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瑩
摘 要:本文從本校實際情況出發,分析了學生在參加電子設計競賽的過程中實際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教學轉化的改革目標和研究方法,簡要闡述了適合高職院校的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教學轉化探索思路。
關鍵詞:電子設計競賽;教學轉化;網絡課程平臺
1 引言
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是1993年由原國家教委和信息產業部倡導的,在全國普通高校組織開展的四大學科競賽之一,是面向全國大學生的群眾性科技活動,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協作精神,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有力措施。現在,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已越來越成為有關高校檢驗教學改革、學生綜合素質的試金石,競賽證書成了大學生就業的重要依據。
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從理論設計到實際制作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這對于參賽學生來講是一次很好的鍛煉,同時這些要求也正體現了今后社會對相關專業大學生的基本要求。對學校而言,這就要求培養的學生不應是照貓畫虎的高手,而應是基礎扎實、知識面寬、富有創新精神和競爭意識的人才。
2 本校現狀
多年來,本校每年都組織十支左右隊伍也就是約三十人參加電子設計競賽,雖然在省級比賽中獲得過各類獎項,但從總體情況分析,獲獎率不高,突出成績較少,截至2018年底,甚至從未有機會沖擊國獎。每次參賽,在四天三夜的比賽過程中,參數選手疲憊不堪,指導老師精神緊張,但最終成績總是差強人意。究其原因,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學生的電子技術理論基礎不扎實。這可能是高職學生普遍存在的一個通病,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不喜理論學習,對知識模塊僅限于表面的理解。這就導致了遇到新問題時,無法從基礎的理論知識中去尋找切實有效的解決辦法,也就是不會融會貫通地將理論用于實踐。
(2)分析賽題的能力有待加強。到了賽場上,拿到賽題后,很多學生覺得無從下手,或者分析賽題就得占據大量時間,從而導致比賽時間緊張。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學生缺乏大量的賽項訓練,如果在賽前能多訓練往年的各類賽題,這種情況將會得到很好的改善。
(3)前期準備不充分。從功能模塊到常用芯片、元器件,再到紙箱、黑膠等,只有到了賽場上才會真正體會這些前期準備的重要性。由于事先考慮不足,經常會導致重要器件耽擱在路上、制作調試時間嚴重不足等情況。
(4)現場測試發揮不穩定。電子設計競賽是作品選送型的,但必須有現場測試環節,要求參賽選手到指定測試地點進行現場評測。時常會有作品完成得很好、但現場測試掉鏈子的情況發生,原因有很多種:學生的心理素質不行,在現場過于緊張,導致操作失誤;學生只會使用自己的儀器設備,到了測試地點之后發現現場的儀器設備不會使用;作品的制作質量不夠好,經過長途運輸后,出現了故障;等等。
3 改革目標
總體目標:對電子設計競賽項目進行詳細的教學資源開發,將完整的教學資源置于網絡化教學平臺,并依托所轉化的教學資源開展教學實施。
擬解決的關鍵問題:從海量的競賽內容里選取最有代表性的內容,對其進行教學轉化,并開發出完備的配套教學資源。
具體改革內容:
(1)競賽訓練項目設計。擬設計如下競賽項目:信號源與有源濾波器模塊、數控電壓電流源模塊、AD轉換模塊(含并行、串行、低速、高速AD)、DA模塊(含并行、串行、低速、高速DA)、微控制器模塊(含51、M3、AVR)等將開發出來。此外,將歷年電子設計競賽項目進行設計,成為備賽學生的訓練項目。
(2)訓練項目形成資源庫。每個訓練項目都有對應的PPT講解、微課講解、說明文檔、指導書、參考資源庫,以便學生能夠自主學習、自主掌握,減輕教師的指導壓力。
(3)在網絡平臺上建立訓練課程。將所有資源置于網絡學習平臺,可以把教學資源組合作為課程授課資源,也可以組合為訓練課程,如此學生可以方便獲得資源,并且,學生可以在平臺上和老師溝通,這些學生的問題及解答都積累在平臺上,對于其他學生參考是很有價值的。此外,還可以積聚多位指導教師的力量,將競賽項目不斷拓展和完善。
(4)教學實施。在網絡化平臺資源建設完成后,經實際運行過程進行驗證與修正。
4 研究方法
(1)文獻研究法。搜集電子設計競賽教學轉化的方法,高校人才培養方法及實施等國內外相關理論及研究現狀,為課題研究創設一個較高的立論點。
(2)調查研究法。通過電子相關企業和電子設計競賽的行業對人才的類型、能力、需求等現狀調查,全面把握課題研究重點和基礎,選準研究方向,突出課題研究的現實性和針對性。
(3)比較研究法。通過實施電子設計競賽教學轉化的實驗班和非實驗班的對比,實驗班試驗前后對比,通過及時跟蹤監測、數據統計分析,發現總結實施電子設計競賽教學轉化的效果和意義。
(4)行動研究法。通過制定若干個電子設計競賽教學轉化實施計劃,提出假設,反復實踐,通過“設計—實踐—研討—修正—再實踐”的行動研究方式,及時進行反思、評價和總結,形成有效的電子設計競賽教學轉化的教學改革模式和成功經驗。
5 結束語
本教學改革研究的立足點是電子設計競賽的特點、基于網絡平臺授課的人才培養的優勢、高職學生學習現狀及特點。在整合、集成、深化已有教學改革成果的基礎上,從提高學生電子產品設計能力出發,構建了科學合理的教學資源,保證了人才培養的有效實施,具有堅實的理論支撐和現實可行性,并且在同類院校中也具有一定的推廣應用價值。
(作者單位:金華職業技術學院信息工程學院,浙江 金華 32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