全面提高識字水平。二、對小學低年級學生進行語文字理識字教學的策略?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正確認識漢字,就要在確定字的含義的基礎上,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考慮到漢字的工具性和實用性,對其中的演化字以及簡化字進行詳細解釋,將漢字賦予生活的內涵,讓學生可以更為簡單地理解這些漢字的意義。只有做好這方而工作,才能確保漢字字理教學順利開展。(一)注重基礎,進行啟蒙教育?低年級語文在學生的整個學習生涯中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口常的教學中,教師要注重語文基礎教育,對學生進行良好的語文啟蒙教育。“部編本”教材的設計遵守“平緩起步,穩步推進”的原則,因而在教學中,教師要深入到學生中間,抓住學生的心理特征和生理特征,促使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如一年級具有特殊性,它是小學生的過渡期和適應期,教師應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今后的學習奠定良好基礎。漢字是語文學習的基礎,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先幫助學生認識、學習一批簡單常用的漢字。在了解漢字的基礎上,教授孩子拼音知識,達到拼音與漢字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目的。如在學習漢字、拼音時,教師可以應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使漢字與拼音出現在同一個界面中,讓學生認識到漢語與拼音的關系。制作的課件可采用艷麗的顏色,使學生的視覺受到沖擊,有助于加深學生的印象,夯實語文基礎,更有助于語文啟蒙教育的落實。(二)溯源識字寫字,理解漢字形象?識字教學是建立在漢字演變規律基礎上的。教師采用黑板書寫、多媒體展示等視覺教學方法,以漢字為主要形式進行識字教學。這種教學方法的關鍵在于運用漢字的六種主要造字手段,通過聯想和想象的方法來闡釋漢字的發展過程,協助學生真正意義上實現識字并寫字的目的。在漢字發展過程中,一些獨體字會發展成合體字的偏旁。在部編本一年級教材中,學生識字寫字中百分之九十都是獨體字。因此,理解所要學習的肚子提所要表達的意義,能夠促進學生高效掌握其作為字的偏旁部首時所展現的含義。例如,在《語文天地4》中,對于“女”字的學習,學生運用追蹤獨體字的來源來理解詞義。在《語文天地6》學習“媽媽、牛奶、姐姐和妹妹”后,就會快速理解這些字代表女性頭銜。通過追溯源頭展開識字寫字的教學方法,可以促進學生在學習中良好地理解生字在拼音、形狀和意義之間的關系,增強學生對于識字的學習能力,優化其寫字的效果。(三)分類識寫,感受漢字的樂趣?生字分類識寫可以分為形聲字分類和偏旁部首字分類。例如偏旁部首字分識字寫字,是生字偏旁部首的出現,追溯生字偏旁的來源,理解偏旁部首的含義,由此促進學生明晰包含該偏旁的一類生字的基本含義。學生在生字分類的識寫過程中,既要牢記部首的名稱,而且要理解部首的含義,這將有助于今后學習合體的漢字。例如,“口”意思是與嘴相關聯等。并且部編語文新教材秉承新課程教學改革理念,將拼音、識字、閱讀三大板塊進行相互融合,以便更好地幫助小學生學好語文,進而為其他學科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識字與拼音的教學雙線并行、相互促進,而不再是相互分離、各自為政。從而更好發展思維、學習表達、積累知識,從而感受到語文學習的愉悅。三、結束語簡而言之,小學語文漢字的識字與寫字是小學低年級學生掌握知識的主要環節與關鍵。因此小學語文的識字與寫字教學在教材中起著主要的作用。它對促進學生整體綜合素質的發展與語言交際能力的提升產生重要的影響。小學語文教師不可以傳統、機械地傳授學生知識,而是需要依據學生所處的各個階段發展特點對其展開識字與寫字的不同教學,并且要按照小學語文教材的規劃要求,課堂中以學生為主體,通過科學合理的教學模式,增強小學生的獨立自主識字寫字的能力,促進學生良好發展。
參考文獻:
[1].劉建琴. 淺談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策略[J]. 基礎教育論壇(樂山)(3):38-39.
[2].王玉琴. 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探微[J]. 甘肅教育(4):9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