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林
關鍵詞:加泰羅尼亞;分離主義;政黨政治;民族自治
加泰羅尼亞地區位于西班東北部,舉世聞名的巴塞羅那俱樂部、神圣家族大教堂就坐落在地區首府巴塞羅那。該地不僅是旅游勝地,同時它也是西班牙經濟中心。但加泰羅尼亞地區長期存在分離主義傾向,并在近些年實施了數次分離主義的實踐活動,對西班牙國內局勢產生了重大影響。
西班牙位于歐洲大陸西端,與非洲大陸隔直布羅陀海峽相望,兼有大西洋與地中海水運的便利,戰略地位十分重要。長期以來不同民族為爭奪地區控制權進行了多次戰爭,但沖突的同時不同民族也在相互交流、融合。
公元前3世紀,地中海沿岸的羅馬人與迦太基人進行布匿戰爭,西班牙是戰場中心。公元8世紀,北非的摩爾人(阿拉伯人)入侵西班牙,在抗擊摩爾人的戰爭中,依附法蘭克王國的巴塞羅那伯爵獲得加泰羅尼亞地區控制權,其后通過聯姻,巴塞羅那伯爵又獲得了阿拉貢王國的控制權。公元15 世紀,卡斯蒂利亞王國與阿拉貢王國聯合組建統一民族國家,現代意義的西班牙出現,其主體民族是卡斯蒂利亞族,約占總人口的70%,加泰羅尼亞族是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由于與卡斯蒂利亞的摩擦矛盾,加泰羅尼亞在15世紀就開始尋求獨立。公元18 世紀初,在西班牙王室繼承戰爭中,加泰羅尼亞人被西班牙王室軍隊打敗,喪失自治地位。自此之后,加泰羅尼亞獨立自治的呼聲從未停止,但除了1939——1975年佛朗哥軍政府獨裁時期遭到嚴厲鎮壓外,西班牙政府并未打壓加泰羅尼亞,反而給予了較充裕的自治空間。
西班牙民主轉型的過程中,加泰尼亞獲得自治權,1978年西班牙憲法對此加以確認。2006年,加泰羅尼亞地方議會組織了地區公投,內容涉及擴大加泰羅尼亞地區自治權,投票結果顯示絕大多數公民支持該公投內容,但西班牙憲法法院在2010年裁決公投決議的部分內容違憲。2014年,蘇格蘭舉行了脫離英國的全民公投,同年,加泰羅尼亞地方政府決定進行獨立公投的首次嘗試, 西班牙中央政府施加壓力迫使加泰羅尼亞自治區主席最終放棄獨立公投。2017年10月1日,加泰羅尼亞地方通過了獨立的全民公投,但隨后遭到西班牙中央政府的強力壓制,未能成功。
民族分離主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他與一個國家內部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民族、宗教等多種因素相關聯。西班牙境內的民族分離主義有加泰羅尼亞民族分離主義、巴斯克民族分離主義,各個地區的民族分離主義都有自己獨特的成因。
(一) 經濟利益分配失衡引發民眾分離情緒高漲
對于發生分離主義的地區來說,相較于其它地區,其經濟的發展無怪乎兩種情況:一是該地區經濟基礎薄弱,發展相對落后;二是有著較好的資源或區位優勢,經濟發展勢頭良好。在世界經濟發展水平普遍提高的時代背景下,這兩種情況都有可能成為導致分離主義的產生和發展的重要原因。[i]
前者的典型例子是巴基斯坦俾路支省。俾路支民族分離勢力認為巴基斯坦中央政府忽視俾路支省經濟建設,在俾路支省大量開發資源的同時卻并未給予對等的財政支出,致使俾路支省與旁遮普省、信德省這些經濟發達地區的差距越來越大,對經濟發展現狀的失落感加劇了俾路支民族分離勢力的民族分裂活動。
