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穎琦
關鍵詞:工會服務;經費管理;審查監督
從源頭上抓好制度建設為更加合理、高效地使用工會經費,黨群工會財務部門建立了規范的工會經費使用、財務報銷、經費開支、會費收繳等管理制度,完善了經費核算機制,健全了經費使用流程,使工會經費真正為職工群眾服務、為工運事業的發展服務。
堅持經費預算管理。工會將一切收支均納入預算管理,根據上級工會核定的年度經費預算,按計劃使用工會經費。年度財務預決算實行工會委員會、經費審查委員會審查簽章制度;重大開支執行工會委員會集體討論決策制度。堅持“統籌兼顧、保證重點、量入為出、收支平衡”的原則,少花錢、多辦事,辦好事、辦實事。圍繞不同時期工會工作重點開展各項活動,在工會經費使用上向基層傾斜、向困難職工幫扶傾斜,依靠職工管好用好工會經費,提高工會經費的使用效益,保證工會經費重點用于維護職工權益、開展職工教育和職工群眾活動方面。
實行嚴格審查制度。黨群工會依法建立了獨立的銀行賬戶,工會財務獨立于行政,為保障經費來源渠道暢通營造了良好的財務環境。工會經費開支,實行工會委員集體決策下的工會主席審批制度。對于報銷的原始憑證,確認票據的真實性、有效性,確認其是否是稅務部門的正規發票,對不合規的票據堅決不予報銷,對超標準、超范圍的開支堅決不予報銷,杜絕“白條”報賬及以領代報行為的發生。同時,堅持大額資金原始憑證必須附合同及經辦人員簽名,充分發揮財務部門的審核、監督職能,為會計資料的規范化、精準化奠定堅實基礎。
建立有效激勵機制。通過交納會費增強職工會員主人翁責任感,工會堅持嚴格按標準收繳會費,并將會費收入的70%用于工會活動和為職工服務上。這些舉措,激發了會員交納會費的積極性,形成了會員及時足額交納會費和會費收繳的良好氛圍。
強化財務人員教育,增強服務意識。從事工會財務的工作人員必須具備相應的專業知識和業務能力,遵循財會職業道德,按照財經法律法規和會計制度管好用好工會經費。公司工會明確要求財會人員,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職工群眾服務的理念,以維護職工群眾的切身利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為職工當好家、理好財。同時,要求工會財務人員做老實人、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做真實賬,維護自身職業的聲譽,樹立起工會新形象,不辜負職工的厚望。
新業務知識,提高工會財務工作能力。工會要求財務人員認真學習黨和國家有關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做到政治上堅定,業務上精通,作風上過硬。工會財務部門采取多種措施,督促財會人員積極參加不同形式的業務學習,優化知識結構,努力提高業務能力和專業水平,適應工會財務管理日益規范化、精細化和市場化的發展需求。同時,大隊工會指導財會部門改進工作方法,勇于破解工作中遇到的難題,實現財務工作的新突破。
代化手段,提升財務管理水平。工會財務部門積極把先進的信息技術運用到業務工作中,以計算機替代人工記賬,提高了會計核算的效率和準確度。工會財會人員從落后繁雜的核算工作中解脫后,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用于分析財務收支情況,為管好用好工會經費提供更加精準的決策依據。
充分發揮工會經費審查委員會的監督作用,是管好、用好工會經費的保障。工會經審會是工會經濟活動合法合規開展的守衛者,提高工會財務管理水平,離不開工會經審會的審查監督。經審會通過參與工會經費預決算和重大經費開支、重大資金使用、重大項目建設等經濟活動的審查審計,參與工會的重大決策,為工會經費的合理使用出謀劃策,為工會財務工作持續健康發展保駕護航。在審查工會經費收支的同時,經審會要重視工會財務管理基礎工作建設,實現工會財務管理的規范化、制度化。工會財會人員要積極配合經審會工作,對經審會提出的相關意見和建議認真研究,采取有針對性措施加以落實。經審會要通過對內部控制制度的執行和工會經費使用情況進行回頭看,促使制度執行到位、經費規范使用,預防各類違規行為的發生。此外,要注重兩級工會經審會同向發力,通過上級經審會的督促、指導,補齊工作中的短板;通過本級經審會的定期審查,促進工會預算的執行和經費的合理使用,使工會經費真正用在服務職工上。
實踐證明,做好工會財務管理工作,一方面能夠促進工會經費更好地服務職工群眾;另一方面能夠促進工會工作的創新發展。基層工會財務部門要在實際工作中,積極探索加強財務管理的新思路、新方法,并根據本單位的實際完善工會財務管理體制機制,細化經費預算,優化經費支出結構,硬化經費使用績效考核,真正做到管得科學、用得合理、職工滿意。
參考文獻
[1]彭春軒. 工會預算管理把好“四關”[J]. ?中國質量. 2020(02)
[2]李瓊. ?昭通市工會財務工作的現狀與對策[J]. 中國工會財會. 2019(03)
[3]梁爽. 工會會計集中核算實踐探析——以山東省總工會為例[J]. 中國工會財會. 2018(02)
[4]馬伏君. 基層工會財務工作的若干問題[J]. ?中外企業家. 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