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東南亞經濟發展的地緣政治影響

2020-07-27 02:05:39曹云華孫錦
東南亞縱橫 2020年1期
關鍵詞:經濟發展

曹云華 孫錦

摘要:傳統的地緣政治理論僅以地理位置來探討政治經濟的影響,經濟全球化賦予地緣政治新的內涵,一國的政治經濟影響大大超越了傳統地理上的邊界。東南亞處于一個特殊的地理位置,東盟長期奉行開放的地區主義政策,域外大國在該地區爭相擴大其存在與影響。東南亞經濟最近10多年實現長期穩定持續的發展與增長,其意義遠遠超出經濟本身,將對該地區乃至亞洲新的地區秩序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從經濟體量來看,東盟是世界第五大經濟體且經濟增長率維持在6%左右,是世界上最具經濟活力的地區之一,在如今大國關系緊張的環境下,東盟成為各國積極合作的對象。從地緣政治的角度看,東南亞是大國博弈的焦點地區,東盟在過往的“大國平衡”戰略中已經積累了足夠多的應對大國關系的智慧。

關鍵詞:東南亞經濟;東盟;地緣政治;大國關系;周邊環境

[中圖分類號] D733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 ? ? ?[文章編號] 1003-2479(2020)01-092-11

The Geopolitical Influenc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Southeast Asia

CAO Yunhua, SUN Jin

Abstract: The traditional geopolitics only discusses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influenced by geographical location. However, economic globalization gives geopolitics new connotation, and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influence of a country greatly exceeds the traditional geographical boundary. ?As Southeast Asia is in a special geographical position, ASEAN has long pursued an open regionalism, and the major powers outside are competing to expand their presence and influence in the region. The long-term, stable and sustained development and growth of the Southeast Asia economy over the last decade or so is far more significant than the economy itself, and will have a significant and far-reaching impact on the new regional order in the region and in Asi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nomic volume, ASEAN is the fifth largest economy in the world, with an economic growth rate of about 6%, making it one of the most economically dynamic regions in the world. In todays tense environment of major country relations, ASEAN has become the object of active cooperation among all countries. From a geopolitical point of view, Southeast Asia is the focus of power game,and ASEAN has accumulated enough wisdom to deal with the big power relations in the past “Big Power Balance” strategy.

Key Words: Southeast Asia Economy; ASEAN; Geopolitics; Great Power Relations;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本文不是一般地探討東南亞經濟,而是試圖通過分析東南亞經濟探討其地緣政治影響,即用國際政治經濟學的方法研究東南亞,探析東南亞經濟增長與發展對區域的影響。筆者認為,東南亞經濟長期穩定地持續發展加強了東盟的區域中心地位,促使周邊大國重新認識東盟,導致該地區力量對比關系發生新的變化與重大調整。

一、 東南亞經濟發展概況及其特點

(一)東南亞經濟發展概況

1. 區域經濟穩步增長

自2000年至今,東盟經濟一直保持穩定增長,2000—2017年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平均增長率達到5.3%。2017年,東盟GDP達到2.77萬億美元,是2000年6150億美元的4.5倍,東盟成為世界第五大經濟體。2017年,東盟人均GDP達到4308美元。據世界銀行預測,未來兩年,東亞及太平洋地區的經濟平均增速將從2018年的6.3%下降到6.0%,但東南亞整體仍將保持5.2%的穩定增長。在產業方面,東盟服務業所占份額不斷增加,農業和制造業的份額則持續下降。當前,農業僅占東盟GDP的十分之一,服務業占50.9%,制造業占36.8%。

2. 外國投資持續增加

流入東南亞國家的外國直接投資額(FDI)從2016年的1230億美元增加至2017年創紀錄的1370億美元。東盟占流向發展中經濟體FDI的比例也從2016年的18%上升至2017年的20%。東盟內部的投資是該區域外國直接投資的最大貢獻者,達到270億美元的新高,占FDI份額比2000年5.6%的水平增長近4倍。區域內投資的最大來源國是新加坡,達到69%,其次是馬來西亞和泰國,東盟內部約有95%的投資來自這3個國家。歐盟仍然是東盟以外最大的FDI流入來源,但其所占份額已從2000年的42.2%下降至2017年的18.3%。日本、中國、中國香港等也是東南亞FDI的重要來源。近年來,地區產業投資格局發生重大變化,批發零售貿易超過金融、房地產和制造業成為最大的產業受惠者。批發零售方面的直接投資額增加75%。據預計,東盟擁有超過2萬億美元的基礎設施投資機會,東南亞地區仍具有較大的投資吸引力和投資潛力。

