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冬明
摘要:目前,高速公路一般都是按照工作量法或年限平均法計提攤銷或折舊,這樣的折舊方法與該主體預期的經濟利益實現方式存在一些差異。本文主要通過對高速公路資產類別與折舊方法同主體預期實現經濟利益的方式進項分析闡述,實現優化高速公路折舊攤銷方式的目的。
關鍵詞:高速公路;折舊攤銷;優化
引言
高速公路和其他一般資產不同,高速公路具有一定的公益性特征,且在資產使用過程中,隨著養護和維修的增加,資產使用壽命會相對比較長,因此在會計處理上有一定的特殊性。針對其折舊政策在相關的規定中并沒有明確的指導,也未形成行業統一標準或慣例,導致折舊攤銷方式存在一些問題。下面將針對高速公路的折舊攤銷優化進行分析。
一、高速公路計提折舊的必要性
(一)符合企業會計準則的規定
當前高速公路管理的主體一般是國有公司,并不是完全以營利為目的的企業法人組織,國有高速公路企業的設立是為了以公司企業的形式去合理規劃利用資金等生產經營活動,不管是國有企業還是私營企業都是要遵循企業會計準則的規定進行財務核算。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的規定,所有企業應該對企業所有的固定資產進行折舊攤銷。除了已提足折舊仍繼續使用的固定資產,以及單獨入賬的土地。固定資產折舊,指的是在固定資產規定的使用壽命內,按照確定的折舊方法對固定資產的價值進行系統的費用化分攤。
同時高速公路管理主體計提折舊也符合國有事業單位的會計準則,根據財政部令2012年第72號《事業單位會計準則》,明確了國有單位及事業單位在固定資產的后續計量中需要對固定資產進行折舊攤銷,同時也要對無形資產進行計提攤銷,從而真實地反映企業收入費用。從此可見,不管是從企業會計準則看還是從事業單位會計準則來說,高速公路管理主體一定要遵循會計準則,選擇合理的固定資產折舊方法進行固定資產折舊。
(二)減少與相關部門溝通成本
固定資產折舊是一項必須遵循的會計政策,如果企業不計提折舊,首先不能準確地反映企業的真實財務狀況,其次也沒有遵守企業會計準則。高速公路經營主體在高速公路維護后期需要的資金比較大,僅僅用公司自有的資金維持必定緊促,所以公司會通過發行債券或者銀行抵押貸款等方式去籌集資金。銀行抵押貸款需要評估企業抵押資產與企業準確的財務報表,如果公司沒有按照準則對公路資產進行折舊攤銷,會使得財務報表數據不準確,增加與銀行相關部門溝通的時間與成本。
二、高速公路資產的分類與折舊方式
(一)高速公路資產的分類
高速公路資產的構成及分類都比較復雜,前者包括土地使用權以及相關建設設施、裝備等,后者可劃分為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對高速公路資產的歸類需要綜合考慮多方面的因素,尤其是資產的所有權問題。毋庸置疑,被歸于無形資產是因為業主只有經營權而沒有所有權。在此,所有權歸政府所有,屬于全體人民。這種復雜性也導致高速公路資產分類的多樣性,主要有以下幾種。
第一,從整體來看,將高速公路資產視作固定資產或無形資產,以此作為核算的依據,進行全面而系統的核查計算;第二,單獨來看,將其土地使用權和其他資產分開,前者視作無形資產,后者視作固定資產,分別進行相應計算;第三,在細致劃分方面,將土地使用權視作無形資產,將其他資產視作固定資產,在此基礎上再次進行劃分,依據使用年限的長短分別進行相關核算。
(二)高速公路資產的折舊攤銷方式
除此之外,高速公路資產的折舊攤銷方式也略有差別。有專門的明文條例對此進行了明確說明,如《企業會計準則第4號—固定資產》和《企業會計準則第6號—無形資產》等都有系統闡述。條例表明,企業的固定資產折舊方法應該合理恰當,根據經濟效益預期實現方式靈活選擇。折舊方法多樣,就整體而言,車流量法、年限平均法與工作量法采用頻次較多,居于首要地位。此外,關于無形資產的攤銷方法,也應該根據多方面因素確定。鑒于預測車流量和實際車流量的差異,定期地對各收費公路經營年限內的預測總車流量進行審核,并且委任獨立的專業交通研究機構對所屬各收費公路未來交通車流量進行研究,然后根據重新預測的總車流量調整以后年度的每標準車流量應計提的折舊額的做法,更加符合會計上的權責發生制和配比原則。從上述明文條例中不難得知,雖然折舊攤銷方式有所不同,但都殊途同歸,都是符合相關要求的實用方法。
相關規則的出臺都來源于實踐,同時,在實踐中使得相關條例更為具體細致。在實踐中主要形成了以下幾種折舊均攤的方式:第一,在整體上,全歸于固定資產或者無形資產,主要根據年限平均法進行相關計算;第二,仍然是整體上進行歸類,然后采用工作量法進行計算;第三,單獨進行折舊與攤銷,前者如土地使用權采用年限平均法,后者如其他資產;第四,單獨進行折舊與攤銷,不同的是,前者是其他資產,采用工作量法,后者是土地使用權,采用年限平均法;第五,各方面固定資產根據使用年限進行折舊計算;第六,根據資產的不同分類,針對性的按照年限平均法或者工作量法進行折舊或者攤銷。
三、高速公路的資產構成
高速公路的資產主要包括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此過程中不同資產對應的經濟利益預期實現方式也是不同的,應該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這也與資產的預計消耗方式密切相關,二者緊密聯系、相互依存。例如,工程機械和運輸車輛的折舊方式就大有不同,前者依據臺班工時,后者根據行駛里程。當然,不同情況的對應利益實現方式也是不同的,要針對性分析與處理,換言之,資產構成的預計消耗方式可能并不完全一致。