后者的典型代表則是西班牙加泰羅尼亞地自治區。加泰羅尼亞自治區的經濟總量約占全國的20%,這一比例高于首都馬德里。長期以來,西班牙國內地區發展不均衡,在全國整體發展的大背景下,加泰羅尼亞地區不可避免的要為其他欠發達地區在經濟上“輸血”,對全國經濟的發展做出貢獻。資本主義國家的市場經濟不同于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在資源配置上它們強調發揮市場的主導作用,對政府宏觀調控的作用不太重視,資源的配置一切向“錢”看齊。這種向欠發達地區“輸血”的做法違背資本主義逐利規律,它所引發的矛盾在短期內依靠國家的有效協調還處于可控狀態,但是長期被拖累的情況下,作為經濟發達地區的及泰羅尼亞,它的不滿情緒終究會爆發,它們有理由相信獨立出去,自身的經濟發展狀況會更好。
西班牙全國有17個自治區,由于西班牙特殊的國情限制,西班牙中央政府在地方實施兩種稅收管理模式。第一種模式下,地方享有稅收自主權,中央政府僅抽取固定比例稅款,巴斯克地區、納瓦拉地區適用這一情況;第二種模式下,中央享有稅收權力,通過財政轉移支付制度滿足地方需要,包括加泰羅尼亞的其他地區適用這一情況。[ii]在西班牙深陷歐債危機泥潭的背景下,加泰羅尼亞自治區在國際、國內市場獲得資金的能力有限,也難以得到西班牙中央政府的財政支持。加泰羅尼亞自治區政府希望通過擴大投資來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提高就業率,但現實中面臨的最大困境卻是缺乏資金。當地民眾認為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在于加泰羅尼亞地區的財政收入被拿去貼補其他地區,這對加泰羅尼亞地區而言是不公平的。分離主義分子利用這個理由鼓動民眾支持獨立公投。
(二)西方民主政治的弊病刺激加泰羅尼亞分離主義發展
如果從政治的角度考量分離主義的誘因,有兩個因素不容忽視:一是中央政府控制能力不足導致的國家治理能力下降;二是政黨政治的弊端。
1、中央政府對地方控制力不足
在中國幾千年的封建歷史當中,中央集權和地方分權的矛盾一直存在,圍繞這一矛盾,封建統治者設計了許多獨特制度、推行了許多變法運動來解決這一矛盾。環顧全球,中央和地方權力之爭也是世界政治歷史演進的一條重要脈絡。從政治學的角度來說,任何中央和地方都存在著永恒的“利益之爭”。理性的地方政府會不顧一切地追逐本地區利益的最大化。[iii]在這一前提下,只有中央政府對地方有較強的管制力、控制力、領導力,國家具備較強的政治治理能力,國家的團結、統一才能得到維護,否則,國家將走向分裂。
在現行西班牙中央政府與加泰羅尼亞自治區政府的互動關系中,加泰羅尼亞自治區政府具有較高的自治權。弗朗哥軍政府獨裁統治結束后,西班牙推行民主化改革,中央政府與各自治地方就自治權力展開談判。西班牙中央政府與加泰羅尼亞自治區達成協議:除外交、軍事、財政方面的事物由中央政府負責外,其余事物由加泰羅尼亞自治區自行管理,加泰羅尼亞自治區可以擁有本區專屬的議會和內閣、警察、公共廣播機構、交通設施等。“自治共同體的機構只對自己政府主席負責, 任何相關級別的機構都不依附于中央政府。 各自治共同體政府有權促進自治機構的政治多元化, 并依據地區公民意愿作出改變。”[iv]