3. 堅持多邊自由貿易,國際貿易額不斷提高

在國際商品貿易方面,東盟商品貿易總額從2000年的7900億美元顯著增長到2017年的2.574萬億美元,增長近2.3倍。商品出口額也持續增長,2017年達到1.322萬億美元,商品進口額為1.252萬億美元。東盟內部貿易的比重不斷提升,2017年,東盟內部商品進出口額分別占東盟進出口總額的23.5%和22.3%。最大出口市場依次是中國(14.1%)、歐盟(12.0%)、美國(10.8%)和日本(8.0%);最主要的進口來源地分別是中國(20.3%)、日本(9.1%)、歐盟(8.3%)、韓國(7.9%)和美國(7.3%)。在國際服務貿易方面,東盟服務貿易出口總額也從2005年的1134億美元增長到2017年的3605億美元,東盟服務貿易進口總額從2005年的1408億美元增長到2017年的3427億美元。

(二)東南亞經濟發展特點

1. 東盟新成員國——柬老緬越(CLMV)表現突出

2000—2017年,東南亞國家中GDP年平均增長率最高的是緬甸(10.0%),其次是柬埔寨(7.7%)、老撾(7.1%)和越南(6.5%);CLMV的GDP平均增長率為7.6%,明顯高于東盟6個老成員國5.0%的年平均增長率。在人均GDP方面,CLMV也有顯著的提高,其中增幅最大的是老撾(662.0%),其次是緬甸(502.3%)、越南(492.3%)和柬埔寨(394.0%)。2018年,盡管受到不利的世界經濟形勢的影響,但CLMV四國仍然保持了較高的經濟增長率,其中柬埔寨最高(7.3%),其次為越南(7.08%)。流入CLMV的外國直接投資份額連續三年增長。2017年,流入CLMV的FDI總額增長21%,達到230億美元,創歷史新高,占東盟FDI總額的17%。其中,越南超過140億美元,是東盟第三大投資接受國,占CLMV國家外資的60%以上。

2. 數字經濟快速發展

近年來,東盟的數字經濟一直在快速發展。目前,東盟擁有僅次于中國和印度的世界第三大互聯網用戶,并積極參與促進數字經濟和信息通信技術發展的基礎設施投資。2017年,東南亞地區互聯網經濟在線交易價值預計為500億美元,預計2025年將增加至2000億美元。東盟數字經濟的發展催生并推動越來越多的數字或科技初創企業。截至2018年8月,東盟共有1.35萬多家數字或科技初創企業,其中,有近三分之二位于新加坡(34%)和印度尼西亞(31%)。東盟經濟的一項重要發展是近年來數字經濟的投資不斷增加,其中包括電子商務、金融技術、風險投資和其他數字活動,例如發展數據中心、各種信息和通信技術基礎設施等。東南亞的數字經濟仍有較大的增長空間。數字經濟領域的跨國公司越來越重視東南亞地區,預計未來幾年,數字經濟對東南亞地區GDP的貢獻將顯著增長。

3. 大型跨國公司在區域投資中占主導地位

大型跨國公司等企業集團是東南亞最重要的投資來源,它們的區域擴張在促進東盟內部投資增長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在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的背景下,東盟100家最大跨國公司的總資產自2010年以來增長65%,接近1.1萬億美元。這些跨國公司有90%以上位于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和菲律賓等國。區域外跨國公司也一直在積極投資東盟國家,并主要通過新加坡進行投資。跨國公司等企業集團除了在東盟區域投資中占據主導地位,還通過其廣泛的經營活動在地區各國相互聯系及與地區外國家聯系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今后,東盟將進一步推動企業集團參與區域投資。

4. 區域一體化正在提速

從1992年組建東盟自由貿易區到2015年宣布建成東盟經濟共同體,東盟的區域一體化進程不斷加速,區域內貿易與投資額大幅度增加,東盟已經成為發展中國家中最有成效的一個區域經濟集團。面對中國和印度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的不斷提高及歐美日益抬頭的貿易保護主義,東盟認為,最有效的應對措施便是加強東盟的團結、加快東盟的區域一體化進程,東盟必須“抱團”以應對日益不利的世界經濟形勢。

5. 泰國和馬來西亞有可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泰國和馬來西亞是東南亞比較早發展起來的新興經濟體,早在20世紀九十年代就進入了中等收入國家行列。進入21世紀以來,泰國和馬來西亞的經濟增長明顯缺乏后勁,形勢不容樂觀。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泰國2019年的經濟增速為3.9%,遠低于亞洲新興和發展中經濟體6.3%的增速,在15個亞洲新興和發展中經濟體中排名最后一位,各大機構普遍表達對泰國經濟發展不太樂觀的態度。馬來西亞當前的經濟發展速度較為穩定,在地區發展中也具有一定的競爭力,但在經濟增速方面已落后于大多數新興和發展中經濟體。同時,外部的貿易環境以及自身內部發展的穩定性都會直接影響馬來西亞未來的經濟發展。

