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清清
摘 要: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愛國,是人世間最深層、最持久的情感,是一個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1]當前,“偽愛國”現象披著“愛國主義”的外衣,以各種形式隱匿在熱點事件和輿論場中,危害著國家和社會。通過分析“偽愛國”的類型、現象本質及原因,引導公眾從現象深入本質,在紛繁復雜的各類愛國現象中辨別和揭穿“偽愛國”,共同營造理性愛國的良好生態。
關鍵詞:偽愛國;愛國;愛國主義教育
當前,國際國內形勢發生了廣泛而深刻的變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既面臨難得的歷史機遇,又面對諸多的風險挑戰。近年來,D&G辱華、VOGUE中國臉模特、家樂福抵制事件、保釣事件等層出不窮。立足疫情當下,“抗疫愛國”的話題也高居不下,網上的愛國和“偽愛國”現象相互交織,不易辨別,給弘揚愛國主義、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帶來挑戰。對“偽愛國”現象進行探析,分析“偽愛國”現象的類型、本質和產生的原因,有利于引導公眾辨別和拒絕“偽愛國”,樹立正確的愛國觀。這也是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的重要方面,對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重大意義。
一、“偽愛國”的類型
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美德,是集情感、思想、情感和行為為一體的利國利民的社會意識形態。而“偽愛國”披著各種“愛國主義”的外衣,行的卻是危害國家不利人民的事。“偽愛國”經常隱匿于各種“辱華”“民族主義”“抵制外國貨”等輿論中,并逐漸成為一種風氣,總結和明確“偽愛國”的幾種類型,有助于我們更好的探析和辨別“偽愛國”現象。
(一)一根筋式“愛國”
“一根筋式愛國者”,他們認為且相信國家是唯一值得追求的目標,認為愛國就要愛它的全部。他們維護國家利益,但是卻缺乏辯證的思考能力。它常將“愛國路徑選擇”的差異,輕易地、簡單化地轉化成“愛國/不愛國”的二元之別[2],容不得一點對于自己國家的質疑和批評,認為這些質疑和批判都是不愛國的表現,這實際上是非理性民族主義的一種表現。
(二)口號式“愛國”
“口號式愛國”者,他們總是把“愛國”掛在嘴邊。例如涉及到臺灣問題,他們不去了解歷史和當前實際,卻總空喊著:應該以武力解放臺灣!在面對日本問題,他們不分問題和對象,高喊:我們要抵制日貨,驅逐慕洋犬!但是,這群人真的就只有口號,他們自己本身也在用著日貨,且實際上并沒有身體力行地做出對國家有益的行動,甚至有時候還會因為自己的言論做出傷害同胞和國家的事情,他們就是典型的“嘴強愛國”。
(三)流氓式“愛國”
生活中經常存在著“你不這樣做就是不愛國”的流氓式愛國現象。例如,朋友圈經常出現的“不轉就不是中國人”等恐嚇式的文字,意味著如果你不轉或者忽略,就是被“開除了國籍”,就不是中國人了。也有“你愛國為什么還開日產車、還使用外國的美妝”、“國內疫情嚴重你為什么在外國不回來,你不愛國”……這些行為實際上是把對國外的仇恨轉向了對國人的強迫和侵犯,在根本上是對自己同胞的道德綁架,是借“愛國”之名抺黑愛國的惡劣行為。
(四)跟風式“愛國”
時下有這么一群人,他們參與到“偽愛國”行為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缺乏自己獨立的思考和判斷。他們被身邊的人和網上的言論迷惑,深陷在“偽愛國”的陷阱中,覺得大部分都在這么說、這么做就是正確的愛國言行,自己只有這么做才能表現出自己的愛國情感。于是,產生了跟風、盲從的行為。疫情期間,互聯網上充斥著大量謠言,關于xx藥能抵抗新型冠狀病毒等的信息,很多公眾看到消息沒辨別真偽就立即轉發。這樣的跟風式愛國,往往對事件沒有起到正面作用,反而成為擾亂社會的一股力量,反而對自己的同胞和國家造成傷害。
(五)利益式“愛國”
當前,全媒體時代,人們對于“愛國”話題的參與度越來越高。于是,一些居心不良的媒體就企圖靠販賣“愛國”來謀取利益。他們利用當下關乎國家的熱點事件,通過各種夸張甚至虛假的標題來博取公眾的眼球,蓄意通過一些激烈和極端的觀點,引導話題討論,造成輿論場的混亂,以此來蹭熱度,或者讓自己成為“愛國”的代言人和名人。除此之外,這類“偽愛國”者中,也有在利益的驅使下,表面愛國但實際上卻做著對國家有害的事情。小到破壞環境和規則,大到打著“愛國”的名義做違法犯罪的事情。在這些人眼里,只要他是愛國的,是為了國家好,就可以登上道德的制高點,擺脫道德和法律的束縛。
二、“偽愛國”現象的本質
愛國主義是愛國思想、情感、行為的統一體,包含情感、思想和行為三個基本方面[3],只有做到愛國情感、思想和行為一致的人,才是真正的愛國者。而“偽愛國”者們實際上是借“愛國之名”行道德綁架、傷害同胞、破壞社會、損害國家利益之事,他們既沒有真正的愛國情感也沒有愛國思想,更沒有愛國行為,與真正的愛國要求是相悖的。
(一)“偽愛國”與愛國情感的要求相悖
愛國主義首先表現為一種情感。愛國情感是人們通過主觀感受和自主意識對自己祖國情感的一種真情流露與表達,是一種對國家和人民深厚的感情。從顧炎武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到鄧小平的“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情地愛著我的祖國和人民”,從古至今,每一個愛國主義者,都有一腔對自己祖國的熱愛之情。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愛國不能停留在口號上,而是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國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獻國家。[4]反觀之,“偽愛國”者們,一邊享受著國家給予的物質和精神保證,一邊靠賣弄文字、空喊口號,通過行損害國家和人民利益之事來表達愛國情感。這些與愛國情感的要求是相互矛盾。“偽愛國”情感的表達呈現非理性、盲目性、極端化、表面化,與愛國情感理性、正面、深沉的內在要求相悖。這種愛國情感,隨時可能轉化為不正思想和有害于國家、社會和人民的極端行為,是必須警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