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國慶
關鍵詞:區塊鏈;高校;黨建工作
1.1區塊鏈概念
區塊鏈是一種計算機新型應用模式,包括分布式數據儲存、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算法等[3]。簡單的說區塊鏈就是使用密碼學方法相關聯產生一串數據塊,每個數據塊中包含了一個信息,并生成下一個區塊??梢园褏^塊鏈看成是一種分布式的開放性大型網絡記賬本,將賬本內容發給系統內所有的人進行備份,這種方式就是區塊鏈技術。
1.2區塊鏈的特點
去中心化。去中心化是區塊鏈最突出的特征。其特點是不再依賴第三方機構,沒有中心管制。除區塊鏈本身,各個節點實現信息自我驗證、傳遞和管理。區塊鏈由傳統環境的中心化放射性核心模式網絡架構,轉向把各節點放在同等位置共同完成數據的處理,避免了一個節點的一個故障對整個系統造成的傷害
開放性。區塊鏈是開放性,除私有信息外,區塊鏈數據對所有人開放。系統的信息高度開放和透明,使得任何人都可以通過公開接口查詢區塊鏈數據和開發相關應用。
獨立性。區塊鏈系統是不依賴第三方并且不需要人為的進行干預,在系統內所有節點能夠自動安全驗證、交換數據。
安全性。只要全部數據節點不被掌握超過51%,網絡數據就無法被操控和篡改,避免主觀人為數據變更。借助分布式的系統和算法使得區塊鏈數據能夠抵御更強的外部攻擊,有效的保護數據安全。
集體維護。一個完整的區塊鏈網絡,其中的每一個節點都必須含有一個數據存儲區域,該區域記錄每次交易產生的詳細信息,數據是所有節點共同占有,而非單獨控制[4]。每個節點共同記錄、更新數據起到共同維護的目的。
目前,區塊鏈技術在高校黨建中尚未完全應用,但其發展潛力和優勢已顯而易見,未來“黨建+區塊鏈”將會成為新的黨建工作手段和方向。課題組認為:可以從智能管理、數據追蹤、身份識別、文件儲存和調查投票5個方面將高校黨建工作與區塊鏈技術相結合,讓區塊鏈技術在黨建工作中發揮作用。
2.1智能管理
通過區塊鏈技術完成黨員信息在線登記、自助學習、預備黨員在線授予、黨員資料管理等,助力高校黨建工作有效完成。通過構建分布式應用,建立端到端的信任體系,為正式黨員、非正式黨員及黨委提供高效可信的管理使用環境,讓黨員、非正式黨員從登記開始,數據信息連續記錄在區塊上并形成唯一的數字憑證,保證信息真實完整性,其中可追溯特性還能夠對信息更新情況實時追蹤。以區塊鏈技術降低黨建管理疲勞度,提高黨建工作效率,實現黨建智能化管理。通過大數據分析、云計算存儲、智能合約,使得工作從“復雜繁瑣、效率不高”轉為“簡單易用,高效傳輸”。
2.2數據追蹤
以往要在數量龐大的檔案庫或資料室尋找相關資料或原始數據是一件費時費力的工作,而且錄入的數據存在被篡改的可能性?,F在區塊鏈分布式賬本方式作為一個獨特的數據庫,它記錄的內容不會被篡改,而且永遠不會丟失。這讓數據的真實性得到保留,同時區塊鏈技術可以追蹤目標對象的一切。在高校黨建區塊鏈系統中,數據共同記錄,彼此互通,不能通過一方進行單獨的修改。如在系統中建立一個黨員項目,來管理黨員入黨時間、經歷等。在這個項目中,黨員所有的入黨流程、考核和經歷等都會被計入區塊鏈,任何時間、地點都能查看相關信息并且該記錄無法篡改。
2.3身份識別
黨員身份識別是為黨員開展服務的前提條件。要證明黨員身份目前可證明材料可以是入黨志愿書、介紹信等文件證明,這是制度上的證明。有的地區用《黨員證》、《黨費證》和中共中央組織部統一制作并頒發的《中國共產黨流動黨員活動證》作為證明。這種憑證方式不僅使用不便,還容易出現偽造等不良行為。不利于數字環境下的身份認證。從區塊鏈信息不可篡改具有較高安全性的特征上,可以解決傳統身份認證的弊端,為黨員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務。
2.4文件儲存