6. 經濟快速發展背景下的區域問題和挑戰日益突出

東南亞區域一體化對地區經濟增長和減少貧困產生了顯著的積極影響,但隨著東盟國家間經濟相互依存和一體化程度的不斷提高,問題與挑戰也日益突出,主要有:基礎設施的落后難以滿足互聯互通的需要;經濟發展所造成的環境惡化、氣候變化和資源緊缺問題日益嚴重;跨國健康威脅或傳染病跨國性傳播;區域內的食品安全問題;城市化和老齡化問題,等等。

二、東南亞經濟發展的地緣政治影響:地區的視角

(一)大國關系重新洗牌

1. 中國周邊安全環境日益復雜

據中國海關總署統計,2019年1—7月,東盟為中國第二大貿易伙伴,中國與東盟貿易總額為2.35萬億元人民幣,增長11.3%,占中國對外貿易總值的13.5%①。可以說,單從經貿關系來看,中國與東盟在經濟上的緊密程度越來越深,但是,中國與東盟的雙邊關系經常受到東盟對中國軍事現代化進程的關注、中國發展為地區強國以及中國在南海領土爭端中的強硬姿態的影響②。隨著東南亞經濟的不斷發展,東盟在雙邊關系中將會爭取更多的主導權,對中國周邊戰略的不利影響也會逐漸凸顯。

首先,隨著東盟經濟共同體建設的推進,東盟內部貿易額的增長會產生擠出效應,進而沖擊中國—東盟貿易,這也是中國與東盟貿易額在2012年進入4000億大關后就增長逐漸乏力的主要原因之一,這個現象還會在今后逐步顯現出來;其次,國際貿易緊張局勢的升級將拖累中國和東盟的經濟增長,也將極大地損害中國與東盟的經濟相互關聯性,原有相關產業鏈將被破壞,進而影響雙邊的經濟合作與經貿關系的開展;再次,越南等新興經濟體的快速發展也將在地緣政治方面對中國構成挑戰,隨著綜合國力的上升,越南必然會謀求其在東盟的話語權和領導權,中國與越南等國的領海爭端也將成為常態;第四,東盟積極謀求其對地區秩序的主導地位,也將對中國周邊戰略產生不利影響。隨著東盟整體經濟實力的增加,它對地區事務的主導地位與話語權將會進一步提升,加上其他區域外大國的挑唆和利用,東盟將會有更多的實力與資本在各大國之間周旋,最大限度地爭取其利益。

可以說,中國與東盟關系總的特點是經濟相互依存度進一步提升,但在安全方面雙方陷入了“安全困境”,雙方的不信任感和猜疑加劇③,這也將對中國周邊地緣政治環境產生不利影響。

2. 美國在東南亞地區的影響力呈下降趨勢

對于美國而言,東盟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美國與東盟關系發展道路上有許多個“第一步”,例如,美國是第一個任命駐東盟大使、派駐東盟代表團和派遣軍事顧問到東盟秘書處所在地——印度尼西亞雅加達的非東盟成員國④。從同盟關系的角度來看,同盟通常既包括大國又包括小國。小國之所以加入同盟,是因為它們從根本上需要(在某種程度上比大國更需要)依靠其他國家。大國與小國結盟,既是為了獲得一定的政治和軍事利益,也是要限制小國采取某些行動①。在東盟內部,菲律賓和泰國與美國是條約同盟國,新加坡是美國的安全伙伴國,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則被美國視為伊斯蘭國家中在政府治理和經濟發展上的樣板②。應該說,從冷戰到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期間,東南亞經濟對美國經濟的依賴程度相當高,東南亞各國的發展也得益于美國的資金、技術和市場,但亞洲金融危機的爆發使得東南亞國家對美國的依存度開始下降。隨著美國經濟的進一步衰退以及東南亞國家經濟的迅速發展,東南亞各國對美國的依存度將會進一步下降。

2017年,美國對東盟的直接投資額為43.222億美元,僅占東盟全部FDI的3.2%,遠遠低于歐盟、中國和日本③。除了在經濟方面降低對美國的依存度,東盟也逐漸在地區政治和安全方面加強自身的影響力。2015年12月31日,由政治安全共同體、經濟共同體、社會文化共同體三大支柱構成的東盟共同體宣告成立,可以說,這是一直處于大國博弈中的東盟在尋求獨立自主、維護自身在地區事務上的主導權方面邁出的重要一步。對于東盟而言,降低美國在東南亞地區的影響力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強東盟在地區事務中的主導權,這也是東盟積極主導建立歐亞會議和東亞峰會等一系列地區性對話機制的原因之一。

