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英
摘 要:精準醫學是現代醫學發展的方向,PBL教學法是以學生為主導教師引導歸納總結的教學方式。結合精準醫學的PBL 教學法應用于分子生物學檢驗可顯著的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課堂參與度。文章對結合精準醫學的PBL教學法相關內容進行闡述,以期在教學實踐中能夠獲得更多經驗。
關鍵詞:精準醫學;PBL 教學法;分子生物學檢驗;應用
精準醫學是隨著經濟進步和社會發展而形成的新型的臨床診療模式。臨床醫生在面對患者時常由于病情輕重的不同、個體差異、生活習慣等而采取不同的預防和診療方案,這意味著在臨床診療過程中需注重個體差異性。在這一臨床背景下,精準醫學的概念被提出并得到迅速發展。精準醫學是以患者為中心,利用生物信息學、分子生物學技術等多學科、多技術綜合運用而形成的診療方式,實現對患者的精確診斷,合理用藥提高臨床的診療效果。
優秀人才的培養是促進醫學發展的重要條件,在人才培養的過程中灌輸精準醫學的理念對縮小教學與實際工作中的差距尤為重要。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以教師單純教授知識為主,在長期的培養過程中發現學生普遍缺乏自主思考問題的能力。為了更好地適應臨床診療方式的改變,在醫學院校的教學過程中也應進行相應的變化,因此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教學法被引入到分子生物學檢驗的教學過程中。PBL教學法是以學生為中心,以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為特點的教學方式,盡可能的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及提高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
1. PBL教學法的含義
分子生物學檢驗是以實際應用為主的實踐性學科,在實踐應用的過程中需注重理論知識的融會貫通。PBL教學法在20世紀誕生于加拿大,它以問題為為導向,以實際解決問題為目標的新型教學模式[1]。教師使用PBL教學法結合具體的教學大綱構建不同的問題情境,幫助學生以實際運用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為主,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該教學法中更多地是起到引導、歸納的作用而非傳統的知識的傳遞者,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能動性學習知識掌握相關技能。在PBL教學法中學生帶著問題去思考、討論,可通過查閱相關文獻、討論等多種方式,提高學生的閱讀、團隊合作、與人溝通交流等多種能力。
2. 結合精準醫學的PBL教學法在分子生物學檢驗課程中應用的可行性
分子生物學檢驗是快速發展的一門醫學基礎學科,在醫院、研究所、第三方檢驗機構都有廣泛的應用。它以生物大分子蛋白質和DNA為目標,運用不同的檢測方法分析蛋白質和DNA的變化規律來探討生命的本質。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往往單憑個人有時很難解決問題,更多時候需要通過多人、多種方法的共同努力促進問題完美解決。結合精準醫學的PBL教學法是以學生為中心,以未來的實際應用為追求,以完美解決問題為目標,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根據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完美高效解決問題的能力。兩者在未來的具體應用中存在更多的相似性,若兩者能夠完美結合,可進一步促進學生多種能力的培養減輕未來在職場工作中遇到的阻礙。
3. 結合精準醫學的PBL教學法實施要點
3.1 合理選擇教學內容
教材是教師傳道授業解惑的根本,以教材為藍本,以問題為導向,最大程度的結合臨床,對目前PBL的資料教師充分進行學習討論、學習先進經驗少走彎路。根本PBL的教學模式教師需要自行查閱大量的學習資料從而合理的設計問題、尋求問題的答案。學生同時也可以通過學校圖書館、電子期刊、專業的視頻網站等不同方式獲取知識,學生帶著問題去尋求答案,可有力的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3.2 成立學習小組
教師在該學科課程開始時根據班級人數隨機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學習小組,每組約6人,小組同學根據下次課程前教師提出的問題合理分工、團結協作對問題進行分析后通過組內討論、查閱資料等不同方式進行信息的搜集、分享、整理并最終形成答案。組內推舉出一名合適的人員在下一次課時對問題進行解答,然后由其他組的學生進行討論,教師進行合理的引導、歸納、總結。這種學習的模式建立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
3.3 教學內容的掌控
在理論教學過程中,教師可根據不同問題合理設置教學內容,將結合精準醫學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教學中。但是在實驗過程中學生對具體的實驗課程不甚熟悉,尤其是涉及到具體貴重的儀器、試劑等。學生在進行實驗操作前可能并沒有實際的操作經驗,教師如果只是最后起歸納總結的作用并不能很好的完成整個實驗操作。這時更多的需要教師的引導作用“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會學生熟練使用儀器并對學到的知識進行融會貫通。
3.4 課程的考核
結合精準醫學的PBL教學模式運用到分子生物學檢驗課程中可檢驗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溝通交流能力和團結合作能力。采用適當的方式對課程進行考核是檢驗學習成果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式。各個小組間采用總結、匯報等方式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教師在對展示的過程中所顯露出的問題進行更正、引導同時結合精準醫療模式所依托的案例進行深入分析、討論以及現有醫療模式對學生的要求進行引導使學生認識到自身存在的不足,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進而推動此種教學法在課程中的廣泛應用。
4. 結合精準醫學的PBL教學法的應用方法
4.1 提高對教師的要求
新的教學方式的引入能夠盡可能地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新的教學方式中更多的是起到引導、歸納、總結的作用,這也對適應傳統教學方式的教師來說提出了更大的挑戰,教師需要在上課之前運用多種不同的信息平臺合理設置好案例背景、提出不同的問題、上課時充分發揮引導、更正、總結作用,課后對學生不能解決的問題予以指導,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思想。
4.2 注重學生科研思維能力的培養
高職院校是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主,但是也要關注對學生科研思維能力的培養。教學方式的不同對學生帶來不同的學習體驗,在PBL教學法中教師對學生的引導作用體現在各個角落。科研思維能力的培養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長年累月不間斷的訓練,培養學生嚴謹的觀察能力和動手能力。同時對于授課過程中設置的案例、問題等應該緊跟科研前沿,把最新的知識融入課堂教學過程中開拓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將來進行科研學習提供一定的基礎[2]。
5. 結語
在醫學院校中教師傳授理念的不同對學生思考問題的方向產生著重要影響。在傳統的醫學模式中以教師為主的方式逐漸暴露出一些問題,隨著精準醫學的出現改變了人們對于醫學的一些看法。在新的醫療時代背景下,引入新型的教學方式對課程進行改革,可顯著的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新型的教學方式同樣也對教師提出了更大的挑戰,也同樣需要教師在使用PBL的教學方式中不斷的學習,運用多種方式查找資源,進而可以較好的掌控課堂秩序,合理引導學生發散思維,保證教學大綱完整實施的同時提升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Rhemj.Problem-Based Learning:An Introduction[J].The National Teaching&Learning Forum, 1998, (1).
[2]張健,夏春麗,王燕等. 基于PBL教學法的分子生物學教學改革[J]. 教育教學論壇,2018 (37) : 117-118.
(作者單位:常德職業技術學院醫學系,湖南 常德 41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