傳統文件以中心化方式多存儲于服務器上,有泄露的不安全性。一旦因黑客或工作失誤服務器上的信息就會泄露、破壞、更改。主服務器被損壞所有服務器就會癱瘓。對區塊鏈技術中具有不可篡改、去中心化來說這種情況就能避免,大大減少了文件被破壞的風險。保證網絡運行安全,由于不存在中心化概念,黑客很難攻擊黨建文件網絡,數據被盜情況機會為零。加之區塊鏈的算法更復雜,也為文件提供了有效的隱私保護。系統也不會因為中央服務器的奔潰造成無法訪問。
2.5調查投票
黨建工作中的重要一項工作方法是發起問卷調查、候選投票等,是充分了解黨建工作質量,群眾需要是選取預備及優秀黨員的基礎。通過網絡調查和投票是了解這些工作的重要途徑,但普遍參與度低,調查結果認可度也不高。區塊鏈就很好的提高了真實性,因具有不可篡改、集體維護、公開透明的特點。讓投票結果更具真實性,防止刷票、竄票等行為的發生。在區塊鏈中所有參與者都參與記錄,對所有參與者都開放、透明共同監督防止信息篡改。黨建工作中應用區塊鏈技術在進行投票、調查是既保證安全性又保證公平性,對投票者隱私的保護也讓投票者更真實的反應相關意見和建議,使得最終的結果具有可參考性、真實性和公信力。
3.1加速完善高校黨建平臺管理和使用監管制度
針對區塊鏈技術在高校黨建中的應用,應從平臺管理者和使用者角度制定管理使用監管制度。重點從管理機制、操作規范、使用原則等方面保障高校黨建系統的安全運行和對個人隱私安全的保障。其中,根據高校中職業身份進行分層管理,制定符合職工和學生的使用操作的規范守則,特別在初期投入使用中要加強對平臺使用監管以避免使用不當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3.2健全綠色資金政策扶持管理方案
高校對使用區塊鏈技術有著得天獨到優勢,高校所提倡和擅長的是理論研究和實踐操作相結合,這種理念對促進區塊鏈在高校黨建中的應用起著極大作用。為鼓勵和推進區塊鏈技術的研究和使用,開通科研專項資助“綠色通道”,投入資金幫助研究區塊鏈技術。對專項基金進行合理管控和運用,貫徹落實區塊鏈在黨建中的應用,做到真正的以專業推進技術完善,以技術提高專業水平。同時,把專項基金的流向作為黨建工作一部分上傳黨建區塊鏈平臺,時實存儲,共同監督。
3.3對培訓進行分層管理
作為新技術,區塊鏈并不被人所熟知,組織統一的培訓顯得尤為重要。因高校中各個職業在時間、工作上有著極大區別,因此按層進行管理和培訓。自上而下,從教職工開始進行培訓,其次對已是黨員的學生進行培訓,最后在對預備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中開展。建議把新技術的使用加入到黨員培訓課中,并以此作為考核標準之一。從源頭開始約束和建立規范化使用思想。
3.4構建統一高校黨建管理標準
各高校統一使用構建好的高校黨建平臺,保障高等教育行業整體平穩的運行。各高校間應緊密合作,在統一的平臺中,為轉校職工、升學學生、雙學位學生提供無縫化的信息鏈接。我國龐大的高校群體中織出一張高校黨建工作平臺網,就不再需要重新錄入信息或者跨平臺建立系統。實行統一標準、統一管理、統一維護和統一儲存,從而打破各高校間的管理壁壘,方便黨建信息傳遞、轉換、共享,能資源互助,降低黨建工作難度,提高黨建工作效率。
4.5強化人才培養和引進的管理
高校要加強區塊鏈相關技術方面人才培養和引進管理工作。在人才培養上,通過高院開設相關專業,在科研機構設立研究所進行培養。通過進行試驗、開展科研項目探索和學習區塊鏈技術,并鼓勵社會各界相關領域學者、專家進行聯合研究共同培養技術人才。優先從高校中開始培養和鼓勵研究團隊進行研究,把研究和實踐相結合。
參考文獻
[1] 楊熳.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會計模式淺探[J].新會計,2017(09)
[2] 嚴振亞.基于區塊鏈技術的P2P信貸創新應用[J].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