2019年1月29日,新加坡伊西斯—尤索夫伊薩克研究所東盟研究中心發布了《東南亞現狀:2019年調查報告》,報告指出:近六成受訪者認為美國在全球舞臺上的實力和影響力下降;約有68%的受訪者認為美國與東南亞地區的接觸減少或大幅減少;同時,對美國給東南亞地區提供安全的可靠性,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受訪者對美國有信心④。應該說,隨著東南亞地區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以及東盟的地區影響力的逐漸加強,美國在東南亞地區的影響力將呈下降趨勢。

3. 日本在東南亞的存在與影響力正在上升

1997年, 亞洲金融危機爆發,日本利用這個有利時機加強了對東南亞的經濟滲透和擴張,這促使日本與東盟的經濟關系在廣度和深度方面都得到進一步提升,發展成為“全面的經濟伙伴關系”⑤。 2008—2017年的10年間,日本一直是東盟第二大或最大的直接投資來源國。從投資產業的角度來看,日本對新加坡的投資主要集中在服務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對其他東盟老成員國則主要在汽車制造和電子信息產業,對東盟新成員國的主要投資是基建領域。日本在投資地區和產業結構上均優于中國⑥。據日本貿易振興機構的數據顯示,2017年,日本與東盟的貿易總額達到2086.81億美元,占東盟貿易總額的15.2%,比2016年增長11.0%⑦。這也意味著東盟超越美國,重新成為日本第二大貿易伙伴。此外,東南亞地區也是接受日本政府開發援助(ODA)最多的地區,日本也與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和菲律賓等東盟國家簽訂了《經濟伙伴關系協定》(EPA)。此外,在《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談判的推進過程中,日本也積極支持東盟的主導地位。日本通過經濟方面的密切聯系逐漸提高自身在東南亞地區的政治影響力。

東南亞地區經濟的持續發展也將帶動整個地區科技水平的提升,日本與東盟國家在科技方面的合作十分緊密。筆者選擇Web of Science作為數據來源,在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中進行檢索,檢索日期為2019年8月,一共檢索到日本與東盟國家合作撰寫論文34662篇,領域內高被引論文有576篇。2018年,日本與東盟科研合著論文數量較2008年增加了214%,達到4239篇。從年合著論文數(圖1)來看,日本與東盟國家合作的文章數量仍將處于上升趨勢。可以說,在全球環境發生重大結構性變化時,東盟—日本的經濟、工業、社會和政治關系仍然是東盟實現地區經濟和政治良好平衡的核心關系之一①。

因此,東南亞經濟的發展對于日本來說是又一次與東盟國家深入合作的機會。對于東盟來說,由于對中國發展的擔憂以及中美關系的越發不穩定,選擇與日本進行更多的合作也是其“大國平衡”策略的重要一步。

4. 印度的“東向行動”正在加速

2014年11月,印度的“東向政策”轉變為一項動態的、以行動為導向的“東向行動”政策。通過“東向行動”政策,印度加強了與日本、越南、澳大利亞和東盟等主要伙伴的聯系。“東向行動”政策可以看作是莫迪政府承諾加強參與東南亞事務的一個體現②。此外, 隨著美國提出的“印太戰略”的推行,印度會更加迫切地與東盟國家建立更為互信的戰略關系,從而提升自己在地區事務中的影響力。印度積極主動地與東盟建立一系列的對話機制,其目的是想參與東盟經濟一體化的進程,從而打破印度與東盟在經貿往來上的壁壘。2017年,印度對東盟的直接投資額為17.309億美元,占東盟外國直接投資的總額的比重為1.3%③。在貿易方面, 1996—2014年, 印度對東盟各國的出口總額和進口總額有一定程度的提升, 但是, 除了新加坡,印度與其他東盟成員國的雙邊貿易額變化微弱④。可以說, 經濟發展一直是莫迪政府推行各種戰略行動的初衷。隨著東南亞國家經濟的不斷發展,在地理位置和文化軟實力上具備優勢的印度也有了更大的動力加強與東盟國家的合作。

2019年6月23日,第34次東盟峰會在泰國曼谷閉幕。此次會議的一大成果是通過了《東盟的印度洋—太平洋展望》,其中提到“將亞太地區和印度洋區域視為一個高度一體化和相互關聯的區域, 不是連續的領土空間,而是一個緊密結合和相互聯系的區域,東盟發揮著核心和戰略作用; 一個對話與合作而不是競爭的印太區域”⑤。可以看出,在應對美國“印太戰略”的立場上,東盟認為自身應在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扮演橋梁角色,有關印太倡議下展開的合作必須以東盟為中心①。可以說,東盟對于美國“印太戰略”依然保持著中立的態度,但樂意與印度進行深入合作, 其原因有四點:第一, 東盟歡迎與印度進行更為深入的合作,特別是在經貿方面,這是一個雙贏的過程;第二,東盟也希望在南海事務上得到更多的地區大國的支持,印度是一個很好的合作伙伴; 第三,東盟不想放棄自身一直追求的獨立和地區領導權, 所以不愿意在印太問題上選邊站;第四,東盟一直對美國提出的“印太戰略”持懷疑態度,擔心由美國主導的“印太戰略”將會使東盟邊緣化,若東盟也能在其中扮演主導角色,那么則有利于維持東盟周邊環境的穩定從而推動東盟共同體建設進程。

