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波 史彭濤
摘 要:煤礦機電運輸設備是聯系煤礦資源開采的各個環節的重要核心設備。對整個煤礦資源的正常開采起到了極為重要的推動作用。有句俗話說道“出炭不出炭,關鍵在機電”。由此可見機電運輸設備在整個煤礦開發產業中的地位之重。而在目前,煤礦開采過程中遇到的大部分安全事故都是由于機電運輸設備所引起的。因此,改革機電設備管理制度,健全設備的保養體系等提高煤礦開發安全性的措施越來越成為煤礦開采部門的關注重點。
關鍵詞:煤礦;機電事故;機電運輸;設備管理
一、煤礦機電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
(一)運輸管理方面的問題
目前在國內大多數煤礦開采單位,其機電運輸設備的管理人員安全意識普遍較低。將安全第一,生產第二的核心思想拋之腦后。嚴重違背了三大規程的相關規定,違章指揮以及違章操作的情況屢屢出現。對機電運輸設備的安全管理造成了極其惡劣的影響,大大提高了安全事故發生的概率和風險。
(二)設備較為落后
目前在我國很多煤礦開采單位重視產量而輕視資本投入,這就導致了目前煤礦機電設備以及安全設備存在著很大的欠缺。由于資金投入不足,很多維護包括購買新設備的資金無法及時到位,從而使煤礦機電設備的更新速度和保養速度嚴重滯后。甚至有的單位自90年代初后至今,沒有任何設備上的投入。工作人員還在使用著許多國家已經淘汰的機電設備。設備陳舊不堪,使用時間遠遠超過其服務年限。再加上工作人員操作不當。嚴重制約煤礦生產效率的同時也大大增加了煤礦機電事故的發生幾率。
(三)工作人員專業性不強,流動性大
從事于煤礦開采工作的技術人員其技術水平和受教育水平普遍較低。盡管煤炭企業大多都成立著安全教育的培訓部門,但由于工作人員學習力低下以及相關單位急功近利心態的滋生,導致了經費沒少花但其收益卻甚低。而且由于煤礦產業的特殊性,很多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不愿加入該產業,推動產業發展,這就進一步導致了人才缺乏局面的產生。在一線進行工作的工作人員其身份大部分是農民工,這樣的群體面臨著一個十分明顯的問題就是人員的流動性非常的強,大部分人在崗時間不穩定。很難投入時間去學習專業技術和專業技能。這就導致了其技術水平和安全意識普遍較低,給機電運輸方面帶來了極大的安全隱患。
(四)管理制度不完善
機電設備的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制度不完善,是國內較多煤礦產業的一大通病。根據國家2005年出具的最新煤礦質量標準化標準規定,每個煤礦的礦井都需要建立17種基本的機電管理制度。但真正能做到這樣標準的煤礦企業十分稀少。又或者是建立了管理制度,但是并沒有落實到基層,沒有做到全員貫徹落實,積極實踐,管理制度名存實亡。有很多的礦井對管理制度不夠重視,壓縮機電管理人員,甚至有一人身兼數職的情況發生。
(五)設備保養制度不完善
如果要保證機電運輸設備長期處于安全高效的工作狀態,后期的維護工作十分重要。但目前很多煤礦產業在設備的維護工作上面投入不到位。沒有安排專業的技術人才和部門來負責維護工作,大多數時候都是靠電工來完成維護工作。這就導致了機電運輸設備存在著較多的安全隱患,甚至很多設備,老、舊、雜仍然在帶病運轉。而且很多工作人員上崗之前沒有經過系統的培訓和考核,這就導致了其操作能力低下,很有可能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由于操作不當進而損害設備。大多數機電設備導致的事故都是由于操作不當和未能檢修到位造成的。
二、減少煤礦機電事故的主要優化措施
(一)對設備進行更新和改進