2015年至今,西班牙共舉行了四次全國大選,類似于安倍政府二次上臺前的日本,西班牙國內中央政府領導人基本上一年一換,這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民眾對政府的不信任感上升,西班牙中央政府的威信大大下降,中央政府的執政能力也隨之下降。2017年10月,西班牙中央政府在加泰羅尼亞獨立公投前未采取有效管控措施,根本原因在于執政黨人民黨未占據國家議會多數席位,無法形成應對事態的一致意見。2018年時任西班牙相拉霍伊被彈劾下臺,拉霍伊隸屬于西班牙政壇傳統政黨人民黨。拉霍伊被彈劾后,西班牙政壇另一傳統政黨工社黨的領袖桑切斯出任首相,但工人社會黨在本屆議會中只有84席,是西班牙近40年來最弱勢的執政黨, 其執政一開始就處于不利地位。2019年2月13 日,在加泰羅尼亞自治區兩大“獨立”派政黨加泰羅尼亞民主和歐洲黨和加泰羅尼亞左翼共和黨的反對下,西班牙政府2019年財政預算案最終遭到西班牙眾議院否決,這直接導致了4月28 日的四年來第三次西班牙全國大選的發生。[v]
一邊是加泰羅尼亞地方擁有較強的自治權,分離主義分子不斷在在自治區政府、議會接管權力;另一邊是西班牙中央政府對自治地方的管控能力削弱下降。這兩個因素結合到一起就促成了加泰羅尼亞自治區分離主義勢力的發展,中央政府的治理難度大大增加。2017 年加泰羅尼亞自治區獨立公投后,加泰羅尼亞地方議會被解散,但在隨后舉行的加泰羅尼亞自治區議會選舉中,獨立派聯盟再度獲勝。
2、加泰羅尼亞地方執政黨為爭取選民不切實際的推動獨立公投
在政黨政治的架構下,每一個政黨都竭力通過爭取民意和選舉勝利, 從而達到上臺執政的目的。這也是政黨運作的直接目的。[vi]不顧地區和國家的實際情況,政黨為了迎合選民采取了一系列缺乏連貫性的短期政策,對地區和國家危害非常巨大。
幾百年來,加泰羅尼亞地區一直有獨立的傾向,西班牙中央政府有時采取強力鎮壓措施,有時與加泰羅尼亞地方政府加強對話,通過談判、協商的方式滿足加泰羅尼亞地區的利益需求。在西班牙國內,獨立和統一之間一直保持著一種微妙的平衡,加泰羅尼亞地區的的這股獨立訴求并未對西班牙國內局勢造成特別惡略的影響。 2008年席卷全球的經濟危機對西班牙經濟造成嚴重沖擊,加泰羅尼亞地區也面臨著失業率大幅上升、市場不景氣、通貨膨脹嚴重、地方政府債務違約等一系列困境。在經濟危機面前,加泰羅尼亞地區的民眾對政府的不滿情緒增加。 該地區主張加泰羅尼亞獨立的政客為緩解因經濟危機而引發的民眾不滿,獲得政黨執政地位,開始把矛盾轉嫁給西班牙中央政府,炒作西班牙中央政府與加泰羅尼亞自治區在經濟利益上的矛盾,將加泰羅尼亞獨立問題推向前臺,煽動民族分離主義情緒。他們得到了選民的信任、獲得地方權力,加泰羅尼亞自治區獨立公投運動愈發不可控制。
(三)歐洲地緣政治格局加劇加泰羅尼亞分離主義
歐洲近年來分離主義活動猖獗,發生了數起分離事件,這對加泰羅尼亞分離勢力起到了示范效應。2014 年9月18日,蘇格蘭舉行了脫離英國的公投,未獲得成功。2016年6月23日,英國舉行了脫離歐盟的公投,脫歐派以微弱優勢勝出。接連發生的兩起事件刺激了加泰羅尼亞的分離勢力,他們積極推動本地區的獨立公投。英國脫歐公投結果出來后,時任加泰羅尼亞自治政府主席的普伊格蒙特認為加泰羅尼亞分離派在分離問題上現階段僅僅處于“光說不做”的初始階段,應像脫歐派那樣積極、果敢的行動,加泰羅尼亞分離派保守的傾向已經被英國脫歐派“看輕”。[vii]
(一) 對西班牙的影響
2017年10月1日加泰羅尼亞獨立公投后,西班牙中央政府采取全面反制措施,強力打擊加泰羅尼亞分離勢力。加泰羅尼亞地方議會被解散,重新進行選舉,以普伊格蒙特為代表的組織獨立公投的地區領導人被國家起訴。