總的來看,一邊是經濟不斷發展并致力于追求一體化的東盟,一邊是印度的“東向行動”和美國的“印太戰略”。經濟迅速發展的東南亞對印度的吸引力越來越大,東盟也需要與印度在經貿和安全方面進行更為深入的交流與合作。

5. 歐盟希望重拾昔日的輝煌

對于歐盟來說,東南亞一直是其密切關注的經濟單元,也是其“三環外交”中第三環的重要地區。東盟與歐盟關系因為前殖民等歷史原因經歷了較為波折的發展期,但進入21世紀后,特別是雙方在2007年3月第16屆歐盟—東盟部長級會議上通過的《紐倫堡宣言》預示著雙方關系進入了快速發展的正常時期。此后,雙方建立了一系列對話機制,在經濟領域展開了深入的合作。

2007—2017年的11年間,歐盟有9年是東盟最大的域外投資方。2017年,歐盟對東盟的直接投資額達到248.584億美元,幾乎是東盟第二大域外投資國——日本的兩倍。歐盟對東盟的投資額占東盟全部FDI的比例達到18.3%,略低于東盟各國間投資占比19.9%②。可以說,在經濟上,東盟與歐盟的關系正處于比較穩定的發展時期。隨著東南亞經濟的迅速發展,歐盟勢必會抓住這一機遇讓雙邊關系邁向新階段。事實上,歐盟的東亞戰略日益強調區域間貿易的重要性和地緣政治的穩定性③。2019年6月30日,經過7年的談判和籌劃,歐盟與越南在河內簽署自由貿易協定(EVFTA)和投資保護協定(EVIPA),這是歐盟進一步打開東盟市場的信號,也是歐盟為達成 《歐盟與東盟自由貿易協定》 的重要一步。

總的來看,對于歐盟而言,東盟是繼美國和中國之后的第三大貿易伙伴,而隨著東南亞經濟的持續發展,東南亞也將持續成為世界經濟發展最快的地區之一,未來發展的潛力巨大。同時,東南亞地區也處于政治版圖中的“十字路口”, 戰略價值十分重要。因此,無論是基于經濟上還是政治上的考量,歐盟都將在未來與東盟展開更為深入的交流與合作。

(二)東盟的自信心和自主能力進一步加強

1. 東盟的地區領導力進一步凸顯

2019年8月2—3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部長級會議在中國北京舉行。在市場準入方面,超過三分之二的雙邊市場準入談判已經結束,剩余談判內容也在積極推進。各方已就80%以上的協定文本達成一致,余下規則談判也接近尾聲,各方也表示要實現2018年RCEP領導人會議確定的2019年年內結束談判的目標④。應該說,RCEP是東盟主導區域經濟一體化合作、推動建立以東盟為中心的一體化框架的重要嘗試①。對于東盟來說,增強地區領導力一直是其追求的目標,也是實現東盟共同體的必要保障,推動RCEP建立能讓東盟獲得更多的地區經濟主導權進而維護東盟的 “中心地位”。

從經濟體量來看,東盟是世界第五大經濟體且經濟增長率維持在6%左右,東南亞是世界上最具經濟活力的地區之一,在如今大國關系緊張的環境下,東盟成為各國積極合作的對象。從地緣政治的角度來看,東南亞地區是大國博弈的焦點地區,東盟在過往的“大國平衡”戰略中已經積累了足夠多的應對大國關系的智慧。一方面,東盟時常在大國競爭中面臨選擇困境;另一方面,東盟也在大國較量的過程中增強了自身在東南亞地區的存在感和話語權。同時,東盟也建立了一系列包含周邊大國在內的對話合作機制,如東亞峰會、“東盟+1”“東盟+3”等,與周邊國家就雙邊問題和國際問題進行交流合作,逐步提升東盟在地區事務中的地位和國際影響力。

應該說,在地區經濟合作中,東盟已經從一個跟隨者轉變為主導者②。東盟主導的系列合作規則已得到區域內外國家的認可,各國也以實際行動支持東盟在東南亞地區的主導地位。在東南亞經濟不斷發展的形勢下,東盟也有了更多的底氣和自信來加強自身的主導地位和地區領導力。

