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崢
[摘? ?要]勞動教育是堅持“五育”并舉,全面發展素質教育的重要方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時期的“停課不停學”,本質上是“停課不停育”。在這一背景下的勞動教育,應以勞動素養培育為內核,以家庭為主陣地,以學生為實施對象,延續學校勞動教育的常態功能,克服特殊時期的局限性,建立居家勞動教育支持系統,采取有效的實施和評價方法,發揮勞動教育的育人價值。
[關鍵詞]停課不停學;勞動素養;勞動意識;創新實踐
“停課不停學”特指在新冠肺炎疫情防護的特殊時期,以互聯網為信息傳輸通道,以各大信息互通平臺為依托開展的不同形式的在線學習。“停課不停學”的實質應是“停課不停育”,是如何在非正常情況下實施教育的問題?!吨泄仓醒雵鴦赵宏P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中指出,勞動教育是堅持“五育”并舉,全面發展素質教育的重要方面。因此,居家勞動教育也應該被納入“停課不停學”的范疇,并發揮其獨特的育人價值。
一、居家勞動教育的內核
在2018年的全國教育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教育引導學生長大后能夠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勞動教育應著眼于培養具備專業勞動技能、掌握扎實勞動知識、遵守勞動法律法規、積極參與勞動創新、懂得尊重崇尚勞動、能夠弘揚勞動精神的新時代勞動者。中小學勞動教育應以契合時代需求的勞動素養培育作為勞動教育的內核。
勞動素養的本意是指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逐步形成的勞動心態和勞動技能的綜合。初中生勞動素養,應參照學科核心素養的概念予以重新定義,即應包含三個層面,并呈“金字塔”式的逐級遞升關系。具體來說,“塔基”為勞動能力層面,包括與勞動有關的知識、技能、方法;“塔身”為勞動意識層面,《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總體框架指出,勞動意識包括要尊重勞動,要具有積極的勞動態度,具有改進和創新勞動方式、提高勞動效率的意識,具有通過誠實合法勞動創造成功生活的意識等。在學生身上,應表現為主動、誠實、熱愛、創造性地勞動;“塔尖”為勞動品格層面,包括會勞動、能探究、懂擔當、知感恩的勞動品格。無論是常態勞動教育還是“停課不停學”背景下的非常態勞動教育,均應以勞動素養的培育為內核,并展現以上三個層面,遵循從簡單到復雜、低級到高級、淺層到深層的基本脈絡,逐步落實勞動素養的培育。
二、居家勞動教育的“變”與“不變”
學校、家庭、社會是開展初中勞動教育的三個陣地,這三個陣地既是勞動教育資源的來源地,也是勞動教育實施的主要平臺[1]。三者既有具體時間、空間上的明顯界限,又是相互交織、難以割裂的一個整體?!巴Un不停學”背景下的居家勞動教育應成為整合學校、家庭、社會三者空間與時間關系的勞動教育新模式。
1.居家勞動教育的“變”
為了防控疫情的需要,學校的線下教育暫停,學生的活動空間受限,因此居家勞動教育也應作出調整。一是空間改變。常態勞動教育的物理空間有較大的選擇余地,而停課期間,要在有限的家庭和社會活動空間里,以有限的形式開展勞動教育。二是互動機制改變。居家防疫期間,學校與學生之間原本高頻度的面對面的互動機制受限,取而代之的是通過互聯網實施階段性的遠距離互動,這會使教育的針對性和時效性都大打折扣,為此,居家勞動教育需要調整互動的方法與實施的節奏。
2.居家勞動教育的“不變”
疫情防控期間,居家狀態似乎限制了勞動教育的開展。但實際上,居家勞動教育仍然保持了三個方面的“不變”。一是勞動教育的實施者、實施對象、內容覆蓋面不變,依然可適用于學校、家庭和社會。二是三個陣地間的內在聯系不變。學校仍然要發揮紐帶作用,引導學生關注社會,激發學生參與家庭勞動和社會勞動的動機,繼續發揮三個育人陣地的聯動作用。三是勞動教育評價的主體不變。學校、家庭、社會仍然是評價主體,可針對不同維度,有側重地發揮教育評價的功能。
三、居家勞動教育的實施要點
疫情期間,初中勞動教育應以勞動素養培育為內核,把握新形式下勞動教育的變與不變,有效協調學校、家庭、社會的聯動育人機制,打破三個陣地之間的隔閡,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基于現實,開創勞動教育的新局面。
1.居家勞動教育的支持系統
一是基于制度保障居家勞動教育的實施。學校要在勞動教育的策動、推進、反思、改進及評價等方面發揮作用,就要將居家勞動教育的實施保障納入管理。如在學校常態勞動教育保障制度的基礎上建立特殊時期的勞動教育運行機制,設立居家勞動教育領導小組,組織整合并開發勞動教育資源,從制度層面保障居家勞動教育的實施。
