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亞軍


[摘? ?要]繪本被公認為兒童早期教育的最佳讀物,深受兒童的喜愛。在“互聯網+”時代,兒童傳統紙質閱讀的主導地位受到了新興媒體的沖擊,同時也暴露出兒童閱讀興趣缺失、閱讀時空局限、閱讀環境單一等問題。基于此,“智慧學習環境下的兒童繪本閱讀研究”旨在通過“愿景的設立、環境的創設、交互的設計”進行改革,構建基于多智慧學習環境的互聯、互融、互通的“智慧閱讀小人國”,促進幼兒全面發展、教師專業發展和幼兒園優質發展。
[關鍵詞]智慧學習環境;兒童;繪本閱讀
繪本被公認為兒童早期教育的最佳讀物,對兒童早期多元能力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為兒童看世界打開了一扇明亮的窗戶。浙江省桐鄉市實驗幼兒教育集團實驗幼兒園(以下簡稱桐鄉市實驗幼兒園)從2006年開始,緊緊圍繞“書香潤澤·點亮童心”的辦園理念,不斷打造并積淀繪本教學特色品牌。歷經14年共五輪的研究積淀,構建了繪本“全閱讀”課程,成果獲浙江省基礎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原創性專著《繪本教學與兒童發展——給教育者的建議》由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顯示出了強大的實踐生命力。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傳統紙質媒體受到了新興媒體的沖擊。以兒童傳統的紙質閱讀為例,主要暴露出如下三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兒童閱讀興趣的缺失。兒童閱讀時的注意力持續時間較短且不穩定,單純的靜態閱讀方式難以長時間維持兒童的閱讀興趣。二是兒童閱讀時空的局限。以幼兒園為例,幼兒的閱讀時間大多局限于課堂和區角,傳統繪本閱讀的局限性逐漸凸顯。三是兒童閱讀環境的單一。幼兒園的圖書室、班級語言區以紙質圖書為主,配以指偶、木偶等物品,整體閱讀環境比較單一。如何構建一種富有特色的閱讀模式,打通幼兒的多種學習通道?如何讓幼兒的閱讀更為便捷?如何讓幼兒成為自己學習的主人?怎樣將新興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全方位提升幼兒的閱讀品質?這些都是新時代幼兒教育工作者需要重點思考的問題。
一、“智慧閱讀小人國”的愿景設立
教育部印發的《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明確提出以教育信息化促進教育現代化。而智慧學習環境可以視為一類學習系統,通過物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技術,為學習者提供個性化的學習資源和工具,具有互動形式豐富、互動高效的特點。在幼兒園中建構智慧學習環境是現代學前教育發展的趨勢,也是當今幼兒信息化學習環境設計的路徑之一。
基于上述思考,桐鄉市實驗幼兒園提出“智慧學習環境下的兒童繪本閱讀研究”,以智慧閱讀為核心,以智慧學習環境為支撐,以教師智慧發展為引擎,以兒童智慧發展為目標,通過多智慧學習環境的互聯、互融、互通,構建“智慧閱讀小人國”,打造促進幼兒全面發展、教師專業發展和幼兒園優質發展的智慧教育生態(見圖1)。更具體地說,所謂“智慧閱讀小人國”,旨在通過“環境創設、交互設計”兩步推進,運用技術設備和智能平臺,有效地將語言、圖像、文字有機結合,為幼兒創造生動、形象、直觀、視聽結合的繪本教學情境,并采用多元化的評價方法,全方位提升幼兒的閱讀品質,培育智慧兒童。
1.環境:智慧閱讀中的大天地
要創設一個智慧化閱讀空間,使幼兒能以同時異地、異時同地、異時異地、同時同地等方式切換時空,使用各類資源,讓幼兒園成為健康、安全、快樂、多元發展的充滿現代科技色彩的智慧閱讀大天地。
2.兒童:智慧閱讀中的小主人
要給兒童充分的自主權,使兒童在智慧學習環境中可以隨時隨地以任意學習方式和學習結果輕松、有效、投入地學習,成為學習的主人,促使兒童樂學智玩,獲得個性發展。
二、“智慧閱讀小人國”的環境創設
幼兒智慧學習環境要體現學習環境的“智慧”。“智慧閱讀小人國”是智慧學習環境的主體,是將新技術與繪本教學資源相結合的大膽嘗試。
1.硬件系統建設:智能“設備群”