2. 東盟內部凝聚力顯著提升

一直以來,東盟協商一致原則的效力以及東盟成員國在經濟、社會、文化和宗教等領域的差異都是各方關注的焦點。從東盟經濟一體化建設和東盟共同體成立的進程來看,“東盟方式”確實存在著效力不高、權力分散等問題,東盟的運作機制也遭受著許多的質疑,但不可否認的是,經過50多年的緩慢發展,東盟內部的凝聚力越來越強,以“協商一致、開放、包容、多邊主義”為核心的“東盟方式”逐漸被各方接受,東盟也成為地區合作的典范。

一體化程度高的共同體并不僅僅是因為對外部的恐懼、敵意和沖突才團結在一起,共同的信仰和相同的價值取向、對共同生活帶來彼此收益的預期都是形成凝聚力的重要因素③。隨著東南亞經濟的不斷發展,東盟各國對彼此受益的預期會增大,對東盟的依存度會越來越高,東盟內部的凝聚力也會進一步增強。首先,東盟各國的發展離不開東盟經濟一體化建設,東盟各國間的貿易和投資依然是各國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次,東盟各國可以依靠東盟這一逐漸完善的組織來加強各國在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方面的合作,以此來維持地區的政治安全;再次,加入地區集團有助于增強國際競爭力和提高在世界市場的份額④。在全球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大環境下,東盟各國需要東盟作為一個整體來維護多邊貿易體制、提振國際貿易,以此來為各國的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第四,在大國博弈中,東盟各國依然需要東盟發出統一的聲音,以此來表明東盟的原則和立場,減小大國競爭給各國帶來的損失。

2019年6月23日,第34屆東盟峰會在泰國曼谷落下帷幕。東盟峰會主席聲明說,東盟各國通過了《東盟領導人關于“為可持續發展推動伙伴關系”的愿景》,通過推動各方面的可持續發展,包括經濟可持續發展、通過戰略互信來實現可持續的安全等,并強調東盟共同體建設的持續性,以實現長久的和平、穩定、繁榮,給東盟人民帶來利益⑤。可以看出,東盟一直在努力增強自身發展的持續性,也一直致力于增強東盟內部的凝聚力。對東盟來說,內部凝聚力是其外在影響力的基礎。而隨著東南亞經濟的不斷發展,東盟各國也會更深刻地認識到東盟對其經濟發展的重要性,東盟內部的凝聚力也會越來越強。

三、東南亞經濟發展的地緣政治影響:國別的視角

如前文所述,東盟的區域一體化程度正在提升,東盟共同體的建成將加強東盟各成員國的經濟政治及社會的全面融合,但是,東盟仍然是主權國家的聯合體,10 個成員國有著各自獨立的內政和外交政策,各國雖然盡量在對外方面竭力保持一致,然而,在涉及到各國的利益時,各成員國仍然會有本國獨立的考量,仍然會把本國的國家利益放在首位。另外,10 個成員國的經濟發展水平與現代化程度也不盡相同。由于歷史與現實的許多復雜因素,東盟各成員國與周邊大國的關系也非常復雜。因此,在論述東南亞經濟發展的地緣政治影響時,不僅要從地區的視角看問題,更應該從國別的視角進行分析與透視。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僅選取兩個比較有代表性的國家——越南和老撾。

(一)越南與中國的關系復雜多變

近年來,越南的經濟表現引人注目。2018年,越南GDP增長7.08%,近十年來增速首次超過中國(圖2)。越南富有優勢的制造業環境使許多投資者特別是日本和韓國的跨國公司已將相關產品的生產陸續轉移到越南。2018年,越南共吸收外國協議投資255億美元,落實191億美元,大約相當于中國同期額度的15%。如果考慮到中越兩國的經濟體量,則越南每單位GDP吸納外國投資的能力相當于中國的8倍以上①。可以說,越南在經濟方面的表現十分搶眼,也是東盟10國中經濟增速最快的國家之一。但落后的基礎設施和較小的經濟體量讓越南仍無法撼動中國在全球貿易中的地位,也不會對中國整體經濟造成太大的影響,因此,越南的發展對中國的主要挑戰不在經濟方面,而是在地緣政治方面。

首先是與中國在南海問題上的爭端。近年來,隨著國家實力的快速上升和海洋強國戰略的順利實施,中國維護南海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的能力和決心日益增長,這進一步壓縮了越南海上擴張的空間②。面對這樣的現實,越南致力于將南海問題國際化,試圖借助域外大國的力量來與中國抗衡,而美國和日本則是越南可以倚靠的主要對象。對于美國來說,要想繼續維持在亞太地區的主導權,就必須掌握南海海上生命線,以此來維持與各同盟國的關系。而在過去的幾年里,越南與日本建立和擴大了安全領域方面的合作③。從地緣政治的角度來看,一方面,隨著越南綜合國力的提升,越南對南海利益的訴求將會越來越大,這將對中國周邊戰略安全構成挑戰;另一方面,越南目前的軍事實力還不足以與中國對抗,越南在南海問題上也極力避免與中國發生軍事沖突。因此,越南國防戰略的核心是擴大和發展與東盟的防務安全合作以及與美國、澳大利亞、印度和日本等伙伴的關系以對沖中國在南海的地位①。