加泰羅尼亞分離主義問題將長期存在但分離并非易事。2017 年 12 月 21 日,解散的加泰羅尼亞地方議會重新選舉,政治傾向線上支持獨立的政黨依然獲得議會過半數席位。2018年5月14日,加泰羅尼亞自治共同體議會以66∶65的投票比例,選舉吉姆·托拉為地區新主席,從而結束了西班牙政府對加區實施的緊急直接管理。但吉姆·托倫不僅與前主席普伊格德蒙特來自同一黨派,也是他的追隨者。自2018 年5月19日新一屆加泰羅尼亞地區政府正式成立以來,地方政府仍以地方“獨立”為目標,目前執掌加區地方政府的是三大“獨立”黨派:加泰羅尼亞聯盟黨、加泰羅尼亞共和左翼黨、人民團結候選人黨。加泰羅尼亞地區的的選舉結果表明,獨立派政黨在當地民眾心中仍有市場,分離主義的思潮一時難以完全抹去。
盡管在推動加泰羅尼亞自治區獨立的問題上獨立派人士動作不斷,但他們也清楚地意識到:維持地區現狀,保持經濟穩固發展,對于加泰羅尼亞自身來說才是最符合實際的選擇。一旦脫離西班牙獲得獨立,加泰羅尼亞地區將喪失歐盟成員身份,伴隨這個身份一同失去的還有歐盟成員國才能享有的貿易、金融便利條件。作為一個主權國家重新申請加入歐盟可能需要花費數年時間與相關成員國進行磋商談判,這一時期在商業貿易方面增加的成本是加泰羅尼亞地區所不能承受的。維持現狀可以保持地區金融穩定,為地區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
經濟的全球化講究全球不同國家的經濟層面合作,共同打造完整的全球產業鏈。具體到某一個主權國家,這種產業鏈也同樣能夠存在。加泰羅尼亞是西班牙工業最發達的地區之一,但它的發展離不開西班牙其他地區的支持,西班牙國內內陸地區為其提供了豐富且廉價的原材料、廣闊的經濟腹地,這有助于加泰羅尼亞工業企業開拓市場,獲得持續穩定發展。留在西班牙國內,統一的國家避免了關稅和貿易沖突帶來的高額成本。此外,現代經濟對物流業的要求也與日俱增,西班牙具有完善的陸上交通網絡,發達的高速公路網、鐵路網與加泰羅尼亞的沿海港口相對接,有助于加泰羅尼亞航運業的發展。這也符合加泰羅尼亞打造地中海沿岸重要港口城市、世界著名港口城市的城市規劃。對于西班牙其他內陸地區和加泰羅尼亞地區來說,這是一個雙贏的選擇。
在維護西班牙國家統一方面,憲法發揮著重要作用。1978年西班牙憲法規定:西班牙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但同時民族地區享有自治權。這就意味著任何分裂國家的行為都是違憲行為。不同于巴斯克分離主義,但加泰羅尼亞地區的分離運動主要以民主方式進行,分離勢力采用獨立公投而非暴力手段實現分離目標。2017年加泰羅尼亞發動分離公投時,西班牙中央政府當局以憲法為根據,憲法法院和議會為依托,作出了公投違憲和無效的判決,同時依據憲法拘捕分離主義分子的主要頭目。西班牙反分離主義的憲法成為試圖走“溫和”分離路線的加泰羅尼亞分離派們不可逾越的障礙。
(二) 對歐洲的影響
作為歐盟重要成員國之一,西班牙加泰羅尼亞的分離主義活動將對歐洲一體化進程帶來負面影響,阻礙歐盟進一步發展。實際上現階段歐洲多國都面臨著分離主義問題的困擾。在意大利,北部經濟發達的倫巴第大區分離主義趨向明顯;蘇格蘭2014年脫離英國的獨立公投雖然失敗,但分離勢力仍在策劃下一次的獨立公投;法國科西嘉島也存在著科西嘉分離勢力。加泰羅尼亞地區的分離主義猶如星星之火,處理不當,在歐洲就可能形成燎原之勢,分離主義之火可能席卷歐洲多國,歐盟成員國將不得不耗費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資源來應對其帶來的一系列問題。近年來,歐盟面臨著多重壓力,歐債危機導致整個歐元區經濟增長乏力,恐怖主義難以根治,來自中東、北非的難民危機壓得各成員國喘不過氣來。在舊危機尚未走出的背景下,分離主義將使歐盟將在政治、經濟、軍事等領域承受更大的壓力,資源的分散意味著各個領域的歐洲一體化發展都將受到制約與限制。