現代科技應用離不開人的智慧與操作,也離不開設施與設備的支持。
(1)班級安裝“希沃授課”。借助“希沃一體機”,教師能以更生動的方式直觀呈現自己的閱讀教學設想,在寓教于樂的教學情景中展示繪本獨特的魅力。一是聚焦性的放大技術。一體機具有升級版的PPT功能,可現場進行標注,引導幼兒觀察、思考和講述。二是交互性的蒙層功能。《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在“具有初步的閱讀理解能力”中要求:能根據故事的部分情節或圖書畫面的線索猜想故事情節的發展。一體機中的EN5是專門為教師設計的互動課件制作工具,其中的蒙層技術可以實現遮擋和揭秘的視覺效果,激發幼兒依據畫面的前后聯系猜測情節,并根據情節進行講述,以實際操作揭曉答案。三是操作性的現場互動。如在繪本《武士和龍》的自主閱讀中,幼兒在清晰表達自己獨特觀點的同時,可以通過EN5中的互動投票技術,為“龍之隊”和“武士之隊”而戰。
(2)空間設置“繪本電子書”。將繪本課程中的課件投放到幼兒園公共空間的電子書籍界面上,供幼兒隨意點擊、翻看、欣賞不同的繪本,加深對繪本的感知、理解與表達。另外,在電子書籍中配套呈現春夏秋冬、傳統佳節以及幼兒園的大型活動等閱讀素材,在節日、季節、活動等多元背景下,使幼兒全方位地感知閱讀畫面傳遞的信息,讓閱讀課程更加豐富立體。
(3)報告廳創建“錄播系統”。錄播系統可錄制各類繪本資源,傳輸到各班、各活動室,實現資源的共享。同時,也能錄制繪本教學、繪本微課等,便于教師進行自我反思與改進。通過校園電視臺,可實現所有教室實時直播或點播功能,為幼兒經常參與各項經典閱讀活動提供保障。由此,不僅為幼兒營造了一個“愛說、敢說、會說”的舞臺,促進了幼兒語言表達能力、自信心、表現能力等綜合素質的提高,也讓全園幼兒享受到繪本故事帶來的樂趣。
(4)專用室配置“閱讀探索”。“閱讀探索室”里有專門的互動桌、體感裝置、投影儀、白板機等,能模擬繪本場景,方便幼兒的個性表現、作品展示等。如對于《貪吃的笨笨豬》繪本活動,在閱讀探索室里,可以直接將草地、蘋果樹等繪本場景投射出來,還能隨時根據需要進行轉換,使幼兒在生動逼真的場景中盡情表演、模擬及解決問題,感受閱讀帶來的無限樂趣。
2.軟件系統開發:同異“時空圈”
智慧閱讀追求教育技術與資源的深度融合,在幼兒園傳統閱讀課程的基礎上整合教育信息化資源,打通軟件設備在教學中的應用,促進智慧閱讀課程的創建。
(1)同時同地。打破“看一看、想一想、說一說”這種單一的靜態閱讀方式,讓可視化、手動化、即時化的學習方式打造新型的閱讀環境。一是手動點讀筆。點讀筆不僅能點讀文學作品,還能錄制繪本故事。幼兒可以通過錄制功能收錄自己的講述,再通過點讀功能進行語音反饋,從而創設“聽”的氛圍,激發“說”的欲望。二是智能機器人。給機器人“小優”植入繪本影音材料,讓“小優”給幼兒們講故事、唱兒歌,與幼兒們進行面對面的交流互動。“小優”還能通過互聯網即時查詢功能,解答幼兒們的各種問題。三是袖珍語音貼。借助錄音貼制作語音貼,通過一枚小小的芯片,使幼兒們不僅可以看,還可以聽同伴的信,萌發了前閱讀和前書寫的興趣。
(2)同時異地。在不同學習地點同時接受學習,打破班級、學校的圍墻,使學習時空更靈活。一是APP書蟲圈。在某教育APP的成長記錄中,開展21天的心靈之旅,讓家長每晚發布孩子在家閱讀的照片,并分享到班級圈。在同一時間讓同班級的幼兒和教師都能看到,激勵幼兒養成愛閱讀的好習慣。二是好書推薦站。每個幼兒家中都有一個閱讀角,可以展示和收藏圖書。為了讓幼兒看到更多的書,幼兒園通過班級微信群推出了更多幼兒喜愛的繪本。家長們也積極嘗試“智慧手段”,讓繪本推薦更加富有視聽吸引力。
(3)異時同地。幼兒園的智慧學習環境,能夠在不同的時段,根據幼兒生活、游戲、學習的推進和轉換,為幼兒創設不同的學習素材。一是“喜馬拉雅”聽。可利用“喜馬拉雅”手機APP或電腦客戶端,讓幼兒講述喜歡的故事,實現面向全世界的即時分享。二是錄屏點播看。家長與教師可運用錄屏剪輯,制作最新的幼兒閱讀資訊、繪本推薦、繪本故事等,并投放于幼兒一日生活中。如中餐前播放《飯先生和菜小姐》繪本故事,向幼兒宣傳科學飲食,解決幼兒挑食、偏食等吃飯難的問題。