煤礦企業要增加對機電運輸設備購買方面的投入,或者是對現有設備進行一定程度上的改造,必須確保機電運輸設備符合安全和技術上的要求。目前是生產技術更新迭代較快的時代,每一個行業都需要緊跟潮流才能不被淘汰。購買設備時需要綜合考慮其安全性能以及工作性能。針對于部分老舊設備,必須要立即停止使用,購買新設備進行替換。對設備進行更新換代,對提高煤礦的產量以及保障工作人員的安全都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二)加強工作人員技術與安全上的培訓
對于進入煤礦開采現場的員工,都需要進行專業技術和安全意識上的培訓。培訓的內容要理論和實踐并重。從事煤礦開采的工作人員普遍學歷較低,其所在單位必須要認識到這個問題,制定出適用于當前這個群體的培養方案。強調安全第一,生產第二的核心思想。在工作之中不可麻痹大意,時刻保持警惕,以生命安全為第一要義。尤其是在操作機電設備時,必須要遵循相關的規定和流程,不可違章操作。
(三)完善機電設備的管理制度
規章制度的建設是確保各項工作能夠安全高效開展的重要基礎。相關單位必須要積極落實國家出臺的煤礦機電質量標準化標準的規定,建立十七種基本制度,并且確保制度能夠落實到基層,每一名工作人員都能嚴格按照規章制度參與到工作中來,堅決履行自己的工作責任。同時完善監管和問責體系,加強機電設備在使用過程中的安全監管以及事故發生的問責流程完善。簡單來說,機電設備必須要做到管好,用好,維護好。
(四)加強設備后期的維護工作
機電設備要保證其長期處于安全高效的狀態,因此保養和維護工作必須要落實到實處。可以任用專業技術較為可靠,經驗較為豐富的技術人員定期的對機電設備進行檢修和保養,保養和檢修的項目需要嚴格按照相關標準,不可漏項敷衍了事。對設備進行了維護都必須需要留有記錄,以備后期檢查和事故問責調查。如果因為設備的維護不當到處出現了安全事故,需要停用該維護人員,并對其進行問責和專業培訓。
三、煤礦機電運輸設備的管理
(一)井下防排水設備的管理
煤礦礦井由于其工作環境特殊,受自然條件的影響很大。在部分水文環境較為復雜的地區,地下水含量較為豐富。為了保障開采工作的高效執行,首先要進行排水。為了提高排水設備的高效與可靠,開采單位必須要準備工作,備用,以及用于檢修的三臺水泵。最大程度上確保排水系統安全有效,符合規范。
(二)提升機設備的管理
提升機設備的電控系統以及制動系統必須要具備可靠性,各種閉鎖關系正常,其制動能力能夠滿足當前要求。維護人員要對其進行定期的性能測試和檢修維護。而帶式運輸機則需要加裝保護裝置,使用阻燃運輸帶,另裝設滾筒防滑保護,堆煤保護以及防跑偏裝置。
(三)煤礦供電的管理
機電設備的正常使用離不開可靠的電力支持,而在煤礦礦井中的供電線路必須要滿足安全性和可靠性兩大要求。一方面要保證電力充足,不間斷供電,另一方面又要保證不漏電,多冗余以及用電安全。因此,礦井的機電設備必須具備一定的容錯能力,當部分線路出現問題時不對全局造成影響。
四、結束語
近年來,煤礦機電事故頻發,機電運輸以及設備管理越來越成為煤礦開采企業和國家的關注重點。每個人都必須要對此予以重視,加強自身安全意識建設和技術水平提高。對部分老舊設備進行更新換代,有效落實機電設備的管理和維護工作。最大程度上保障煤礦機電運輸設備使用過程中的高效與安全。
參考文獻:
[1]淺談煤礦機電事故原因及預防.淺談煤礦機電事故原因及預防[J].才智,2012,30:334-335.
[2]張思賢.淺談煤礦機電事故[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09,6:186.
[3]賈作馮.煤礦機電設備技術與管理存在問題及解決措施[J].科技風,2010,11:1.
[4]韓春曉.基于礦山機電事故下的機電運輸及設備管理[J].科技傳播,2014,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