其次是通過東盟來制衡中國。加入東盟20多年來,越南一直依靠東盟來尋求自身發展所需要的政治安全,也一直發揮著東盟新成員國代表和領袖的作用。雖然目前看來,東盟4個新成員國在東盟內部的話語權和影響力仍不及東盟6個老成員國,但東盟4個新成員國特別是越南一直沒有放棄對東盟主導權的追逐。2018年3月22日,越共中央總書記阮富仲簽署《2030年面向2045年越南制定工業發展政策方向的決議》,提出越南到2030年基本建成現代工業國家,工業躋身東盟國家前三,行業競爭力指數(CIP)躋身東盟國家前三名,部分工業行業具有國際競爭力,深入參與全球價值鏈②。可以看出,越南對自身的發展以及在東盟國家中的地位都有很高的期望。隨著越南經濟的不斷發展,作為東盟人口第三大國,越南必然會謀求在東盟中的話語權和主導權,以此來增加自身在地區事務中的影響力。一個受越南影響或主導的東盟將會在地區事務中增加與中國摩擦和對抗的可能性,這將使中國未來的周邊安全環境日益復雜化。

(二)老撾與中國的政治互信正在提升

在東盟國家中,老撾一直被視為中國在東南亞最值得信賴的伙伴之一。從歷史角度來看,1961年,中國與老撾正式建立外交關系后,老撾堅持奉行對華友好政策。冷戰時期,中老兩國關系曾經出現波折,但冷戰結束后,兩國關系實現了全面發展。進入21世紀后,中國與老撾建立了“長期穩定的中老高度互信、互助、互惠的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從經濟角度來看,自21世紀初老撾向外商開放土地市場以來,外資大量涌入老撾。此后幾年,中國超過泰國和越南,成為老撾的最大投資者③。2018年,中國已經成為老撾第一大出口市場。2019年1—6月,中老雙邊貿易額達18.9億美元,同比增長12.5%,增幅在東盟國家中排名第2。2019年1—6月,中國對老撾工程承包新簽訂合同額達15.8億美元,同比增長198.9%,增幅位居東盟國家第1④。此外,中國還是老撾重要的官方發展援助國(ODA)和游客來源國,中國“一帶一路”倡議也將與老撾“變陸鎖國為陸聯國”戰略對接,促進老撾經濟的發展。從地緣政治的角度來看,老撾是東盟國家中唯一的內陸國家,在地區事務上很難有話語權和主導權,因此,提升與中國在經濟和安全方面的依存度是老撾面對自身地緣環境做出的重要選擇。

對于中國而言,老撾既是鄰國也同是社會主義國家,與老撾建立良好的戰略伙伴關系既是保證周邊安全的需要,也是推動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的需要。在南海爭端上,老撾也可以在中國與越南之間積極斡旋,幫助各方妥善解決南海爭端。此外,在中國—東盟合作框架下,中國倡導的公平原則也會讓相對弱小的老撾有更多展示自己的機會⑤。2019年4月30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與老撾人民革命黨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本揚在中國北京簽署《中國共產黨和老撾人民革命黨關于構建中老命運共同體行動計劃》,全文5000余字,總體目標是著眼未來5年,推進戰略溝通與互信、 務實合作與聯通、 政治安全與穩定、人文交流與旅游、綠色與可持續發展“五項行動”,為中老關系長遠發展提供了時間表和路線圖①。可以說,中老關系已經邁入新的歷史時期。隨著東南亞經濟的不斷發展以及地緣政治環境的愈發復雜,老撾將會加深在經濟和政治安全方面對中國的依存度。

四、結語

總的來看,在世界經濟整體低迷的情況下,東南亞經濟的長期穩定發展將使得這一地區成為各方積極尋求合作的對象。對于各大國而言,學會如何與一個越來越強勢的東盟打交道將成為一個新課題。同時,隨著東盟不斷增強自身在地區事務中的影響力和主導權,東盟一定會加強“東盟中心”地位。“東盟經濟上靠中國,安全上靠美國”的論斷將會越來越站不住腳,日本、印度和歐盟等國家和組織與東盟的交流合作將會更加緊密。對于東盟來說,美國的影響力和中國的發展帶來的“安全困境”依然會是東盟現階段必須要面對的現實。隨著東盟政治安全一體化的推進,東盟的防務會更加依靠自身,對美國的依賴度會下降。隨著東盟地區主導權的增強,東盟對中國經濟的依存度會下降,對中國周邊戰略也將產生不小的影響。

