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學習動機是“直接推動學生進行學習的一種內部動力,是社會和教育對學生學習提出的客觀要求在學生頭腦里的一種反映。”學生的學習動機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行為和學習結果。本文將學習環境劃分為五個維度:家庭環境、學校外語教育方面的設備資料、課外外語使用和學習的活動頻率廣度和深度、課外活動教師的支持方式和支持度、課堂外語老師目標語使用的頻率,分別探討其對于學生長時學習動機的影響及程度。
關鍵詞:學習環境長時動機學生
一.引言
學習動機對學生學習具有啟動和維持作用,對學習過程有監控作用,主要表現在學生學習的興趣、意向、愿望或需要等形式上。學生的學習動機是影響學生學習的重要因素,學習動機本身也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研究和關注目標,同時也是教育界的關注熱點。
目前國內主要傾向于研究學習動機的所有相關影響因素,研究范圍較大且不夠具體;大多數研究以大學生作為研究對象,明確以小學生作為研究對象的文獻很少。本研究著重探討學習環境對于小學生長時動機的影響,細化研究對象及研究內容,豐富研究文獻資料,為后續的研究提供相應的理論支撐;同時提出一些提高小學生外語學習動機的可行性建議,。
二.研究設計
1.研究目的
本研究以問卷的方式,對西安外國語大學附屬小學的二、三年級的小學生學習動機的影響因素進行調查,旨在了解學生學習動機的總體態度;不同學習環境對學生的長時動機是否存在顯著性影響及影響程度,從而為小學生外語學習動機的提高提出一些具體化的建議。
2.研究問題
①學生外語學習動機的總體態度如何?
②不同的學習環境對學生長時學習動機是否具有顯著性影響?影響程度如何?
3.研究對象
本次研究對象是西安外國語大學附屬小學兩所分校的二、三年級學生。樣本總量為393,其中,三年級193人,占比49.1%;二年級200人,占比50.9%。
4.研究方法和數據收集
本研究采用問卷調查法進行研究。研究問卷參照高一虹研究中的部分問題,題型采用李克特量表形式編寫,便于學生填寫即問卷回收、處理及分析。
5.數據分析方法
研究運用SPSS20.0數據分析軟件處理原始數據,對研究問題進行驗證分析。首先采用描述性統計分析,了解研究對象外語學習動機的總體態度。其次采用描述性統計分析、單因素方差分析、相關性分析的分析方法,驗證學習環境不同維度對學生長時動機是否具有顯著性影響及其影響程度。
三.結果與討論
1.問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通過SPSS對問卷題項進行項目匯總,得到新的問題研究項,分別為:家庭環境、學校外語教育方面的設備資料、課外外語使用和學習的活動頻率廣度和深度、課外活動教師的支持方式和支持度、課堂外語老師目標語使用的頻率,以及學生長時學習動機。通過可靠性分析,得出基于標準化項的a系數為0.873>0.8,表示量表的信度可以接受。(詳參照圖2)此外,通過因子分析對問卷的結構效度進行分析。結果顯示,KMO值為0.806> 0.7,說明問卷的結構效度良好。(詳
2.學生目前對于學習動機的總體態度如何
對學習環境的五個維度和長時動機問題項進行描述性分析,得出學習環境均值在3.7-4.7之間,靠近數值5,偏向于選項“絕對是”,因此表示學生對其目前的學習環境表現出較為積極的態度,長時學習動機均值為4.569,靠近于5,說明學生在學習中,普遍具有較好的長時動機。(詳參照圖4)
3.不同的學習環境對學生長時學習動機是否具有顯著性
通過單因素方差分析,可以看到,學習環境的五個維度sig值均小于0.05,表示這五個維度的影響因素與學生的長時動機顯著性相關。結果顯示,后四項的sig值均為0.000,表示差異性極其顯著,此外,家庭環境為0.005,雖有差異性,但相對于其他四項則顯著性不高,因此,對于學習環境中的家庭環境中的五個原始問題再次進行方差分析,可以看出在家庭環境維度中,問題1和問題5的sig值小于0.05,表示家人是否會英語和父母的鼓勵對于學生的長時學習動機會產生顯著性影響,而其余因素影響相對較小。(詳參照圖6、7)
通過上述研究發現,問卷中設定的五個環境維度與學生長時動機均顯著性相關,接下來將研究五個維度的相關性程度,并依次排序。存在顯著性后,查看Pearson系數>0代表兩變量正相關。**.表示在0.01水平(雙側)上顯著相關,以上所有維度數值均符合此條件,則表示學習環境的五個維度與長時動機均在0.01水平上顯著相關。通過比較Pearson系數值,得知五個維度對長時動機的顯著性影響由大到小排序如下:課堂外語老師目標語使用的頻率、課外活動教師的支持方式和支持度、學校外語教育方面的設備資料、課外外語使用和學習的活動頻率廣度和深度、家庭環境。(詳參照圖8)
四.總結與建議
通過本次研究,了解到西安外國語大學附屬小學低年級學生中,學生外語學習動機較為積極;本研究中五個維度的學習環境均與學生長時動機顯著性相關。
綜上,針對學校和教師:首先,教師應積極參與學校的各項培訓,不斷提高自身的外語綜合素養;其次,教師應在日常的教學中,積極的鼓勵學生參與各種外語活動,研究表明教師的鼓勵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最后,學校應盡可能的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外語學習環境。
針對家庭:父母應盡可能的為孩子提供良好的外語學習資源,積極鼓勵孩子練習外語。學校和家庭共同的努力,才能夠更加全面的促進學生的學習動機,使其外語學習不斷的提高。
參考文獻
[l]于艷輝,談小學生學習動機的特點與培養[J].遼寧教育學院學報,1994(04):56-59.
[2]動機策略、學習動機和動機行為的內在關系——基于大學英語課堂的實證研究[J].徐智鑫.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2014(03)
[3]Richard lerner. Willis F Overton.Handbook ofChild Psychology and Developmental Science.vol. (Theoryand Method) [M].Wiley Press.2015.
[4]趙炬明.助力學習:學習環境與教育技術——美國“以學生為中心”的本科教學改革研究之四[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02):7 25.
[5]馮忠良.教育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作者介紹:郎彤,西安外國語大學2018級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為國際教育與國際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