二是基于素養立意設計居家勞動教育框架。居家勞動教育應堅持指向勞動素養培育,從勞動能力、勞動意識、勞動品格方面整體規劃培養方案,充分考慮學校、家庭、社會的現實條件與需求,以恰當的形式從簡單到復雜、由低級到高級地逐步落實。
三是基于“互聯網+”發動居家勞動教育聯動機制。要充分發揮互聯網的作用,促成學校、家庭、社會三個陣地的有效互聯,可借助語音、圖像的靜態和動態聯動,采取線上家長會、線上班會、線上學習小組、線上評價小組等形式推動居家勞動教育的實施。
2.居家勞動教育的三種形式
一是看得見的勞動——技能勞動教育的實施。勞動能力即基本的勞動知識和技能,是勞動素養的“塔基”,也是開展勞動教育的首要目標。在家庭中培養勞動能力應以開展家務勞動為基礎,培養孩子的基本生活技能。主要包括整理物品、清潔衣物、烹飪食物等。培養基本生活技能的勞動能力訓練,具有誰都可以做、誰都可以學、誰都可以教的特點,尤其適用于非常時期的家庭勞動教育。家長可以和孩子進行高頻度的互動聯系,形成互學、互教的互動機制,從而促進親子關系更好地發展。
二是想得到的勞動——學科勞動教育的實施。特殊時期的“停課”,停的只是當前階段學校的線下教育,而學生已完成的學校教育和當前的線上教育仍然會發揮重要影響。初中生已經儲備了一定的學科知識,線上學習也使這類知識在不斷富集。此時,以學科知識為依托的學科勞動教育便可以成為溝通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最佳渠道。學科勞動教育是指通過引導學生關注自己身邊的事和社會大事,在勞動中運用學科知識提高勞動的科學性和時效性,進而形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例如,如何科學飲食、增強身體免疫力是疫情期間的熱議話題,可以讓學生根據學過的知識設計一份防疫健康菜譜,并試著制作出來;在科學教師的指導下,自制酒釀,并利用酒釀再制作出其他飲食;提出項目式學習的方案,發明或制作簡易防疫工具等。
三是看不見也想不到的勞動——個性化勞動教育的實施。有預設的勞動教育是必要的,但過多的預設也會限制學生創造力的發展。因此,應充分尊重學生個性化發展的需求,實施有利于激發學生創造力的個性化勞動教育。如,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知識或技能儲備、興趣愛好、發展預期等自主選擇勞動形式。學校可以給學生提供“個性化勞動教育方案”申請表,鼓勵學生自主申報并大膽表達自己的設想。允許學生自主選擇勞動成果的呈現方式和評價方式,從而打破已有的教師、家長單向評價學生的機制等。學校和家庭應提供必要的支持與及時的指導,從而有效引導學生在“所見有所思、所想有所做”的過程中發展實踐創新能力。
3.居家勞動教育的評價方法
一是依據教育內容分類,實施重點評價。居家勞動教育可分為技能類勞動、學科類勞動、個性化勞動三類,評價的側重點因內容而異。如技能類勞動側重技能掌握嫻熟程度的測評,可以采取現場實操、錄制視頻等方式觀察;學科類勞動應側重探究過程的參與度、科學性等,兼顧測評勞動教育的物化成果;個性化勞動的評價則應側重勞動過程和結果的創新性、實用性,以及學生個人所賦予這一勞動的獨特意義或價值等。
二是實現評價主體互動,實施多元評價?!巴Un不停學”背景下的勞動教育依然需要發揮學校、家庭、社會三類評價主體的作用。如技能類勞動,應以家庭評價為主,由家庭制定評價細則與評價辦法;學科類勞動應以學校評價為主,由任課教師依據學科特點制定教育方案及評價細則;個性化勞動教育則以學生自我評價為主,由學生自主申報、設計并評價。同時,鼓勵多元評價方式,如家?;ピu、自評和家評相結合等。
三是整合時間和空間資源,實施周期性評價?!巴Un不停學”背景下,家庭成為學生主要的活動空間,親子關系的作用更為凸顯。因此需要重新整合勞動教育的時間與空間關系,以不同周期來實施評價。如,1-2小時內可以完成的勞動教育內容,應采用短周期評價,倡導孩子與家長共同參與,以家長評價和親子互評的方式實施;1-2周可以完成的勞動教育內容,應采用中周期評價,依據學校與學生共同商定的方案實施評價;需要數周乃至數月完成的勞動教育內容,可以采取長周期評價和階段性評價相結合的方法,在某一階段內以校評、家評、自評為主,而進行終結性評價時則可以引入社會評價,即將社會價值納入評價標準中。
綜上所述,“停課不停學”背景下的居家勞動教育是特殊時期所采取的一種教育形式,同時也是新時代勞動教育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應堅持以培育新時代的合格勞動者為目標,充分利用家庭主陣地,促進學校、家庭、社會的互通互聯,以科學可行的視角來設計、支持、實施、評價勞動教育的過程,培養學生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何云峰,宗愛東.中小學勞動教育的現狀、問題及對策[J].青年學報,2019(1):6-11.
(責任編輯? ?郭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