(一)高速公路資產構成的一般分類
根據相關文件可以得知,項目總投資比較復雜,涉及面較為廣泛且全面,可以將項目總投資分為幾個部分進行分析。第一部分是建筑安裝工程投資,如路基和路面等地面工程,橋洞等地下工程,各種基礎設施以及設備工程,此外,還有環保工程,以及后續的保養與修復工作等。第二部分是待攤投資。主要為各種管理費用及耗費的建設費用、相關研究及評估費用、建設費用以及貸款利息等等。第三部分是關于設備設施方面的投資。例如機器設備以及工作人員辦公需要的設備設施等。
(二)高速公路資產構成基于消耗方式的分類
依據消耗方式,高速公路資產可劃分為以下幾種,包括與車流量相關的、與車流量無關的固定資產,以及與車流量無關的無形資產。第一種主要為路基及路面等地面建筑工程,橋洞等地下建設工程,以及相關的投資等等。當然,這其中不包括土地征用及拆除補償,后者屬于第三種,是一種無形資產,與相關的投資結合便是土地使用權。第二種主要為各種基礎設施建設,以及環保工程,后續的保養及護理工作和相關的投資等。
四、高速公路折舊攤銷常用方式的不足及優化建議
當然,高速公路的諸多折舊攤銷方式的優缺點也很明顯,需要針對性地加以改進。其中普遍使用的是年限平均法或工作量法。不僅可以整體上進行系統的處理及操作,而且更加方便靈活。但是也存在著一定的不足之處,例如整體年限平均法無法反映經濟利益方面的相關性,沒有體現出與收入增長的密切關系。同時預期實現方式也不能很好得到表現。工作量的不足主要體現在下述幾個方面:沒有體現出部分資產的消耗特點,在運用過程中也較為波動起伏,利益數額不準確,預測數值與實際數值差異較為明顯。此外,整體依據工作量法計算,也加劇了數據的波動性,擴大了盈余管理空間。
五、高速公路折舊攤銷的優化建議
根據多方面的綜合要求,和各項準則及規定,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針對高速公路折舊攤銷方式提出了下面幾個優化建議。
(一)對與車流量相關的公路資產按車流量法折舊或攤銷
這種主要包括下述幾個方面:路基及路面等建筑工程、橋涵、隧道等工程,以及相對應的投資等。這些都應該嚴格按照要求進行。同時,為規范少數企業通過車流量法進行盈余管理,建議加強相關信息披露要求,在按照規定的基礎上,應該定期對剩余經營期限內的預測車流量進行復核,與此同時也要及時調整每標準車流量的折舊攤銷額,同時,為保證公平公正公開,應對歷次預測情況予以匯總列示,對差異情況做出說明。
(二)對與車流量無關的公路資產按年限平均法折舊
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土地使用權,基礎設施建設,環保工作,各種設備維護以及后續養護與修理工作等等,此外,還有相關的投資等。
(三)實際工作量與預計工作量孰高計提折舊
在計算年度折舊工作時,要注意比較實際工作量與預計工作量的差距,如果前者折舊高就按照實際通行費計算,如果后者計算的折舊高就按照當年規定折舊。當然,具體的實施情況要根據具體情況而定。
結語
綜上所述,交通的迅猛發展不僅保障人們出行的便捷順暢,更滿足人們生產生活需要以及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極大地促進經濟發展。毫無疑問,經濟的發展離不開四通八達的交通,古往今來皆是如此。在此情況下,人們也越來越注重加強交通及道路建設,進行全面而系統的修建,而此過程中,高速公路的建設尤為迅猛,因此會計審核也是社會關注的重點。
參考文獻:
[1]湯志帆.BOT模式下高速公路的折舊探討[J].現代經濟信息,2019(19):272.
[2]石永領.高速公路上市公司資產折舊方法探析[J].財務與會計,2017(04):53–54.
[3]陳曉燕.關于高速公路計提固定資產折舊的探討[J].現代國企研究,2015(12):135.
[4]劉曉燕.完善經營高速公路資產折舊方法的探討[J].河南社會科學,2013(04):103–104.
[5]劉剛.政府收費還貸高速公路資產折舊問題探討[J].北方經貿,2009(05):50–51.
[6]吳永謙,張頌華.政府會計改革后資產折舊與攤銷相關問題的思考[J].財會學習,2019(36):108–109.
[7]張泓,丁新浩.基于全生命周期的城軌企業資產折舊和融資利息的會計處理[J].都市快軌交通,2013(04):47–51.
[8]沈越火.資本性支出及折舊攤銷預測模型——到期更新模型[J].中國資產評估,2019(03):27–31.
[9]周曉華.新制度下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折舊和無形資產攤銷之我見[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5(07):28–29.
[10]徐耀星.新政府會計制度下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的核算及管理[J].財政監督,2015(08):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