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桂蘭
摘 要:油茶林地應選擇紅壤、黃壤、紅黃壤地,土層深度60cm以上,土質疏松、肥沃、濕潤、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地下水位在1m以下,pH值4.5~6.5。海拔高度10O~5O0m的低山丘陵地區,應選擇陽光充足的陽坡和半陽坡,坡向以南向、東向或東南向為好,所選林地要開闊,無寒風,坡度25度以下的中下坡為宜。 ??
關鍵詞:油茶;豐產;栽培;技術
一、油茶豐產栽培技術
1、林地規劃 ? ? 營造油茶林之前,對山林面積要進行全面的規劃設計。要盡量集中連片,根據地形、地勢和地貌,劃分林班和小班,規劃好公路、林道和作業區等。有條件的地方,還要考慮灌溉和蓄水、抗旱的設施。
2、 整地施肥 ? ? 整地應在造林前一年或半年進行,最好是在頭一年的夏、秋季開荒、翻地。整地前期,必須清除林地上的雜草、灌木和樹蔸。可以采用人工清理、機械處理或化學除草劑處理等方式。整地方式有全墾、帶墾和穴墾。要根據林地立地條件、地形、坡度和經營方式的要求,以及資金和勞力等情況,因地制宜選擇進行。 ? ? 每穴施農家肥10~20kg或餅肥l kg或復合肥O.3~0.5kg,然后回填表土。覆土要高出地表10~15 cm,將穴填滿,使之呈饅頭形。
3、良種壯苗 ? ? 良種是豐產的基礎,是高產、優質、高效的前提。造林苗木要求為通過國家和省級以上的林木良種審定委員會審(認)定的油茶良種,苗木規格達I I級苗以上。按《油茶良種選育與苗木質量分級》(LYl730.3—2008),一年生嫁接容器杯苗苗高7cm、地徑0.20cm以上;二年生嫁接苗苗高30cm、地徑0.30cm以上;一年生家系苗苗高15cm、地徑0.20cm以上。
4、 適時栽植 ? ? 油茶栽植后能否成活,與栽植季節關系密切。應當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選擇苗木地上部分停止生長或雨季的時期栽植。一般在12月至3月造林。
5、密度控制 ? ? 油茶優良品系單株產量高,有了足夠合理的株數,才能有效地形成群體產量。栽植密度以株距2~2.5m,株距2.5~3.5m,每畝90~120株為宜。一般低山丘陵為每畝11O株為宜,株行距為2m×3m。造林時因地制宜選擇造林密度。
6、科學撫育管理 ? ? (1)幼林管理 ? ? ①及時補植及培蔸 ? ? 發現缺株和病株,要以同齡壯苗補植,并加強管理,使補植苗與林地幼苗生長基本保持一致。同時對未栽正的或根系裸露的苗木要及時扶正及培土。②撫育時間與次數 ? ? 一般要連續撫育三年,每年撫育兩次,主要是除草、松土、培蔸、培土和擴穴。第一次在5~6月份,第二次在8~9月份。新造油茶林地,可在林內間種作物,以耕代撫。④適當施肥 ? ? 定植當年可以不施肥,有條件的地方可在6—7月份樹苗恢復生長后,適當澆些稀薄的人糞尿,或每株施25~50克的尿素或專用肥。從第二年起,每年3月份新稍萌動前半個月左右,每株施速效氮肥50~100g;11月上旬,則施以土雜肥或有機肥作為越冬肥,每株5~10kg。隨著樹齡的增大,施肥量應從小到多,逐年提高。 ? ? ⑤間作套種 ? ? 適宜在油茶幼林內間種的作物很多,但要選擇合理。要選擇地上植株矮小、枝葉稀疏,地下部分根盤范圍小,生長不過旺,吸肥力較小;適應性強,耐酸、耐瘠、耐旱,與油茶無共同病蟲害的作物,忌用藤蔓作物。如春季作物有馬鈴薯,夏季作物有黃豆和花生,冬季作物有油菜、豌豆和蠶豆等。間作物應距油茶植株60cm左右。 ? ? ⑥定干整形 ? ? 在油茶長到1m左右,應在幼樹距地面0.5~O.8m處短截主干,待其萌發新枝,從中選留不同方位、上下間距1O~15cm的健壯枝條4~5個,作為骨干枝。幼林修剪整形,以輕度修建為主,控制徒長枝,促進主側枝生長,培育形成自然圓頭形和開心形樹冠。 ? ? 當主枝間距過大時,宜選留有培養前途的分枝作為副主枝,主枝、副主枝間距宜保持6O~70cm,使其所分生的側枝均可受到充分的陽光。主枝基部或主干上所萌發的無用枝與過密枝,要早行除萌,或及時剪去。 ? ? ⑦病蟲害防治 ? ? 油茶炭疽病 ? ? ?發病時間:通常發生時間是5—8月高溫高濕季節,7—8月是發病高峰期,成林在8—9月會大量落果落葉。 ? ? 防治方法:①綜合防治:配合營林措施減少病源,清除病葉、病枝、病果及歷史病株;②化學防治:在苗期時春夏季節定期噴施1%的波爾多液(硫酸桐:生石灰:水=1:1:100)預防,發病早期可用50%的多菌靈等內吸性殺菌劑防治。 ? ? 油茶軟腐病 ? ? 發病時間:通常于3—6月和10—12月為發病高峰期,在南方對于油茶苗期,則全年都有可能發生,造成苗木落葉后成片死亡。
二、 防治方法
①綜合防治:主要采用營林管理措施,清除樹上或地面的病葉、病果,消滅越冬病菌;②化學防治:1%波爾多液預防效果較好,其次為多菌靈和托布津。 ? ? 油茶根腐病 ? ?發病時間:4—5月和9—10月份為發病高峰期,7—8月是重病株死亡期。 ? ? 防治方法:①綜合防治:從圃地選擇開始,注意土壤質地、排水情況等;②化學防治:發病后清除重病株,以熟石灰拌土覆蓋,或5O%退茵特、5O%多菌靈等澆灌根莖處。
參考文獻:
[1]吳國若. 油茶豐產栽培技術[J]. 農村實用技術, 2019, 000(006):50.
[2]梁傳波. 油茶豐產栽培技術要點與應用推廣研究[J]. 綠色科技, 2018, 000(005):101-102.