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英
摘? 要: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也一直處于不斷的探索中,其中小組合作學習逐漸成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合作學習的理念符合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小組合作意識,還能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本文將從創設情境、組織競賽游戲、及時進行課堂評價三個方面,談談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合作學習策略。
關鍵詞:合作學習;小學數學;教學模式
合作學習模式符合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也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因此合作學習模式有利于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課堂學習。合作學習是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設置相關的探討問題,讓學生通過自主思考、合作探究、小組分享等方式進行學習。現階段很多教師在積極探索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但仍然存在很多問題影響課堂教學效果。筆者結合自身的實踐經驗,將合作學習策略分享如下,希望給廣大教育工作者以參考。
一、創設教學情境,營造合作氛圍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合作學習模式的順利進行需要教師創設一個有助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的氛圍,使學生能夠積極地、主動地參與到合作學習中去,發揮出自己的最佳學習狀態,以保證合作學習的有效性。在情境的創設中,教師可以結合課堂所要講授的內容以及學生的興趣愛好,利用多種形式營造一個利于合作學習的課堂氛圍,使學生積極自愿地融入到合作探究過程中去。
例如,在教學“小數乘整數”這一知識點時,教師可以給學生設置這樣的情境:中秋節馬上就要到了,媽媽想要帶小明去超市買一些月餅。到超市一看,每個月餅要2.5元,媽媽想要買5個,那么應該付多少錢呢?情境問題提出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探討,讓學生們彼此討論,如果是你跟媽媽去超市買月餅,你會如何估算價格。討論后每個小組將討論思路列成算式,看看能有幾種算法。最后在全班進行分享,列出學生們的所有思路,教師一一進行評價并總結,并指導學生掌握2.5×5的簡便算法,由此讓學生掌握小數乘整數的算法。為了進一步鞏固學生的認知,教師可以順勢繼續提問:小明的媽媽又看到了酸奶,想買3瓶,每瓶6.5元,大家幫忙算算,買酸奶需要多少錢呢?讓學生獨立計算后在小組中分享,驗證彼此的正誤,最終達到小組成員都掌握這一算法的目的。
二、組織競賽游戲,提高學習動力
在合作學習中滲透游戲的元素,會讓學生更有學習的動力,也能使課堂的氛圍更加活躍。除此之外,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數學競賽游戲,不僅能促進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還能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以及共贏意識。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并不是為了活躍氣氛而組織游戲,而是以幫助學生掌握數學知識為目的,針對性地設置競賽游戲,要既有娛樂性,又有教育性,保證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例如,在學習完“四則運算”這一知識點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組競賽游戲,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解題,贏的隊伍有獎勵。游戲之前,教師先宣布游戲規則:游戲開始時將給每一組發試卷,試卷上都是四則運算的題目,每個人拿到試卷后按順序解其中的三道題,答完后迅速傳給本組下一個人,接著解答下三道題,答完傳給下一個人,以此類推,直到把試卷所有題目答完后上交試卷,教師看哪個小組答得又快又對,對獲勝的前三名的隊伍發放獎勵。最后,教師根據學生的答題情況,將試卷的重點題目、易錯題目和難點題目進行講解和總結,確保學生學會解答試卷上的所有題目。由于這樣的游戲競賽涉及到整個小組的榮譽,學生會更加用心解題,不僅能培養學生的團隊榮譽感,還會鍛煉學生的數學解題能力,提高學習效果。
三、重視教學評價,提升教學效果
要想最大限度地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作用,教師要注重進行教學評價,著重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評價,提高學生的團隊榮譽感,讓小組成員間的配合更加默契。教師在評價時,可以不再以個人的具體情況進行評價,而是轉變為以小組整體的表現為評價目標,讓每個小組成員根據教師的整體評價集體做出努力,培養學生強烈的集體意識,為以后的合作學習打下基礎,提升合作學習的效果。
例如,在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競賽游戲時,教師要根據每個小組的成績進行小組整體的評價,不管是表揚還是批評,都不要具體到某一個人身上,而是具體到組上,讓學生自己明白由于自己的努力或者失誤給整個小組帶來了榮譽或者批評,使得學生的團隊榮譽感更加強烈,更愿意為了小組的榮譽努力學習,不給小組拉后腿,盡自己的全力使所在小組獲得榮譽。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課堂中運用合作學習模式,需要教師從具體問題情景的創設入手,為學生的小組合作營造氛圍,還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組織學生進行有趣的數學競賽活動,最后注意及時對教學進行評價,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課堂知識。
參考文獻:
[1]羅銀萍.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實踐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49):156-157.
[2]張寶.小學數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運用[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6(1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