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利英
(山西省呂梁市柳林縣人民醫院,山西 呂梁033300)
月經不調是臨床常見婦科疾病,臨床表現為月經量少、周期不規律或閉經等癥狀。隨著社會環境變化及人們飲食、生活習慣等改變,女性多出現內分泌失調、激素水平波動,進而導致月經不調。西醫常用枸櫞酸氯米芬、己烯雌酚、黃體酮等藥物治療,長期用藥易產生不良反應,且停藥后病情易反復,甚至影響正常受孕。中醫認為,氣血兩虛型月經不調是因臟腑功能失調引起沖任損傷、氣血運行不暢導致的,治療時應注意固本培元、補氣養血。八珍益母丸出自《景岳全書》,具有活血調經、補益氣血之功。本研究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氣血兩虛型月經不調,臨床療效良好?,F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呂梁市柳林縣人民醫院收治的110例氣血兩虛型月經不調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55例。對照組年齡21~40歲,平均(32.76±2.43)歲;病程3~23個月,平均(6.79±1.46)個月。觀察組年齡23~41歲,平均(32.59±2.61)歲;病程4~26個月,平均(6.84±1.37)個月。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標準 ①西醫診斷符合《婦科疾病》中月經不調的診斷標準[1]。患者年齡>18歲,出現月經周期不規律、月經量減少、閉經等癥狀。②中醫診斷符合《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月經不調的診斷標準[2]?;颊咴陆浟可倩蜷]經,質地清稀,色淡,伴有畏寒、潮熱、食欲不振等癥狀,舌苔白,脈細軟。患者及家屬對本研究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3 排除標準 伴有其他系統嚴重疾病者;因器質性疾病導致月經不調者;合并肝腎功能嚴重不足者;對治療藥物過敏者;治療依從性差者。
2.1 對照組 給予雌孕激素周期療法治療?;颊哂谠陆浀?日開始服用枸櫞酸氯米芬膠囊(上海衡山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1021107),每日1次,每次100 mg,連續服用5 d;第6日服用己烯雌酚片(江西南昌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6020483),每日1次,每次0.125 mg,治療23 d。
2.2 觀察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八珍益母丸治療。八珍益母丸(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同仁堂制藥廠,國藥準字Z11020099),每日2次,每次6 g。治療4周。
3.1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治療前后孕酮(P)、促黃體生成激素(LH)、雌二醇(E2)水平。采用全自動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檢測。
3.2 療效評定標準 顯效:患者月經周期、月經量、經血顏色基本恢復正常,連續正常月經周期超過3個月;有效:患者月經周期、月經量、經血顏色有所恢復;無效:患者臨床癥狀無改善。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兩組治療后跟蹤隨訪5個月。
3.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計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3.4 結果
(1)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4.55%(52/55),高于對照組的78.18%(43/5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氣血兩虛型月經不調患者臨床療效比較[例(%)]
(2)P、LH、E2水平比較 治療后,兩組P、LH、E2水平均高于治療前,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氣血兩虛型月經不調患者治療前后孕酮、促黃體生成激素、雌二醇水平比較(±s)

表2 兩組氣血兩虛型月經不調患者治療前后孕酮、促黃體生成激素、雌二醇水平比較(±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 例數 時間 P(nmo L/L)LH(mIU/mL) E2(pmo L/mL)觀察組 55 治療前 1.34±0.38 4.27±1.15 63.71±9.75治療后 3.62±0.68△ 9.84±1.58△▲ 103.64±12.83△▲對照組 55 治療前 1.29±0.41 4.21±1.19 64.16±10.30治療后 2.97±0.53△ 8.37±1.42△ 95.79±11.31△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的飲食、生活習慣、工作方式逐漸發生改變,女性工作和生活壓力不斷增大,又因飲食、睡眠不規律,情緒波動大,月經不調發生率有所上升。單純使用西藥治療存在一定的不良反應,且停藥后患者病情易反復。中西醫結合治療月經不調具有明顯優勢。枸櫞酸氯米芬膠囊是人工合成的非甾體制劑,可通過與雌激素競爭受體,刺激內源性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釋放,誘發排卵,多用于治療女性無排卵不孕、黃體功能不足等;己烯雌酚是人工合成的非甾體雌激素物質,能產生與天然雌二醇相同的藥理作用,可改善女性雌激素低下;黃體酮用于治療黃體酮缺乏引起的功能障礙,如排卵功能障礙導致月經不調。
中醫認為,月經不調是外感內傷導致的臟腑功能失常、氣血不和、沖任損傷。氣血兩虛是月經不調的常見證型,治療以補益腎氣、活血化瘀為原則。八珍益母丸出自《景岳全書》,由益母草、黨參、白術、茯苓、甘草、當歸、白芍、川芎、熟地黃組成,主治因氣血虛導致的身體瘦弱、經期不準、經行腹痛等病證[3]。益母草活血、祛瘀、調經,專治女性月經不調,有收縮子宮的作用;黨參補中益氣,常用于治療脾胃虛弱、氣血兩虛;白術補脾健胃;茯苓健脾、寧心,主治脾虛食少;甘草清熱解毒,治療心氣虛;當歸補氣和血、調經止痛、補血活血;白芍補體虛、健脾胃;川芎行氣開郁、活血止痛,可用于治療經閉、痛經;熟地黃滋陰補腎、養血補血,治療肝腎陰虛、月經不調等。諸藥合用,共奏活血化瘀、調經補血、健脾益氣之功。研究表明,八珍益母丸可促進紅細胞再生、雌性激素分泌,具有補血調經作用[4]。邱二娟[5]采用八珍益母丸聯合西藥治療氣血兩虛型月經不調,發現其可提高治療總有效率及受孕率。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治療后,兩組P、LH、E2水平均高于治療前,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中西醫結合治療氣血兩虛型月經不調的臨床療效良好,有助于增強患者體質,改善患者氣血不足癥狀,促進激素水平回升,從而抑制病情反復,值得臨床推廣與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