最新的統計數字顯示,東盟已經從中國原來的第四大貿易伙伴上升為第二大貿易伙伴,這個變化一方面說明中國與東盟之間的經濟相互依賴程度正在上升,地區的經濟融合程度越來越高;另一方面,東盟對這種依賴程度的提升明顯保持一種警惕的心態,他們擔心太過依賴中國經濟會對東南亞經濟安全帶來不利的影響,因此,東盟希望在發展與中國的經貿合作的同時也加強與其他大國的經濟合作以抵消中國的地緣政治影響。

從國別的情況看,東南亞各國經濟發展的地緣政治影響是完全不同的。以越南為例,越南的發展只是一個時間問題,如果不出現什么大的例外情況,在21世紀中期,越南將發展成為一個中等強國,如何與一個發展的越南處理關系,這是中國對外政策今后一段時間必須面對的新課題。地緣政治的重大變化已經給中越雙邊關系賦予了許多新的內涵,今后的中越關系將會表現得更加復雜多變和更多地受其他大國的影響,對此,中國要認真做好在未來與一個發展的越南打交道的準備,在過去傳統友誼關系的基礎上創新未來的中越關系以利于地區地緣政治的安全和穩定。

注:本文為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東南亞安全

格局對我實施“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的影響研究》(16ZDA091)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責任編輯: 羅 ?梅)

猜你喜歡
經濟發展
“林下經濟”助農增收
今日農業(2022年14期)2022-09-15 01:44:56
邁上十四五發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續發展的“未來牌”
中國核電(2021年3期)2021-08-13 08:56:36
增加就業, 這些“經濟”要關注
民生周刊(2020年13期)2020-07-04 02:49:22
從HDMI2.1與HDCP2.3出發,思考8K能否成為超高清發展的第二階段
民營經濟大有可為
華人時刊(2018年23期)2018-03-21 06:26:00
砥礪奮進 共享發展
華人時刊(2017年21期)2018-01-31 02:24:01
分享經濟是個啥
西部大開發(2017年7期)2017-06-26 03:14:00
改性瀝青的應用與發展
北方交通(2016年12期)2017-01-15 13:52:53
擁抱新經濟
大社會(2016年6期)2016-05-04 03:42:05
“會”與“展”引導再制造發展
汽車零部件(2014年9期)2014-09-18 09:19:14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日韩国产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一级毛片| 71pao成人国产永久免费视频| 九九热免费在线视频| 波多野结衣久久精品| 真人高潮娇喘嗯啊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麻豆精品| 在线观看免费黄色网址| 午夜福利视频一区| 久久99热这里只有精品免费看|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日本| 中文纯内无码H| 亚洲人成日本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狠狠| 国产女人综合久久精品视| 色哟哟色院91精品网站| 精品视频第一页| 亚洲欧美另类中文字幕| 欧洲成人免费视频| 欧美成人二区| 天天干伊人| 亚洲无码熟妇人妻AV在线| 色偷偷一区| 亚洲熟妇AV日韩熟妇在线| 狼友av永久网站免费观看| 97视频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亚洲成人在线网| 国产av剧情无码精品色午夜| 久久综合国产乱子免费| 国产91线观看| 精品亚洲国产成人AV| 欧美在线黄| 国产精品太粉嫩高中在线观看 | 欧美成在线视频| 四虎影视库国产精品一区|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66| 青青草国产免费国产| 国产99精品久久| 婷婷激情亚洲|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欧美日韩成人| 国产真实自在自线免费精品|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国产| 久久精品女人天堂aaa| 亚洲综合精品香蕉久久网| 人妻无码中文字幕第一区| 国产午夜无码片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欧美成人精品一级在线观看| v天堂中文在线| 午夜福利免费视频| 亚欧乱色视频网站大全| 久久精品视频一| 欧美日韩国产在线播放| 久久国产精品娇妻素人| 国产精品三区四区| 91久久青青草原精品国产| 日韩高清成人| 欧美人与牲动交a欧美精品| 国产精品白浆无码流出在线看| 午夜欧美理论2019理论| 日本免费新一区视频| 国产玖玖视频| 91啪在线| 中文字幕资源站| 99久久性生片| 亚洲动漫h| 日韩高清在线观看不卡一区二区 | 狠狠躁天天躁夜夜躁婷婷| 五月天丁香婷婷综合久久| 日韩在线1| 国产精品欧美激情|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 99视频在线看| 国产人人射| 亚洲aaa视频| 午夜国产精品视频黄| 九色最新网址| 伊人精品视频免费在线| 91综合色区亚洲熟妇p| 婷婷激情五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