(4)異時異地。借助微信群、手機APP等新媒介,教師、家長、幼兒可不斷轉換角色,將“教”的過程轉化成“學”的過程。一是掃碼聽書會。充分利用家長教育資源,將“故事媽媽”“故事爸爸”的故事錄音生成二維碼,幼兒可通過掃碼的方式自主選擇、自主聆聽,拓展閱讀面。當幼兒學習了新故事后,可以生成“故事寶寶”二維碼,推進深度學習。二是繪本微課程。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園本課程的開發更強調促進幼兒的個性發展。為此,幼兒園每學期都生成一個“繪本開啟式”主題微課程,以滿足各年齡段幼兒發展的需要。幼兒園微信公眾號的微課程推送,使家長和幼兒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幼兒園的繪本課程。
三、“智慧閱讀小人國”的交互設計
智慧學習環境更注重幼兒的個性特質及體驗,通過智能交互滿足不同幼兒的學習需求。
1.協同式交互
在交互的過程中努力尋找合作伙伴,協同來自家長、教師、幼兒、社會等多方面的閱讀資源,打造閱讀“加油站”。
(1)家園合作“云空間”。通過閱讀,幼兒對繪本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理解。教師可將幼兒的繪本故事表演影音上傳到百度網盤,供幼兒和家長自由下載、點播、學習。通過觀察模仿、創意表現等形式,提升幼兒對繪本作品的表達、表演能力等。
(2)親子故事“配音秀”。幼兒園基于幼兒和家長的百變聲音,為幼兒和家長搭建配音舞臺。一方面,通過前期親子閱讀材料的甄選,確定配音繪本。另一方面,鼓勵家長和幼兒在家庭中以自主分配角色的方式進行合作演繹,提升繪本故事的內涵演繹。
(3)班級繪本“微信薦”。幼兒園鼓勵家長以視聽結合的方式,通過班級微信群分享自己和孩子一起閱讀的優秀繪本,并與大家一起交流探討,從而讓繪本推薦更富有視聽吸引力,也使幼兒的閱讀更有效率。
2.分享式交互
通過讀者與智能終端進行交互,能讓閱讀資源得到更廣泛的應用。
(1)視聽同步“語音函”。大班幼兒在學習過程中常用自己獨特的符號進行表達,如用前書寫的方式給同伴寫信,再用“語音函”錄音,制作成“會說話的信”,讓同伴邊看邊聽,這一活動可豐富幼兒的前書寫經驗。如新聞里報道了“冰花男孩”冒著冰霜上學的故事,幼兒們看后紛紛給他“寫”信:好好讀書,將來當一名警察;我給你寄了熱水袋,希望你能暖和一點……這些“會說話的信”和禮物寄到了云南昭通“冰花男孩”的手中,架起了孩子們的友誼之橋。
(2)線上圖書“漂流會”。可開展線上圖書漂流活動,鼓勵幼兒與同伴交換圖書,每周五自帶一本圖書回家閱讀;鼓勵家長將文字、作品發到班級群進行分享,讓圖書分享過程有話說、有人懂、有跡留。
(3)原創級繪本“發行站”。鼓勵幼兒用畫筆描繪自己感興趣的事物或事件,經家長配文,就能形成圖文并茂的繪本,體驗創作的樂趣。幼兒園可用微信公眾號推送這些原創繪本,分享給更多的讀者。如2020年,幼兒與家長自制了防疫、抗疫繪本47本(見圖2),包括《逆行勇士》《特殊的購物節》《天使勇斗大魔王》等,網絡點擊量超過2萬人次,其中的《有位爺爺叫南山》繪本得到了“學習強國”平臺的推送。通過自創繪本,幼兒既增強了防疫意識,又培養了感恩和責任意識。
(4)海選級校園“直播臺”。每個幼兒都是講故事活動的參與者,各班推薦“故事大王”參加幼兒園“小八哥”故事巡講團,每周固定時間通過校園電視臺進行直播,為幼兒營造“愛說、敢說、會說”的舞臺。
(5)共享級繪本“百寶箱”。繪本“百寶箱”主要收集繪本書圖片、故事影音等,形成繪本書電子閱讀材料。比如,幼兒園將一些經典繪本進行掃描錄入,形成完整且清晰的繪本電子書。同時,下載一些繪本故事的錄音、視頻,拍攝園內教師、幼兒講繪本故事的視頻材料等,形成繪本音像素材,不斷充實電子材料包的內容。
(6)心中最美“圖書角”。為了讓更多幼兒喜歡并愛上閱讀,幼兒園開展了“最美圖書角”評選活動。由家長錄制幼兒介紹家庭圖書角的視頻,幼兒要介紹家中圖書角有什么書,自己最喜歡哪一本以及為什么,對自己啟發最大的是什么書等。幼兒園會精選30個“最美圖書角”通過UMU互動學習平臺推出,讓幼兒們進行線上投票。據此,引導家長營造濃郁的家庭閱讀氛圍,打造書香家庭。
桐鄉市實驗幼兒園開展繪本閱讀研究已有14年,收獲了豐碩的研究成果,但是對于智慧閱讀的研究才起步不久,必定有許多需要研究與探索的方面。幼兒園將一如既往地勤鉆研、多學習、多實踐,從幼兒的成長規律、幼兒的學習環境出發,挖掘幼兒智慧學習環境設計的無限可能,實現幼兒智慧閱讀、智慧學習與學前教育的長遠發展,打造理想的“智慧閱讀小人國”。
參考文獻(編者略)
(責任編輯? ?張慧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