(三) 反思民族自治制度、地方行政區高度自治制度的得失
新疆和加泰羅尼亞地區都是民族地區。我國新疆實施民族區域自治制度,西班牙也賦予加泰羅尼亞高度自治權。兩個地區都曾受到分離主義的影響,但截止到筆者寫作本文時,我國新疆地區和西班牙加泰羅尼亞卻呈現出不同的態勢。高效的反恐專項行動使我國新疆自治區社會穩定,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也得到有效維護和實施,各族人民權益得到切實保障,各族人民在新疆安居樂業。加泰羅尼亞分離勢力的雖然暫時潛伏下來,但仍伺機謀求分離活動。
造成差異的最根本原因在于兩國所實施的政治制度不同。我國在新疆地區實施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雖然是自治,但也強調中央政府對自治區的有效管轄。而西班牙加泰羅尼亞地區則一味強調高度自治,忽視了中央政府的管控。在強大自治權的保障下,加泰羅尼亞地區經濟、社會各個領域得到了全方位提升,但對西班牙中央政府的歸屬感越來越弱,離心力不斷加強。
加泰羅尼亞分離主義活動對我國解決當前的香港問題同樣也能夠提供借鑒。香港回歸祖國的23年時間里,中央政府堅持“一國兩制”方針,“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政策,實現了香港持續繁榮發展。但是近年來香港反對派力量不斷實施的危害國家安全行為,表明過去的政策過于重視兩制,而忽視一國的前提;過于重視香港特別行政區的高度自治而忽視中央對香港的管治。《港區國安法》及時加強了中央對香港安全事物的管控,是一次及時的修正。
西班牙國內加泰羅尼亞分離主義的形成,既有國內歷史因素的作用,也受到歐洲大環境的影響,難民危機、恐怖主義威脅、民粹主義抬頭這些歐盟現實面臨的治理難題刺激了分離主義的活躍,加泰羅尼亞分離主義問題將長期存在。以近年來西班牙加泰羅尼亞發生的分離主義事件為鑒,國際社會應深刻認識分離主義運動的危害性,采取有效措施應對其威脅。
注釋
[i] 余濤:分離主義概念、形式和原因分析[J],社會主義研究,2016(06)
[ii] Comissió dEconomia Catalana,The Economy of Catalonia,Col·legi dEconomistes de Catalunya,pp. 38 - 40
[iii] 張少寧,黎良華.論“臺獨”所依賴的心理基礎與文化基礎——“臺灣意識”與“文化獨立”透視[J],廣西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5(03)
[iv] 劉泓.自治共同體與自治權利:西班牙地區自治制度解讀[J]黑龍江民族叢刊,2015(06)
[v] 張敏.加泰羅尼亞自治區“獨立”風波緣何再起[J]世界態勢,2019(22)
[vi] 金鑫.世界政黨政治的現狀、發展趨勢及對當代國際關系的影響[J]國際論壇,2001(02)
[vii] 朱君代.近年來加泰羅尼亞分離主義運動活躍的動因及走向分析[J],世界民族,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